news-details
產婦從懷孕初期到產後,生理、心理皆出現許多變化,可能導致疲勞、情緒波動或產後憂鬱症。(圖/shutterstock)

生命本是個奇蹟,當新生兒綻放微笑,彷彿點亮父母的世界,然而,不只孕媽咪的身體待修復,產後對夫妻心靈、生活都是一大挑戰,因此產後憂鬱症狀也可能出現在男性身上,不過本篇新聞主要針對女性討論

 

產婦從懷孕初期到產後,生理、心理出現許多變化,可能導致疲勞、情緒波動、飲食模式異常等產後憂鬱症狀,不少名人受其所苦,例如:歌壇天后愛黛兒,具「笑顏女王」之稱的日本女星竹內結子,令人惋惜的是, 2020年她疑因產後憂鬱結束生命,享年40歲產後憂鬱真實存在你我身邊,值得深入了解

 

對此,本報專訪基督徒諮商心理師,她結合自身經驗與聖經真理指出「3個健康心態」,期幫助孕媽咪們再次被神的愛和喜樂充滿。

認識產後憂鬱

產婦可能因三大原因,導致產後憂鬱症狀:

 

1)生理(如:產後不舒服、體內荷爾蒙急遽變化)

2)心理(如:擔心產後身材無法恢復)

3)外在因素(如:婚姻、婆媳關係、經濟壓力)

導致失眠、情緒起伏大、煩躁、無止盡疲倦感等常見症狀。

 

伯特利身心診所諮商心理師魏棻卿分享,因年過四十結婚,所以生涯規劃、經濟壓力、婆媳關係,對她而言都是可控範圍;也因具一定經濟能力,所以不容易單純為「愛情」結婚,而會優先以對方「是否能成為好爸爸?」評估,因此,不易產生上述導致產後憂鬱的常見原因。

 

雖如此,有得力神隊友的另一半,加上明白諮商輔導技巧,然而,她產後仍有段時間陷入情緒低潮……

媽媽,最甜蜜也是最負擔的稱呼

首先,魏棻卿經歷著為懷孕做試管嬰兒,每天要吞食10、20幾顆藥,施打兩次藥劑,本就有過敏體質的她,全身因而過敏大發作,且留下數個細小疤痕,生理、睡眠品質也大受影響。

 

為孩子的發育健康,懷孕過程暫停飲用喜愛的咖啡,以及一切可能影響胎兒的食物;孕期若感冒,藥物也會有所調整,因此感冒可能要更長時間才能痊癒,須忍受更長時間的不適。

 

講到這邊她指出,這也是為什麼,在育兒路上女性較容易心理不平衡,因為女生從「懷孕」就開始承擔「母親」職責,而男性較多是「孩子出生後」,才學習擔任「父親」

 

魏棻卿感謝神,賜予自己很體貼的先生,在旁盡可能提供協助,只是懷孕到產後的某些時候,仍不免感到孤獨,是男性難以體會的感覺。

 

剖腹產隔天,她忍著傷口劇烈疼痛,穿戴產後束腹帶與其他醫療儀器,緩緩走到嬰兒室給孩子餵母乳,算是相當能忍痛的人。

 

當新手爸媽的生活,一切看似都相當順利,不過就在產後第五天,也是先生請產假的尾聲,先生外出幫孩子報戶口,而她在月子中心「獨自」餵母乳、應付孩子的大小便,忙得手忙腳亂。

 

因已出院無止痛針,加上傷口拉扯疼痛,忽然間,一股委屈湧上心頭,她像小女孩一樣在房間放聲大哭,先生回來見狀也嚇了一跳。

 

由此可知,當人處在軟弱低潮,身心都很耗能的情況下,容易情緒低落。特別現在社會,雙薪家庭居多,夫妻的時間規劃、體力與心理狀態,需重新適應多了孩子的生活,若產婦支持系統不足,易有產後憂鬱症狀

  • news-details
  • 魏棻卿分享,儘管擁有諮商輔導專業,知道如何幫助自己,不免會擔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遇任何不幸,內外在皆感壓力。(圖/魏棻卿 提供)

放輕鬆,「允許」自己三件事吧!

有些孕媽咪會因身材變化、掉髮,對自己體型或外表抱持主觀負面看法,助長產後憂鬱症的風險。

 

不過,外在並無對魏棻卿造成特別影響,反而「擔心給孩子不夠多、不夠好」,引發較多罪惡感,以致有段時間常要自我安撫:「努力到這樣就夠了!

 

而最讓她難以消化的,是在照顧孩子,感到最脆弱、需要幫助時,牽動幼年缺乏愛的創傷,而深感沉重壓力與憂傷,於是尋求心理諮商,並告訴自己:「育兒是場馬拉松」,並將孩子的成長階段分割成數個里程碑,以助建立成就感,減緩自我要求的壓力。

 

例如:「睡眠不足的狀況,只要撐過孩子一歲就好!」、「等到一、二歲孩子會走路、吃飯,我就輕鬆很多了」。

 

而今,她的孩子已滿3歲,越來越會說話,與父母有更多雙向互動,某次冬天,孩子見其手指因寒冷乾裂時,說:「痛痛!」,接著小心地為其吹傷口。

 

魏棻卿從側面看孩子吹氣的小嘴與肉嘟嘟臉頰,瞬間紅了眼眶。或許孩子有很多時候使父母心累,但就是這些溫馨時刻讓人覺得,一切努力都值得了!

 

她期待未來孩子會騎腳踏車、與父母無話不談,或許再半年、一年,那刻就會出現,以此激勵自己。

 

走過產後那段特別辛苦的日子,魏棻卿結合經驗與聖經真理,指出幫助脫離產後憂鬱的「3個健康心態」:

 

1)允許自己當一個「夠好」的媽媽,而非「完美」的媽媽。

2)允許自己求助,或想辦法自救,不用執著「為母則強」。

3)允許自己在靈裡感到軟弱,讓神的愛親自來安慰。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妳應該……比較合適」,魏棻卿說明,有些建議、安慰的話語,對母親而言是支撐,也可能同時是壓力。

 

「三個允許」是一種開關,當我們先放過自己,才有機會敞開心表達、接受他人幫助,讓恩典在生命流動。

 

產後,是孕媽咪生理與心理亟需被理解、被幫助的時候,可能靈裡感到軟弱,但不可失去信心,神必帶領我們,以愛澆灌我們,得以從上往下去餵養孩子。

 

她補充,除了家人的支持外,也能參加臉書相關社團,有許多母親會在社團發問,有職涯、育兒經驗的分享,以及參加教會相關輔導系統,建立多方的後援系統

  • news-details
  • 魏棻卿鼓勵,允許自己成為「夠好」的媽媽,不用追求「完美」,才有機會敞開心表達與被幫助。(圖/魏棻卿 提供)

回轉像小孩,父母沒有「最完美」的

養育孩子過程,魏棻卿深刻體會到:「不可能完全沒有遇到困難」,所以之後又回到校園進修幼教領域。

 

(父母)總是沒有完美的狀態」,但我們可以正向看待,使內在能量「」大於「」,才更有心力陪伴孩子,並再次回轉當小孩;我們陪孩子成長,同時也會補足自身童年曾經的匱乏

 

馬太福音19:14說,「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當我們回轉像小孩才能進天國,且再次體會童年也是件很美的事情。

 

有人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神給她感動要陪伴用一生治癒童年的父母,因而積極進修幼教領域,希望為世界創造更多「幸運的人」。

 

相關新聞》

靠聖靈戰勝產後憂鬱 「感謝祢在我最黑暗時出現」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