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全球靈糧網絡主席、華人教會的屬靈父老-周神助牧師出版個人自傳《神助》以及《靈風吹來》兩本書,在自傳中紀錄了十二道人生、關係、信仰的選擇題,《靈風吹來》則書寫了周神助50年來,從排斥聖靈到與聖靈同行的更新旅程。(圖/記者王詩瑜)

近期,全球靈糧網絡主席、華人教會的屬靈父老-周神助牧師出版個人自傳《神助》以及《靈風吹來》兩本書。

 

在自傳中紀錄了信仰被更新、與神同行的服事經歷、與眾教會合一的回家旅程,《靈風吹來》則書寫了周神助50年來,從「排斥聖靈到與聖靈同行」的更新旅程。

 

其實「出書」原不在周神助的計畫中,惟在晏信中牧師的邀約下,決定分享神在生命中動工的軌跡。在人生的下沉漩渦中,他如何仰望神大能的手相助?跟隨神進入上升渦漩,成為許多領袖的屬靈父親,是跨世代心中的「周爸爸」。

從「代打」到成為台北靈糧堂任期最長的主任牧師

周神助從自認無人愛、無用的孩子,17歲時經歷信仰更新,全職投入學生事工12年,36歲時在神奇妙帶領下,從原本的「代打」到成為「台北靈糧堂任期最長的主任牧師」。

 

領受建造榮耀教會的異象,從單一耶路撒冷型的教會,走向回應大使命的安提阿教會家人的心態來治理團隊,帶出團隊事奉,非強人領導,願以寬容和柔軟來相待,認出人生命中的偉大,並相信成全才能使一群人走得更遠!

 

在人生中半場的50歲,他因經歷一場淋巴癌的大病,重新省思關於「安息」的意義,原來活出安息的關鍵,就是敬畏神、保持單純與清潔的心,選擇與神對齊,喚醒內心深處「要聖潔才能見主面」的渴望。

 

在神巧妙安排下,周神助從以色列啟動「回家」的種子,與列國牧者走進回家、合一的旅程,在書中,他回顧這段「合一」的旅程。

 

其實前面二十幾年,與其說是「為了合一」,更像是「害怕衝突」,加上原生家庭中,因自小給奶媽照顧,其他手足都是父母帶,難免有種被偏待的感受,因此,他對於肉身父母和屬靈父母,總是敬而遠之,甚至在成為傳道人後,面對屬靈兒女也無法太親近。

 

無法在靈裡兩代同行,是合一的攔阻,而神透過這段合一的旅程,逐漸醫治修復周神助的心,在與地上父母親和解後,這才得以真實擁抱並活出屬靈父親的身分。

 

他深深體會到,原來「合一,就是為神預備安息之所。」因著「為父的心」特質,被許多人認出「為父」的心胸,渴望跨世代、跨族群的合一,一同將榮耀歸給神!

  • news-details
  • 全球靈糧網絡主席、華人教會的屬靈父老-周神助牧師出版個人自傳《神助》以及《靈風吹來》兩本書,在自傳中紀錄了與神同行的服事經歷。(圖/記者王詩瑜)

「你願不願意幫你的屬靈父親出一本書?」

11日中午,靈糧70堂慶舉辦期間,和平籃球館舉辦了《神助》簽書會,由晏信中牧師與周神助牧師對談,娓娓道來此書的出版契機,眾人一同前來聆聽上帝放在周神助生命中的寶藏!

 

訪談者晏信中牧師開場時表示,這本自傳不是在訴說「一個人的故事」,而是訴說「神在周神助身上的故事」!

 

談及出書契機,2020年晏信中從青年牧區的服事轉到創意藝術媒體處,在2021年整頓得差不多時,突然神對他說了一句話:「你願意為你的屬靈父親出一本書嗎?」當時在他心想:「我能夠出一本書嗎?我有什麼資源可以出一本書?」

 

5歲即來到台北靈糧堂的晏信中,從小就近距離觀察眾人口中的「周爸爸」,對方從沒罵過他們,總是微笑以對、活出為父的角色,他從周神助生命中學習到很多事情,也渴望不要「埋沒」天父放在周神助生命中的寶藏。

 

因著這份感動與催逼,他便不禁回應道:「神啊!如果你給我『一個人』來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也許可以成就!

 

後來,一位「曾擔任天下雜誌的主編」出現,對方帶著呼召進來全職服事,晏信中於是知道:這就是神要做的事情!便開始著手此出書計畫。《神助》以第三人稱角度採訪周神助牧師與35位重要他人所寫成。

 

會後受訪時,晏信中表示,眾人不論輩分多少,都會稱呼周神助一聲「周爸爸」,他不是像華人印象中嚴厲的父親,而是能正確代表「天父」的父親,因著對方為父的心腸,晏信中從中學習到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想法,而是要求聖靈幫助。

 

例如,他在年輕時總認為越快速越好,後來才體會到有時候等候神的「慢」,反而會更「快」。

 

在交棒主任牧師後,周神助接續做靈糧網絡,凝聚整個靈糧大家庭,朝著越來越健康、越來越能輕省的「愛神」目標來前進,不再像過去只知道打拼,而是知道如何進入安息,在平安裡面成就神要成就的事情。

 

如今,周神助不只是跑分堂,也開始跑很多國度的聚集,不論是回家運動,還是各樣的禁食禱告會,他並沒有因為退休而跑在後面,反而是跑在眾人前面。

 

這本書回顧神在周神助生命中所做的事情,書本的最後仍回到「教會」身上,談到如何奪回「使徒」和「先知」在教會的根基。

 

周神助盼望透過這本書讓讀者更加愛神更加愛教會,更加看見所有教會都是神的身體,並把生命中的所有關係,放到神的手中來尊榮人!

  • news-details
  • 台北靈糧堂創意藝術媒體處晏信中牧師,在聖靈的感動與催逼下,決定幫自己的屬靈父親-周神助牧師出版書籍,希望能讓人看見神放在對方生命中的寶藏。(圖/記者王詩瑜)

雖無國家幫忙出書機會,卻是從「神國度」出書

關於出書計畫,其實多年前,國立編譯館的教授就曾邀請過周神助來編寫傳記,但因時間上一直無法配搭,此事就斷了線。

 

另有一次,周神助召聚幾個人一同來商討此事,一位曾幫台北市長寫過傳記的教會姊妹卻表示,現在出書已無市場,因而無奈再度作罷。

 

因此,當接到晏信中的出書邀請時,其實周神助並不熱衷,因當時他對此事已呈現「放棄狀態」,但是團隊積極行動,從採訪到順利成書,周神助不禁表示,「這就像是做夢一樣!」

 

出書早不在自己的生命計劃中,但神卻親自成就此事!

 

教會這樣糟糕,如何讓神得榮耀?

何謂「神榮耀的教會」?

周神助出生在世界二戰後的嬰兒潮,其實從小覺得自己就像家裡的「盲腸」,並不是屬於「很努力」的類型,但總在認為自己無用、想要自我放棄之際,感謝神從未放棄,在生命最低沉的時候,神的幫助就臨到!

 

平凡而微不足道的他,竟被神大能的使用在教會的建造與合一,回顧靈糧堂建造過程,他坦言遇到很多教會問題,一度很想放棄,但在禱告裡面,神卻賜下一段經文:「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以弗所書3:21)。

 

這段話,強烈地吸引了他。

 

當時周神助心想:「教會這樣糟糕,怎麼可能讓神得榮耀?」進一步思考才豁然開朗,原來,即使教會還有那麼多問題,但神面對教會卻不是說感到羞恥」,而是會「得著榮耀」的!

 

在摸索這異象的過程,雖然還不是很清楚,但卻已經帶來團結爆炸維持的力量,進而展開這40幾年來靈糧堂建造教會的旅程。

 

在書中周神助並提到,所謂榮耀的教會,不是讓教會的問題少一點,不只是沒有皺紋、玷汙,也不只是人數增長、建造樓層而已。

 

榮耀就是神自己,神榮耀的同在。

  • news-details
  • 在簽書座談會上,周神助也分享一個小秘辛,當時在照相時,他並不曉得這是要用做書籍封面圖,他原本希望封面圖可以放上漩渦的示意圖,因為他期待眾人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圖/記者王詩瑜)

開啟合一、回家旅程的契機

簽書會上,晏信中並回應道,周神助牧師也在走過這些年間後,異象越來越清楚,因而鼓舞了他也決定投身其中。

 

回憶2001年自己剛從美國回來,看見周巽正牧師隨周神助帶著上一代的牧者,拜訪不同的教會,到每間教會都要「道歉」,為每個族群「悔改」,讓晏信中不禁思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周神助則表示,這是因為當年遇到戴冕恩牧師(David Demian)來台,他隨對方到各地教會分享,時常在領受過去歷史傷痕時,彼此認罪道歉,而後,就看見很多奇妙的事情發生!

 

在人跟人、教會跟教會、族群跟族群及兩代之間,關係都有所突破,從台灣走到香港、大陸,甚至到海外,慢慢走向合一、回家的旅程。

 

後來周神助明白這個「一」不是「你我他」,這個「一」就是「神」,「我們要合到這個『一』裡面,要求主赦免我們沒有回到『一』,讓我們與神對齊,也彼此對齊,所有華人基督徒能夠在合一裡面往前行。」

 

「我有一個神聖的矛盾……」

天上地下在基督裡同歸於一

晏信中也提到,最令人驚訝的是,周神助竟稱小自己20歲的戴冕恩是屬靈父親,為何會這樣說呢?

 

周神助分享,從年齡來看,自己是他們的屬靈父親,但回想這20多年來在靈裡的旅程,他慢慢知道何謂「做父親、做兒子」,何謂「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甚至是在合一旅程中「彼此和好,成為家人」。

 

而這些,都是周神助因戴冕恩帶領,開始看見的,因此,他稱對方是超越年齡的屬靈父親,這是出於靈裡面的認識。

 

我有一個神聖的矛盾,他說我是他的屬靈父親,我說的屬靈父親,雖然矛盾,但是很神聖,合一的靈就在運行……

 

周神助說,很奇妙的是,當自己說出「戴冕恩是屬靈父親」時,竟進而幫助了香港、加拿大的牧者,重新與戴冕恩一起走這趟回家旅程。

 

因而,他對於靈裡的「合一」有了更進一步的看見,並不只是與地上的屬靈父親合一。

 

過去,他曾因靈糧堂創會牧者趙世光牧師,在自傳序言中自稱為「中國空前絕後最偉大的傳道人」,就從那時起向對方關起了心門,連帶好像也對其產業關起門來,但這對華人教會是不好的,於是周神助也重新在靈裡面與對方合一。

 

天上地下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不只是看的見的人,甚至是已經不在的屬靈父親,都可以在靈裡面合一。

 

從下沉漩渦到上升渦旋,神的手親自引領新季節

最後,晏信中總結道,這本書不是要講一個人的生命有多偉大,而是看見一直有個力量,讓周神助從下沉的漩渦,能不斷成為上升的渦漩!

 

周神助也希望眾人看完後,生命真的得著幫助,只見耶穌,不見一人,在個人心裡面做成奇妙的工作,相信在不同的漩渦裡面,神全能的膀臂幫助我們,讓我們能進入上升的渦漩裡面!

  • news-details
  • 周神助相信,天上地下都要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這個「一」就是神,我們要合到這個「一」裡面,與神對齊也彼此對齊,在人跟人、教會跟教會、族群跟族群及兩代之間,關係都有所突破,從台灣走到香港、大陸,甚至海外,都慢慢走向合一、回家的旅程。(圖/記者王詩瑜)

不是進入「靈恩派」,而是進入「聖靈」裡面

會後專訪時,談及靈糧70的心中感動,周神助回憶46年前來到靈糧堂,這46年就像做夢一樣。

 

過去,他曾懷疑神真的可以在教會中得榮耀嗎?但神慢慢讓美夢一點一點成真,看見真的是神親自做成,如同以弗所書3:10:「為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

 

在聖經裡面,「7」這個數字代表「誓約」,不只是靈糧堂,許多宗派都進入70年,相信都要進入一個新的季節,神將持續動工

 

他出身保守教會背景,起初聽到「聖靈」或「靈恩」時,難免感到懼怕和排斥,但感謝神,慢慢回到聖經來認識真理,認識聖經中的聖靈,並慢慢真實經歷到「這位聖靈是何等真實」

 

在這一步步的旅程中,就看見神的恩典和憐憫,台灣眾教會相對較為謹慎,然眾人不是進入所謂的「靈恩派」,而是進入「聖靈」裡,看見聖靈裡的豐富和寶貴,為著個人、台灣眾教會這樣的旅程獻上深切感謝!

 

在書中他也提到,對於追求聖靈的「紗窗理論」,即:有智慧防止靈恩派的蚊蟲,挪去「高舉人、高舉經歷」的弊病,避免帶來混亂、分門別類、結黨紛爭。

 

「我們渴慕聖靈,謹慎卻不在恐懼中,因為神賜給我們的不是膽怯的靈,而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因此神感動他,把幾十年來對聖靈的認識分享出來,「我們要查驗與分辨,同時不要消滅聖靈先知性的聲音,不讓下一代受虧損。」

 

帖撒羅尼迦前書5:21:「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在21天禁食禱告運動,團隊查驗異夢、領受啟示,透過非常慎重、老練的串聯異夢,詳查神要訴說的心意,這些啟示也帶動了信心的宣告。

 

談及「回家合一的旅程」,他猶記戴冕恩牧師曾說過一個比喻。

 

有個人在水裡快被淹沒了,因為水流很湍急,無人敢跳下去,直到有個人不但跳下去還把人救起來,大家都鼓掌並問他:「為何你敢這樣跳?」沒想到那人卻回應:「不知道是誰,剛剛把我推下去。」

 

周神助說,20幾年前,也是這樣把他「推下去」的,而一推就是20幾年。神帶領他們從台灣華人到各地華人,讓列國可以併肩同行,這個合一廣度非常廣、深度非常深,旅程充滿驚喜與冒險,也看見神很多的恩典!

 

神要在全世界各地教會得榮耀

最後,周神助勉勵,榮耀的教會不是單一教會,不只是一個靈糧堂,榮耀的教會是所有屬神的教會,都可以成為榮耀的教會,神要在台灣、華人甚至世界各地的教會得榮耀,直到永永遠遠!

 

假如只想建造靈糧堂,那是建造個人的國度,這不是神喜悅的,我們期待神的國降臨在所有的教會,神在台灣的眾教會、華人的眾教會都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

 

在他所出的書裡面,沒有外教會、外教派,甚至沒有外國人,因為我們都是與聖徒同國,都是家裡的人,神在自己身上所經歷的恩典、在靈糧堂經歷的恩典,是要給眾教會所有的家人,求主恩待、祝福並看見神已經在眾教會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如今要繼續往前,走在充滿神恩典和祝福的道路!

  • news-details
  • 圖為簽書會大合影。在跟隨神的旅程中,周神助曾懷疑神真的可以在教會得榮耀嗎?但是神逐步帶領,讓他看見建造榮耀教會的異象,他期待神的國降臨在所有的教會,神在台灣的眾教會、華人的眾教會都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圖/記者王詩瑜)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