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既然愛妳就陪妳,沒有天堂也陪妳。」陳曜群牧師因為愛妻子而進教會,之後經歷神,才相信上帝又真又活。(圖/受訪者 提供)

從木匠到牧師,浸宣埔里水頭山莊執行長、溪湖宣教會牧師陳曜群的人生,充滿神恩典的帶領。

 

原為理性派的他,年少時讀《聖經》是為了解希伯來文化,不曾對信仰特別感興趣,但為了陪伴身為基督徒的妻子而踏入教會。

 

沒想到,神用「四次奇妙的經歷」,徹底翻轉其生命軌跡,讓他從不信者成為傳道人,且體悟到:「愛,是願意陪伴到永恆」。

私下報名聖經函授課程

「哇!我還要讀三年才能領畢業證書,但這個寫一寫就可以拿到證書耶!」國小三年級的陳曜群,在宋能爾牧師的佈道會上得知聖經函授課程,便抱著輕鬆心態參與。後因所住村莊沒有教會、也沒有基督徒,這份懵懂的信仰隨之脫節...直到近40歲,為了「」,才進入教會。

 

我太太是基督徒,但家人沒有人信主。我想說,愛一個人要陪她,太太堅信有天堂…有天離開這世上,我不知道她要去哪,既然愛妳就陪妳,沒有天堂也陪妳。」陳曜群坦言,當初會進入教會的原因,是為了陪妻子。

 

除此之外,因承接教會裝修工程,加上牧者盛情邀約,陳曜群逐漸開始接觸教會。身為理性派的他,受洗後持續對信仰抱持懷疑態度,神卻用2件事,使之開始思考信仰的真實性

  • news-details
  • 陳曜群牧師分享,因著「愛妻」之故而受洗。(圖/受訪者 提供)

經歷神而相信

第一件事,是讓陳曜群不再害怕死亡,坦然面對女兒的未來。第二件事,是經歷神超自然醫治

 

「我本來很害怕有一天要離開女兒,會很不捨。」每當想起這事,彷彿落入黑色漩渦,害怕死亡,也對女兒未來充滿擔憂,但信仰帶給他內心平安,能以更積極心態面對人生。

 

受洗兩個月後,教會舉辦孫大程牧師佈道會,陳曜群擔任同工之一。當時患有脊椎側彎的他,在孫牧師的禱告下經歷神奇妙作為!

 

陳曜群聽從牧者的話,將手按在病痛處,起初無任何變化,這時他突想到教會牧者曾教導「讚美神」—在事情還沒成就前,就先感謝祂

 

那時是寒冷天氣,感謝讚美神的過程,陳曜群忽然感覺後面有股熱氣經過,接著脊椎側彎就得醫治!

 

此次經歷,徹底打破其理性,而開始相信《聖經》話語。

  • news-details
  • 左:陳曜群牧師(左一)禮拜當天合照。右:小組家人一起聚會,享受彼此服事。(圖/受訪者 提供)

從木匠到牧師:神的呼召與帶領

深刻經歷神後,經由2件事,上帝逐步帶領陳曜群走上全職服事道路。

 

教會中有些肢體後來離開神,一位弟兄有感動,希望把離開的人聚集起來,並且成立教會。該名弟兄向不少人分享此異象,提到之後聚會要找陳曜群負責,此異象且受肢體間支持,並且最後一個才跟他說。

 

聽聞當下,陳曜群相當震驚,回去禱告時,領受相同感動;於是,基於「我想幫助我的弟兄實踐異象」之心志,開啟帶職事奉道路,教會穩定聚會約20名會友。

 

一次,與他素不相識的全球基督徒禱告院院長張哈拿牧師,在苗栗禱告山禱告時,忽然中斷禱告、說出神的感動,要名叫「陳曜群」的人不要再帶職事奉。這讓他深感神的奇妙引領。

 

牧師也知道現場沒有陳曜群這個人,現場我的小姨子聽到了,馬上錄音給我聽。

 

如箴言16:9所說,「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基督徒的服事道路,有神的安排。

 

幾年後,他參加在水頭山莊舉辦的退修會,看到山莊多處荒廢,感到相當可惜,心中思想:「若是我來管理,決不會如此。」

 

沒有禱告出來的話,只是在心中思想;沒想到,因著教會加入浸信宣道會聯合會,2、3年後,陳曜群受邀成為浸宣埔里水頭山莊執行長,負責管理修繕山莊。

  • news-details
  • 浸宣埔里水頭山莊中的景色。(圖/受訪者 提供)

對家有未信者的姐妹鼓勵

身為「過來人」,對於家中還有未信者的姐妹,陳曜群鼓勵,不只要恆切禱告,還要有方法,用智慧和愛的實際行動來傳福音

 

妻子當年在家中可見處,留下為他禱告的紙條,雖不曾直接開口,卻深觸動其心。

 

要讓對方知道我是愛你的,也要讓對方知道,愛一個人不只是愛世上短暫的時間,而是永永遠遠。」陳曜群說,這「永遠」,即基督信仰中「永恆的生命」

 

他認為,基督徒應將家人得救視為最重要的傳福音目標。有句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齊家開始,相信能影響更多人認識神。

 

很多人拚命傳福音,卻忽略最親近的家人。我們的福音名單,應把家人排在前面幾個。」陳曜群共勉。

  • news-details
  • 陳曜群牧師於浸宣埔里水頭山莊的服事,包含:水電、木作、餐食、泥工。(圖/受訪者 提供)

萬事互相效力

訪談尾聲,陳曜群回顧服事生涯,分享對生命影響深遠的經文——羅馬書8:28「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這段經文改變自己很多時候的看法,從而學會在困境中尋找神的旨意,並將一切交託給上帝。

 

「我們知道會遇到很多服事上的困難…以色列人走曠野40年,很主要的一點是抱怨現況,抱怨就不容易離開生命的曠野。」

 

「萬事互相效力」會改變人的看法,因著憑「愛神與否?」,就知道此事是否為我們效力,思想因而會變得正面。陳曜群邀請大家,若以此看待人生所面對的所有事情,將會發現,神的話語真是大有功效。

 

我不是特別的人,只是一個願意順服的人。神會用祂的方式,引導我們走入祂的計劃中。」陳曜群微笑道,並眼神中透著一絲堅定與謙卑。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