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問題的根源是來自人的罪性,所以「戒癮」乃是「戒罪」,晨曦會秉持此原則,從事福音戒毒40個年頭,服務過6千多名個案。一個人吸毒,全家痛苦;一個人戒毒,全家快樂;救一個吸毒者,等於救了一家人!基督教晨曦會總幹事劉民和牧師分享,「當一個人戒毒,減少了社會成本;訓練他幫助人戒毒,是增加社會資源,這是『雙贏』
「我們這些敗壞、不配的人,靠主卻大大有用!」新加坡突破宣道之家傳道梁西門分享,自己年輕時吸毒,後來認識耶穌、戒毒,憑信心成立突破宣道之家,並歷經搬家的曠野旅程,神領他們到佳美之地。曾經,在政府的勸誘下,團隊仍堅持最初福音戒毒的初衷,即不靠藥物、不靠人的意志力,乃單單倚靠主恩與主愛來戒毒,梁西門說,因
在聖經中早已警告:「不要喝調和的酒」,指的就是「毒品」,食用後將會使人無緣無故受傷,正如醫學無法解釋毒品造成危害的成因。台大教授張文亮分享:「反毒,一定要信靠神,唯有神才能讓我們重生。」此次在回應專題的座談會上也提到,位於台南的全方位恩典社會福利基金會的課輔班,在防毒課程中,邀請戒毒村同工親身分享福
「溫媽媽,他們(受刑人)很愛你。」32年,換了三台轎車,超過30萬公里的里程!82歲的她,用行動走出愛的關係,成為監獄裡、困在黑暗中靈魂的「屬靈媽媽」,她是名副其實的台灣監獄之母溫媽媽(溫楊梅英)。快速地拉近與人的距離,「時常禱告」、「耶穌的愛」是溫媽媽唯一的祕訣。「為了這個呼召,我不能有一絲黑暗!
「對不起,我這輩子戒不掉(毒)了!」然而,耶穌基督卻願意為他這隻毒蟲被釘在十字架上。委身晨曦會服事、在戒毒村牧養仍受毒癮綑綁弟兄的姚鴻吉牧師,對於還能事奉主、有機會分享見證、向人傳揚主的道,總是心懷感恩。因深信,生命氣息至今仍存留,都是源於主耶穌極大的恩典。適逢今(2024)年復活節正好為主日,他受
「毒品」所造成的危害,不只是吸毒者個人的靈魂體都受到全方面的摧殘,包括其家族、社會也都因此受到衝擊。眼見危害如此遠大,基督教晨曦會長期投入戒毒工作,不只是希望幫助陷入網羅者可以脫離毒海、重拾人生盼望;還能減少社會成本的支出、讓每個人都能盡功用,成為眾人祝福,來達到「雙贏」局面。1980年代迄今,晨曦
陳俊儒牧師接觸晨曦會之後,開始戒除毒癮,進而受裝備、委身服事,一路走來已有23個年頭。能帶著熱切心志,四處奔走講道,在台上侃侃而談自己過去屢次跌倒的人生經歷,一切都是起因於認識上帝,並靠著祂一步步操練「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太福音16:24)」「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代表不論過去有多少
為了滿足毒癮,劉佳峰變賣所有家產,在街上流浪,渾渾噩噩時常聽到負面、絕望、引人走向死亡的聲音,似乎是撒旦在引誘,相反地,卻有個溫柔的聲音告訴他:「孩子,孩子,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了。」「怎麼會跟我這樣說。」聽到這個聲音,他不禁流淚
「信主前我做很多壞事,吸毒、犯罪、暴力,現在卻成牧師幫助人,用愛改變生命。」周國堅說。原本,他是一個在世人眼中無可救藥的黑幫分子、深陷毒癮,但神大能翻轉生命,現成拯救靈魂的牧者,挽回無數失喪的人!
吳景耀自幼父母雙亡,年少時誤入歧途,成為幫派分子,因買賣槍枝與吸毒鋃鐺入獄,妻子受其影響也染上毒癮;在戒毒中心時,他被牧師及上帝的愛感化,與妻子、兒女修復關係,服事同路人。後於短宣時領受全職呼召,神為其解除擔憂,夫妻倆憑信心回應神,進入神學院受裝備,盼領吸毒者、更生人及其家屬認識神,享受主愛。
他們原本不知什麼是愛。鄭義龍,毒品上癮者,縱慾度日,原以為40歲就會死於吸毒過量。連怡玟,不婚主義者,自覺是個女強人,有能力照顧好自己一生,為何需要婚姻來牽絆自由的生活?然而在神的光照裡,他們開始渴慕家庭價值。這對夫妻,是神所配合不可思議的結合,也是神的愛本相的體現。
位於香港新界古洞麒麟村的全備團契濫用藥物康復中心(下稱:全備團契),本是村屋住宅,在1997年改為全備團契,接觸邊緣青少年和「假日吸毒者」(偶爾吸毒,仍未正式上癮的吸毒者)。經歷多年,現已成為福音戒毒中心,傳揚──不靠己力,單靠耶穌的恩典事奉。
福音戒毒一直是重要的戒毒途徑,當中,在1968年創辦的香港晨曦會,更是本港福音戒毒的先鋒,其伙頭墳洲的戒毒中心在1976年開始營運,並且在2003年計劃重建,幾經努力終於在2017年開幕。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