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敬拜

【七千人網誌專欄】面對大疫情,除了焦慮我們該如何行?

「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我們的眼目單仰望你。」當我身處冠狀病毒肆虐的中國,坐在自己公寓裡時,我可能想不到更合適的禱告了。這是約沙法王的禱告—一個極其絕望但依舊充滿信心的王(歷代志下20:12) 整個世界都在焦慮之中,人們的眼光都聚焦在這個全球性健康危機上。中國的公司都推遲了復工、學校延期開學,國境線被關閉。最近幾天,許多航空公司都暫停了進出這個大國的航班。作為一個在中國牧會的美國人,我們留下來的決定似乎有破釜沉舟的味道。 我們的禱告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我們的眼目單仰望你。」約沙法那上古時代的觀點比我們以為的更加適合2020年2月的處境。在他的處境中,以東的大軍正逼近猶大。但是約沙法所信的更大、更宏觀。他相信的神不僅僅能幫他面對潛在軍事打擊,也是能幫助他面對一切災難的神。他是這樣說的(歷代志下20:9,注意他強調了「我們」):   倘有禍患臨到我們,或刀兵災殃,或瘟疫饑荒,我們在急難的時候,站在這殿前向你呼求,你必垂聽而拯救,因為你的名在這殿裡。    約沙法不顧危難,有一顆信靠的心。即便面對瘟疫和災難,他仍向神呼求。   面對眼前的大疫情,我們也需要如此效法。約沙法在五個方面信靠神,是可以在今天幫助到我們的。   第一, 在懼怕中信靠神 約沙法「便懼怕,定意尋求耶和華」(代下20:3)。他不是超人,他是普通人。無論在舊約時代還是在我們的時代,任何人相信神的第一步都是承認自己的軟弱。來到主的面前,告訴他你心中的懼怕,這可能是此刻的一劑良藥。我害怕、我沮喪、我憤怒、我孤獨、我受傷了、我已經精疲力盡。   訴說我們的痛苦並非對神的拒絕,當我們深深的信靠祂時,我們就變得誠實。約沙法選擇相信這位主,也是我們所呼求的那位神。信靠是我們必須做出的選擇,是我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做出的選擇。   第二, 鼓勵他人信靠神 約沙法王尋求神之後,他宣告了一次全國性的禁食:「於是猶大人聚會,求耶和華幫助。猶大各城都有人出來尋求耶和華。」(代下20:4)這位王知道真正的幫助從何而來,不僅如此,他帶領百姓到那位幫助者面前。當我們身邊的人都抓狂了,當我們的鄰舍覺得天塌了,我們必須彼此提醒,我們所服事的是一位有愛,有慈愛,有權能的神,祂是哪位禍害不臨,災難不挨的神(詩篇91)。   當我們把憂慮通過禱告呈在神面前時,我們會體會到超越理性的平安(腓立比書4:6-7)。當我們經歷這樣的平安時,一種反文化,超驗性的盼望會反應在我們的行為中(彼得前書3:15)。畢竟,我們的信仰是個人的,但卻不是私密的。   第三, 呼求神 約沙法在5-12節的禱告具有示範性。他靠著神的性情而呼求,他仰賴的是神的應許和神過去的作為。禱告的高潮是這樣的:「我們無力抵擋這來攻擊我們的大軍,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我們的眼目單仰望你。」   在新型冠狀病毒面前,你可能與約沙法感同身受。面對這個你可能已經被它感染,只是沒有明顯症狀產生的病毒,你可能感到徹底無助。專家們遲遲不能確定病毒的傳播方式,這可能讓你的焦慮情緒加劇。當你看到病毒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不斷上升時,一定會非常沮喪。這樣的話,請你加入約沙法承認自己無力自救的宣告,然而你的盼望在全能的神那裡。   我們有多少的禱告會以這樣一句話結束的?這恰恰是基督徒應有的姿態。靠著神的性情而呼求,承認自己的無能,單單仰望主。   第四, 牢記神的救恩 在歷代志下的記載中,神差派了一位先知提醒猶大:這場戰役不在乎他們,而在乎神(20:15)。他們甚至不需要爭戰;只需要擺陣站著,看耶和華為你們施行拯救(20:17)!   這個小小的故事反應了每一個時代,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的屬靈戰事。我們都面對致命的麻煩,對此我們拼盡全力卻無能為力。我們必須信靠一位「他者」,因為這不是我們的戰爭。我們所信靠的那位是能夠為我們爭戰的,我們應邀擺陣站著,看耶和華的救恩!   冠狀病毒的疫情可能在下周就穩定下來,也可能更加惡化。我和我的家人可能倖免於難,也可能成為感染數字裡增加的那一個。但是,我們會始終定睛上帝的拯救!並非因為祂會通過保護我們免受疾病來證明祂對我們的愛,乃是因為祂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羅馬書 5:8;約翰福音 3:16)   我祈求這次病毒會被根除,我的家庭健康平安,但無論接下來的幾周發生什麼,神都是美善的。我出門都帶上口罩,頻繁的洗手,但是這一切的努力不是我盼望的源頭。我希望我和我的家人都能活得長久,但我也明白生命的意義不是躲過肉身的死亡—這是徒勞無益的。生命的意義是預備自己,榮耀神並且以祂為樂,直到當死亡不可避免來到的那日。   第五,敬拜 約沙法信靠神,他也帶領眾人信靠神。讓我們來關注這終極之戰:敬拜。在歷代志下20-21章中,在最終的勝利來臨之前,王帶領百姓們敬拜:「眾人方唱歌讚美的時候,耶和華就派伏兵擊殺那來攻擊猶大人的亞捫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們就被打敗了。」(代下 20:22)   最後的這一幕如何成為信靠神的一部分?因為如果神是良善的,是可以信靠的,那麼即便在苦難中我們也可以敬拜祂。在重重危機之下,我們可以讚美祂。儘管病毒肆虐,我們依舊可以歸榮耀給祂。   這並不是神的命令,神也沒有讓約沙法王這麼做,招聚百姓組織一場敬拜並不是神發出要求,也不是操控神做事的手段。敬拜是我們因著明白上帝過去、現在乃至將來都會工作,而做出的回應。這就是尋求主的樣子。   次日,猶大人來到曠野觀看,他們的威脅解除了。我並不是說,只要我們開始敬拜,上帝就會神奇的解決我們的問題。我的意思是,你最大的問題—不信的問題—會在你開始敬拜時被解決。   盼望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基督徒,在面對冠狀病毒時,永不動搖地信靠神—哪怕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文章來源於福音聯盟/https://tc.tgcchinese.org/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Jason Seville)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上帝在我們的情緒機制裡設定了一個保護方式

上個月在美國服事時,有個媽媽帶著她的女兒,一個女高中生來找我。她坐在我面前,手機一打開錄音時,我就跟她說:「妳很害怕與人建立長期的關係,你很難相信自己能夠與人有深入且彼此敞開的關係...特別是在感情上的...」   接著,我跟她說:妳從小就很怕妳的媽媽離開...   她就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   我說妳很愛神,但妳總是在敬拜中感覺有一道牆隔著妳跟神,旁邊的人都在哭,妳卻哭不出來。別人在笑,妳卻會開始莫名哭泣...   禱告完後,她跟我說她在敬拜中總是很難表達出對神的情感...而她忘了她小時候發生的一些事情了,可是只要每次想到媽媽都會很怕她媽媽離開她,並且開始不由自主的落淚...(ps.其它部分較隱私故不再多提)   阿國回應:   我個人相信上帝在我們的情緒機制裡設定了一個保護方式。   那個保護方式就是當我們在童年受到的衝擊或創傷大到當時的我們無法承受時,我們的記憶會選擇性的遺忘它們。(似乎叫解離性失憶症,但不能反推認為忘記小時候的事情就代表有創傷喔)   我們的「魂」忘記了,可是我們的「靈」卻還記得。因此,當這個人長大後,在無意間觸碰到相關事情時,他們內心壓抑的情緒就會被引爆而湧現。   永遠不要怪罪自己為何有這麼多的情緒,因為那個就是真實的你。   你越不去面對真實的你,你的內心就越會感到矛盾與衝突。   可惜的是,往往會有人去對他們投射奇怪的眼神,甚至他們自己也會去定罪、壓抑自己..以及逃避自己產生這樣的情緒反應,而最終造成更壞的結果,也就是逃避情緒的惡性循環。   你越逃避,情緒只會越追上你,並且用不同的彰顯方式破壞你的正常生活。   你越壓抑情緒,無意間的情緒爆發就會越來越多。   有一些人在傷害過後會選擇性的忽略。好,不管他們是懶的處理,還是覺得沒有必要處理,還是無力處理....   他們往往會覺得事情過去就算了,但絕大部分的情況是如果你不好好的去面對,甚至你沒有學會去找對方有個清楚的「了結」時,「心結」就會一直存在。   這樣的傷害會一直在你的內心當中,紮根在你心裡,並負面的影響你接下來的日子~   我們記得的傷害要去好好處理,我們不記得的傷害更是要敏銳的察覺我們的情緒,並追根溯源的去處理!   如果你是一個領袖,我真的會鼓勵你去努力的營造一個允許人自然分享出自己軟弱與錯誤的環境,因為唯有學習真正的彼此接納,我們才能從「心」出發的,一起成長。   共勉之~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以斯拉專欄】只要順服,神會負責

希伯來書作者回顧以色列人的曠野生活,指出多數人無法進迦南地享安息的原因。 「既有必進安息的人,那先前聽見福音的,因為不信從,不得進去。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希伯來書四章6、11節)   每當環境艱困,你要注意的不是環境,而是有沒有持續順服。環境一旦轉壞,是否你就停止做神的工作?停止服事?停止十一奉獻?若是這樣,怎能討神喜悅?神不喜悅我們,我們怎能有機會東山再起?   艾柏 .亞歷山大.海德(Albert Alexander Hyde)是位基督徒,他因製 造曼秀雷敦藥膏成為百萬富翁。   美國經濟恐慌期間,海德債務高達十萬美金,債主上門拿走他所有的貴重物品。海德立定心志要重新開始,出乎意外地,他最先做的居然是十一奉獻。   親朋好友罵他:「你瘋了嗎?你有龐大的債務,還納什麼十一奉獻?」   他回答:「我並沒有瘋。我先還清積欠神的債務。」當然,後來他的成功眾所皆知,他將所得的十分之二、三、四,甚至是十分之九奉獻給主。這就是傳奇人物的信心生活。   即使下定決心順服神,還是經常受到誘惑,這是因為你對看不見的未來感到憂慮。來看約書亞和迦勒是以什麼心態順服。   他們相信只要順服,神必負責到底、步步引領,約書亞和迦勒在民數記十四章8節如此告白:「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   只要有這種信心及順服的態度,神就會帶領祂的百姓進入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一如十個探子回報的消息,那裡危機四伏,但因為神喜悅人願意順服的心志,必使那地成為賜給以色列人的應許之地、基業之地及創造之地。   重要的不是未來的光景,也不是如何脫離眼前困境,而是信心、是順服。身為基督徒,首先要尋求的也是信心和順服。面對現在的困境,你願意再次信靠神嗎?你願意全然順服神嗎?   耶穌知道自己上十字架的時候近了,祂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便是順服。「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的意思。」(馬太福音二十六章39節下)   耶穌信靠天父,決定順服神,甘願接受十架苦難,祂也因此成為我們的救主、賜我們新生命。   願神賜福你,使你靠著信心和順服,渡過人生的江河,進而開創新局。   文章摘錄編輯自《人生旅程-走向應許之地的人生指南》 / 李東元 http://www.ezra.com.tw/product_data.asp?prd_seq=207   (文章授權/以斯拉出版有限公司)http://www.ezra.com.tw/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