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謙卑

【以斯拉專欄】十架上的愛

試著想像一下,為了我們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   耶穌被捕之後,又被皮鞭鞭打了三十九下。羅馬兵丁所使用的皮鞭,末端有五條附有鐵鉤的分叉。   每當皮鞭打在皮膚上,皮膚會被撕裂,鮮血就噴出來。因為耶穌的頭上戴著荊棘做成的冠冕,也有血從祂的額頭流下。因著祂的手腳被身體的重量撕裂,也有血從被釘的雙手和雙腳上流出。   另外,祂被槍扎傷的肋旁也有血和水流出來。當耶穌赤裸地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兵丁甚至還拈鬮分了祂的衣服。再試著想像一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   這就是神的兒子。這就是耶穌基督。雖然祂沒有罪,卻被當作罪犯,高高地釘在十字架上,為了拯救我們而擔負我們的罪。   試著體會一下,祂在十字架上所受的痛苦。祂的身體是為了我們而被撕裂,祂的血也是為了我們而流。   因著對我們的愛,祂甘願被釘在十字架上。祂背著十字架到各各他,如同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   我們都是罪人,而罪的工價乃是死。因此,必須有人為必死的人類,付出罪的工價。然而,在人類的歷史中,卻沒有任何人能夠付出罪的工價。   因為耶穌已經背負了我們的罪,並且已經潔淨了我們,所以祂不再定我們的罪。   如今,我們只需要謙卑地來到主的面前,相信和承認耶穌是為我們受苦,擔當了我們一切的軟弱,並且要感謝祂。   耶穌基督在兩千年前所流的寶血,如今仍然為我們流出。祂是為了我們流血捨身,因此我們都應當感謝祂,並且榮耀祂。   文章摘錄整理自《今日嗎哪》(一~六月) / 趙鏞基 https://www.pcstore.com.tw/ezra/M50545294.htm   (文章授權/以斯拉出版有限公司)http://www.ezra.com.tw/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張文亮專欄】不要誤用別人的寬待,反當攻擊別人的理由

不要誤用別人的寬待,反當攻擊別人的理由   「從那裡又開船」(使徒行傳二十七:4)   猶流寬待保羅,當船到岸,讓他上岸,可以到朋友家裡,接受照顧。保羅也沒有利用這寬待就逃跑,或批判這個羅馬的軍官。船開之前,他回到船上。   愈有名的人,受到別人的尊重多,受到款待的機會也就多,我們不要把這些當放縱,不要將款待當便宜,不要把優待當奢求,不要視別人給的恩惠為當得。其實,別人的尊重完全是因主耶穌的緣故,我們完全不配得。   我是個老師,我不當老師就回頭當學生,從謙卑學起。我是個專家,我不當專家時就傾聽,減少盲點。我也可以照我喜歡的做,耶穌基督為我的罪釘十架,我不願做個世界標榜的自由人,不要好批評。   許多人愛攻擊教會、傳道人、輔導,似乎什麼都有自己的意見。如果他們真的那麼強,那麼棒,告訴我:主耶穌用他們帶多少人得救? 他們陪多少人多走一哩路? 他們為了服事主又流了多少淚?如果沒有教會、傳道人、輔導,他們如今又流落在何處?不要誤用別人的寬待,反當攻擊恩待我們的人的理由。   同學,我要很清楚的告訴你,我沒有那麼偉大,沒有那麼棒,沒有那麼強。我一生最大的懊悔,是我曾經這樣做過,求主赦免我的罪。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比魚刺卡喉嚨更可怕的刺

神會在每一個人的生命中放一根刺。   這一根刺會讓你痛苦,卻也會讓你謙卑。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一根刺往往是你禱告沒有蒙應允的主要項目之一。   正如當時保羅說他禱告三次求主拿走這根刺,但主並沒有「答應」保羅,而是「回應」保羅。   不要忘記,保羅一生的服事可說是充滿著神蹟奇事,甚至連手帕碰到人,人們都會得醫治!   他的禱告是很有能力的,但有一件事,先不管是什麼,保羅一定是強而有力的禱告了三次,但很明顯的神卻都沒有答應,而是回應:「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   有些人會因為禱告項目沒有得到神的「答應」,而越禱告越挫折,是因為他們只想要看到結果,卻忽略了領受神的「回應」!   領受回應也就是在整個禱告的過程中學會在靈的感動上與神對齊、在魂的心態上順服神。   只想得到神的「答應」,卻忽略了「回應」的人,禱告生活一定會變枯燥以及無力,甚至越禱告越苦毒與自我控告...   回到主題...請大家好好的珍惜這一根刺吧!因為它的存在會彰顯出神對你更大的恩典,甚至我要說,這樣的痛苦會救你一命。少一隻手總比全身下地獄好吧~   直到有一天,我們生命更成熟了,而這樣的「成熟」會讓我們能夠「承受」神應許的「成就」!   在那個命定時刻(Kairos)來臨時,這根刺還在不在早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們因著這根刺的刺激而被激發出來的信心,早就遠遠的超越這根刺所帶給我們的痛苦了。   這根刺存在的意義就是在此...!   只有找到刺的意義,才能夠勝過它所帶給我們的痛苦。   因為,不知道為什麼而痛苦的痛苦,才是最痛苦的痛苦。   從好幾年前開始,神就在我生命中放了一根刺直到現在。   我每次想到就會很痛很痛,甚至半夜驚醒...但慢慢的,感恩越來越多、領悟越來越多、順服也越來越多了。   直至今日,我為這根刺感謝神,因為它讓我更認識神的美善。我發現,痛苦的烙印與威力還是在,但它已經不能再威脅我了。   神不會讓我們忘記「過往」,但祂會帶我們勝過過往,只為帶領我們「前往」。   最後,你說基督徒在世上一定會得到完全的身心靈醫治,並彰顯出神完全的榮耀嗎?   Well...我相信already, but not yet的神學觀。在永恆中已經成就了,但在有限的時間內還沒有完全彰顯出來。   所有基督徒靈的稱義、魂的成聖、體的榮耀,這個三重拯救在靈界是耶穌早就藉著祂的犧牲成就的事沒錯,而我們的確也都在信主的那一刻領受了這個完整的恩典,但我認為要「完全」的活出來神的榮耀,要等到新天新地的時刻!   其實,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盼望」,不是嗎?   所以囉,在這個過程當中,好好的跟保羅一樣學習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們吧!   「刺」或許一直會在,但上帝的恩典會一直夠我們用!   共勉之~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新的一週、心的聲音~當你遇見了尖東西

小時候在國文課本上,有一句話是明朝理學家程頤說的:「眼睛最怕看尖東西,那麼,在空中全放些尖東西,久一些,就自然不怕了。」   長大之後,知道有在醫學或諮商中有稱為「減敏法」的治療方式,就是刻意讓一些刺激成為習慣,然後漸漸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了!這蠻有道理,在生活中也算管用,類似的鍛鍊的確可以讓自己更堅強。   但有一種「尖東西」我們永遠不會習慣,它們往往是那些只會出現一次的人,但從此難忘又如影隨形,尤其是當它們帶著痛苦、挫敗、被傷害的記憶。既沒有機會重來,當然就沒有機會減敏,這樣的記憶會被純化、放大、最終成了一個傷痕,讓生命變得既剛硬又脆弱,而且動輒疼痛不再美麗。   它們可能是你的家人親戚、同事同學、昔日情人,或者是某種勢力、某個政權、......總之,傷害令你對他們恐懼,甚至憤怒。你感到不公平、被冤枉、受委屈、遭損失,總覺得除非它們得到報應或懲罰,否則沒完沒了。   偏偏,你總是看不到公平的報應出現。   再生醫學已經證明,身體組織的軟硬度,決定了傷口復原的效果,組織表面越是堅硬,受傷之後即便復原也充滿了難看的疤痕。而你呢?除非因為深深被愛並感到安全,否則內心無法柔軟;除非傷痕經歷了醫治與赦免,否則也不會有力量饒恕。   事實上,饒恕本身就是我們能夠對罪惡所做出最大的指責,最終的審判,乃是在於公義的主。   《聖經》中說:「你當默然倚靠上主,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 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謙卑人必承受地土,有豐盛的平安為樂。」   新的一週,神愛你,要使你經歷醫治、願意寬恕,而不是用更多的尖東西,使你越挫越敗。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七千人網誌專欄】少年人的危險(一)驕傲

  有一些危險是少年人特別需要警惕的。   少年人第一個危險就是驕傲 我知道所有人都面對可怕的危險。年老或年青都沒有關係;所有人都有賽事要跑,有爭戰要參與,有心意要順服,有世界要勝過,有肉體要治服,有魔鬼要抵擋;我們真的要說:「這事誰能當得起呢?」然而,人生不同階段及環境都有它們獨特的陷阱及試探,認識它們是好的。預先被警告就能預早防範。若我能成功勸導你當心那些危險,這肯定是對你的靈魂是一個很重要的服事。   驕傲是世上最古老的罪。它創世之先已出現。撒但與牠的使者因驕傲而墮落。牠們不滿自己的本位及本份。因此,驕傲為地獄提供了許多住客。   驕傲把亞當趕出了伊甸園。他不滿意神給他的地位。他想把自己提昇,結果就墮落了。因此,罪、痛苦及死亡都是從驕傲而來的。   驕傲天然地居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我們與驕傲一同出生。驕傲令我們自滿,認為自己已經相當不錯,因此不願接受勸告,拒絕接受基督的福音,並使每一個人都偏行己路。然而,驕傲在年青人心裡的力量最為強大。   少年人好高騖遠,對任何勸導都感到不耐煩,這等事是何等普遍!他們常常對身邊的人粗魯及無禮,常以為自己得不到應得的重視及尊重!當長輩出言提醒,他們就不想聽下去!他們以為老年人(特別是他們的親屬)是愚笨的、沉悶的及遲鈍的。他們不需要任何教導及指導:他們已經明白所有事。給他們說話差不多已經觸怒他們。像年幼的野馬,最小的約束他們也不能忍受。他們一定要獨立及行自己的路。他們彷彿就是約伯形容的那些人:「你們真是子民哪,你們死亡,智慧也就滅沒了。」(伯12:2)。這就是驕傲。   羅波安就是這樣的人,他藐視在他父親面前侍立的老年人的勸諫,卻聽從同他年代的少年人的意見。他在有生之年已經看見他的愚昧所帶來的後果。現今有許多人都像他。   浪子比喻的小兒子也是這樣的人。他向父親索要他那分家業,目的是想過自己喜愛的生活。他不能忍受安靜住在父蔭之下,要往遠方去,他要作自己的主人。像掙脫慈母手的小孩獨自走路,他很快又感受到他愚昧給他的刺了。他要吃過餵豬的豆莢後才變得聰明。但現今有很多人都像他。   少年人,我誠懇地求你,當心驕傲。世上有兩件事是相當罕見:謙卑的年青人,以及知足的老年人。我恐怕這是非常真實的事。   不要因你的才幹,你的能力,你的知識,你的外表,你的聰明而驕傲。不可為自己及任何一樣天賦驕傲。這都是從你不認識自己及世界而來的。你年紀越大,就會發覺越來越少事值得你驕傲。無知及無經驗是驕傲的底座;當這個底座被除去,其上的驕傲也會隨之倒下。   要記著聖經常常告訴我們謙卑的靈是何等的寶貴。聖經何等強烈地警告:「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羅12:3)。聖經何等清楚地說:「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什麼,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林前8:2)。聖經何等嚴厲地命令:「要穿上謙虛」(西3:12另譯);「要以謙卑束腰」(彼前5:5)。許多人都把這件衣服如破布穿上。   想想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在這方面給我們的偉大榜樣。祂洗門徒的腳,說:「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約13:15)。經上記著說:「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林後8:9);「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腓2:7-8)。肯定地,驕傲使人不像基督,卻像魔鬼及墮落的亞當。   想想世上最聰明的人—所羅門。他如何自稱為「幼童」,「不知道應當怎樣出入。」(王上3:7)。這與他兄長押沙龍對自己的想法有何等大的分別:「恨不得我作國中的士師!凡有爭訟求審判的到我這裡來,我必秉公判斷。」(撒下15:4)。這與他兄長亞多尼雅的心思又是何等的不同:「亞多尼雅自尊,說:我必作王。」(王上1:5)。謙卑曾是所羅門智慧的開端。他以自己的經歷這樣說:「你見自以為有智慧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26:12)   少年人,要把以上引用的經文牢記於心。不要對你的判斷過份自信。不要這麼肯定自己永遠是對,別人永遠是錯。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見,特別是當你發現它有別於比你年長的人(特別是你家人)的意見時。年齡帶來經驗,所以它該受尊重。在約伯記,以利戶特別的智慧就是:「以利戶要與約伯說話,就等候他們,因為他們比自己年老」(伯32:4)。之後他說:「我年輕,你們老邁;因此我退讓,不敢向你們陳說我的意見。我說,年老的當先說話;壽高的當以智慧教訓人。」(伯32:6-7)。謙卑與安靜在年青人來說是極美麗的恩典。永不要因自己是學生而羞恥。耶穌十二歲時也是這樣:「祂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路2:46)。世上最有智慧的人會告訴你,他們永遠只是學生,並會為自己所知道何等之少而謙卑。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曾說過,他感覺自己只像一個小孩,在知識海洋之岸邊拾起幾塊寶石而已。   少年人,若你想有智慧,若你想有快樂,就要記著這個警告:不可驕傲。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   文字事工的深度展現在用心耕耘與對人的關懷。願您更多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將更蒙上帝祝福,送到需要者的手中。謝謝您~(點此奉獻)  

【台灣真愛家庭專欄】真正地「好好愛自己」

轉個彎,透透氣 有一位女性朋友在把兩個兒子送進大學之後,終於鬆了一口氣。我問她會不會想念兒子?她堅定地搖著頭說:「才不呢!他們最好離我遠遠的,保持距離以測安全!」 我想,這會兒這麼說,等有了孫子就不一樣了,她說:「哦!想都別想!孫子?我碰都不要碰,好不容易擺脫麻煩事兒,我才不再跟自己過不去呢!」她決定「好好愛自己」,忙著跳舞、運動、旅行,做做慈善義工,行行好。 另一位朋友剛結束一段婚姻,先生的婚外情讓她對婚姻失去信心,她不再寄望別人,只想自己一個人輕輕鬆鬆過日子,雖然談到先生還是除不去一股恨意。她決定「好好愛自己」,不要再惹感情那檔子事兒。   療傷止痛是起點 然而,如此這般,真的就是在「好好愛自己」嗎? 失意的人轉換跑道,另闢一片天空,讓自己透透氣,當然是愛自己。只是,夜闌人靜,仰望穹蒼,不免一陣陣傷感與失落。為什麼兒子不能好好跟自己溝通?為什麼家裡永遠有一顆定時炸彈?為什麼先生會愛上別人?自己有哪一點不好?為什麼我必須一個人在這裡作牛作馬? 解不開的「為什麼」在心頭纏繞,它每每在與朋友歡笑聚會過後,偷偷襲上心頭,即使痛下決心不再想也不再碰,夜裡夢中竟難以提防它來報到。 原來它跑到潛意識裡去了,擾得你終究無法安寧。 難怪心理學家要問,究竟是愛哪一個自己?哲學家要問,什麼是愛自己?而輔導專家要你靜下來,把創傷治療好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每一個人有自己的生理系統,有自己的心理系統,有自己的思想觀念系統,我們由各個系統組成,指揮每一天的行事,與週遭的人互動產生種種反應,當這些反應若與自己的系統衝突,不悅與創傷於焉形成。   疼疼心中小孩 智慧者會把困難當機會,聆聽自己的聲音、檢視自己的系統,看看自己的心理地雷從哪裡來?這是一個神奇的探索之旅,也許你會驚訝地發現,三、四十年前,有一個驚嚇的小女孩,兩眼滿溢著淚水,眼睜睜看著父母的衝突;也許你會發現,你心裡有一個小男孩經常被過度責備,只因為犯了一點小小的錯;也許小時候,父母或師長曾經不公地對待你、甚至冤枉你。 有一位求助者告訴我,她的心裡有一個畫面,那是清晨四點多,小女孩時的她,忽然從睡夢中醒來,看到母親跪在祖母面前,流著眼淚。祖母是家裡的發號施令者,爸爸媽媽都不敢愛他們,家裡只有嚴肅冰冷的氣氛。她努力讀書、力爭上游,雖然事業有成,心裡還是覺得沒有安全感,沒有信心。 疼一疼曾經受傷的「心中小孩」(inner child)吧!那個小小孩沒有長大,住在我們心裡,使我們的個性有了弱點。   感恩惜福度日 我們的腦海裡也輸入了許多值得商榷的觀念,或來自原生文化、或來自原生家庭,或者在長大的過程中,囫圇吞棗接受了一些觀念,我們可以循著心理地雷的指標,找到連接的觀念叢,加以檢視修正。 有一位父親,只要兒子一走進廚房煮飯,他就怒火中燒拒絕用餐,因為他兒子特愛煮飯。作母親的十分為難,她很高興兒子喜歡做飯,廚房是他們情感最親密的地方。為什麼當爹的這麼生氣呢?因為他擔心兒子喜歡煮飯,將來會沒出息。 心理學大師馬斯洛 ( Maslow ) 在研究了歷史上許多偉人的人格特質之後,歸納整理出以下「自我實現者」的畫像:判斷力超乎常人;能接納自己和別人;他們單純而無偽;對人生懷有使命感;他們能享受獨處的喜悅,也能與眾人愉快地相處;他們不依靠別人滿足自己,反而福杯滿溢、能與人分享喜樂;能欣賞簡單的事物;有悲天憫人的心腸;甚至有不少人有「天人合一」的經驗。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各自帶著造物主所設定的生命密碼翩翩降臨人間,循著宇宙的自然軌道開展生命,藉著與週遭的互動豐富心靈,還有花香鳥語、大地山河作舞台,豈不值得感謝珍惜?   真誠謙卑愛己愛人 愛與創造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法則,我們對待自己與別人如果也循著自然的法則,這個世界是多麼美好,只是,無可避免的,我們常不經意地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 但,不必難過,許多的傷痕等我們長大成熟,就能給予新的詮釋。就像落葉化作春泥提供新枝養分,每一段生命經歷的困難都提供了開發潛能的機會。 我們確實不完美,然而,正因為不完美,所以有成長的空間。肯定自己的存在、接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好好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了解自己的種種問題,更靠著活潑又真誠的信仰,對自己曾有的創傷施予愛和治療,成為真正成熟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地接納別人。 度過生命的難關,就成了長著翅膀的小天使,知道同樣經歷的人的困境,能給予同理關懷。更重要的是,對每一個生命,特別是我們看不懂的生命,也會真心地尊重。 走向人生的下半場,就是走向內心寧靜的海洋。一趟豐富的人生之旅,使我們更懂得真誠與謙卑,順服在自然的法則裡,接通造物主那終極的力量來源,這就是真正地「好好愛自己」。     (文章授權/台灣真愛家庭協會)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