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苦難

【愛生命愛香港專欄】活著有使命,失明天使愛美麗

一位自幼失明,後來更被截肢的殘疾人士,卻可以勝任醫學院的文職工作,更可到處演講,她是一位天使。 早前網上流傳一個聲稱是真人真事的黑色笑話:有一個香港人往大阪旅行,遇上超強颱風海燕,他即轉飛至北海道,卻遇上地震,當時在札幌機場最快可以離開的航班是去馬尼拉,於是他轉飛那裡,卻遇上超強颱風山竹;最後他在山竹離開香港後終於回到家裡,然而他的家卻在香港杏花?。有時候,人生比戲劇更富戲劇性,一位自幼失明,後來更被截肢的殘疾人士,卻可以勝任醫學院的大醫生的秘書,更可到處演講,分享心路歷程,並出版自傳鼓勵他人。   賴超娣(Alice)是一位天使。她善良、堅毅、樂天,還很愛美。在Alice家中訪問,她邊吃著賴媽媽親手煮的客家菜,邊天南地北的談起來。為了接受訪問,Alice即使家常便飯也盛裝起來,在拍照前還自己塗口紅,沒有鏡也不需要鏡,她的觸感已是一切。 「失明人士都可以打扮得很美呢!」她自豪地說。這份從心而發的自信,令Alice即使缺少了常人的視力和雙腿,但仍無損她那股不能被遮蓋的正能量,這是上天為了配合她的欠缺,額外加給她的,好讓接觸她的人都感受到那份「缺欠中的完美」。   「掛名」基督徒 被「感恩」點化 對於能夠看得見世界的你和我,失明無疑是悲劇;但對於自三歲起便失明的Alice來說,卻已是本能。或許自小活在黑暗中,她對於自己看不見世界,並沒有太多的遺憾,亦早已找到方法去適應生活上的困難,甚至當她四十年前還在心光盲人學校就讀時,成績已是校內第一,得以升到名校聖士提反女校就讀。然而,學業成績沒有令她感覺良好,反之內心對於自己與人不同,卻隨年齡有增無減。 「當時我曾向神祈求,如果可以獲派聖士提反女校,我便信耶穌。結果真的獲派,既然講過,便惟有照做!」Alice信守諾言,「做」個基督徒,但她卻真的只是「做個基督徒」——沒有祈禱、讀聖經、返教會,只是一個「掛名」基督徒,心靈沒有因為信主而更新。 直到有一天,她遇上一個令她很反感的基督徒。「她在車上主動與我攀談,言辭中滿是『感恩』二字,甚至丈夫有病也感恩。這起初令我十分反感,但當我靜下來後,卻想到:『為何有人會這樣特別,即使遇上不如意的事情也感恩?』」 這位特別的「天使」打開了Alice的心眼,讓她想到從另一個角度,看信耶穌是甚麼一回事。「這女士不是看人間的好處,而是看人如何回應神。」這令Alice反省自己的「掛名」,原來有負了神賜給她的恩典,於是她自此認真做一個「真正基督徒」,也開始在不同的場合,見證神如何帶領她走過人生中一個又一個幽谷。   轉個角度看人生 出路就在欄柵處 認真起來,神也開始跟Alice「玩認真」。她的小腿因為癌症而需要截肢,先是左腳,後來到右腳;她的父親再婚;難得有男友,卻因男方家人反對而分手;求職到處碰壁,見工後都只有等消息。這一切都令Alice感覺人生滿是困難,甚至她曾在禱告中向神「求死」:「記得有一次,正在向神求告:要麼能夠讓我嫁出去,離開這個家,要麼賜我一死。」 神沒有賜她一死,也沒有讓她嫁杏有期,卻是以一個令她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啟動她心中那份主所賜的正能量:教會牧師來電,邀請她分享「生命裡值得感恩的事情」。在求死中想感恩,看似諷刺,卻讓本性認真的Alice數算出無數值得她感恩的人和事—在學時的老師、接受治療時的醫護、工作中體諒和信任她的上司與同事,還有一直守護她的母親……細數之下,她就忘卻了愁苦,更因此認定神給她的使命,就是要藉著她的分享,把這份不能被病患及際遇打倒的信心,向不同的人展示出來,建立他人同樣可擁有這份「神所賜的正能量」! 「由於一次又一次經歷到神的真實,又給我一顆平安的心,看到很多感恩之處,再次提醒自己,神的確在掌管,在我任何處境裡,都有神特別的心意!懷著一點小信心,看到神的愛和真,我便有力勝過一切病患的考驗,日子雖是艱難,卻活得挺豐盛和開心!」   苦難如翅膀 飛越心靈苦海 走過身體殘障和心靈苦海,Alice形容苦難就是「一對醜陋和笨重的翅膀,令人看見就怕而遠之」。 「然而,它仍是一對翅膀,只要你背上它,就能讓你的人生飛得更高,看得更遠。」她深信,不論任何年紀、職位和處境,總會遇到挫敗,最重要是可以接受自己的失敗,吸取經驗,不把一時的失敗當成永遠。「在那裡跌倒,就在那裡起來,因為每早晨都是新的。」今日,Alice不單是醫學院裡醫生們的秘書,為一群專業醫療人員安排行程,自己更經常到各教會、各式聚會場合,甚至在她自己的見證網站,分享神賜給她的「殘疾中的完美心靈」,以正能量激勵人心。 「生命非偶然,活著有使命」是Alice的座右銘。她亦深信,認清自己的使命,數算曾受的恩典,就是面對逆境,走出光明之路的鑰匙。若你正面對艱難,與其苦於面對,何不停下來,想想你的使命與恩典,或許你會像Alice一樣,發現另一個自己?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4:13   https://gnci.org.hk/gcontent.php?id=541 (文章授權/真証傳播有限公司)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聖經帶你過生活】當我們遇到困難、苦難,我們當如何面對?

我們思想當我們遇到困難、苦難我們當如何面對?哥林多後書第一章給我們寶貴的答案。   哥林多後書1:4-5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經文提到了我們多受患難,為的是要我們多得神的安慰,患難有多少,神的安慰就有多少。   而上帝不單期待我們得著安慰,神期待我們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因此,神許可我們承受患難的目的,是裝備我們,有更多的本錢、能量,祝福的力道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這是上帝的智慧與恩典。   更寶貴的是經文應許我們,神曾經在過去救我們脫離了死亡,神現在仍要救我們脫離一切今日的挑戰或危難。並且,神要我們將來有得救的盼望,何等的美,這是上帝寶貴的應許。   過去、現在直到未來,我們的神沒有改變,而且繼續的工作,這是我們的盼望。   我們一起禱告,主耶穌很多的挑戰困難,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們知道,我的神過去救我們,現在要救我們,將來更要救我們進入?的國度。請?讓我們現在所受的患難不要抱怨,讓我們來經歷?的安慰,並且讓我們所遭遇的也能安慰遭遇患難的人。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徐坤靖牧師/[聖經好好看] 哥林多後書-第1章/youtube.com (文章授權/徐坤靖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苦難的世界與復活的基督

在復活節的前夕,一位牧區的長輩病逝,家屬雖然已經有所預備,但面對至親的死亡還是難免悲痛,作為一個傳道人,陪伴弟兄姊妹在生老病死的循環中,經歷「生有時、死有時、哭有時、笑有時」,這是真實的人生,而怎樣幫助憂傷痛苦中的弟兄姊妹,堅固他們的信心呢?十八世紀一位著名的佈道家慕迪(Dwight Lyman Moody),有一次他被邀請去主持一個葬禮,他就想,耶穌怎樣安慰遭喪的家庭,要學習耶穌,他發現耶穌在世時,參加了三個葬禮,但結果是,這三個葬禮的死人全都復活了。其中一個復活的是拉撒路(馬大、馬利亞的弟弟),他死了四天,耶穌叫他復活。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耶穌說明祂就是復活的主。   談到「復活」,一定要先有「死亡」,死亡是令人懼怕的,但復活卻令人期待,耶穌並不是聖經中第一個「死裡復活」的,耶穌曾經讓三個人從死裡復活,分別是:管會堂睚魯的女兒、拿因城寡婦的兒子,以及拉撒路,但這三位曾經從死裡復活的人,現在也早已死去二千年了,我們並沒有稱這三個人為救主,基督的復活,和他們的復活,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   基督是全然聖潔的   基督的聖潔是無人能及的,也只有基督的犧牲,能夠滿足神的公義,使有罪的人被潔淨,過犯得以赦免,祂的寶血大有功效,基督的死裡復活,代表「死亡不能拘禁祂」,撒旦的權勢被粉碎,基督已經得勝,而其他人的復活,是透過基督的權柄,而非自身的功勞。   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   基督是「道路」,若不藉著基督,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基督是完全的神,為了救贖,降世為人,用百分之百的「人性」活在地上,因此耶穌常自稱「人子」,祂用人的軀體被釘在十字架上,唯獨基督,是我們的救主,天上地下,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有人說,我知道耶穌復活改變了世界、改變了歷史,我知道這是偉大的救贖工作,但我的生活一團糟:負債、失婚、中年失業……生活是一連串的重擔和壓力,基督的復活,與我有何關係?確實,基督的復活,沒有帶走世界的苦難,但我們得到的卻是教會,若你觀察那些委身教會的信徒,會發現他們的生命散發光彩,人生並非沒有苦難,但是基督所賜的真平安,讓他們擁有不能被奪去的喜樂,教會使我們找到永恆的居所,復活的基督,將權柄賜給教會,讓教會成為黑暗世界的光。   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小說《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有一段著名的開場白:「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不管哪個時代的人,總是對他的世代存著反思,「受苦」彷彿是人世間的共通語言,超越時空和文化,每個時代有不一樣的黑暗,但是上帝在這些黑暗中,選擇與人同在,那些仰望祂的人,總是能夠得著安慰。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說:「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基督徒有指望,這指望就是復活,勝過死亡的主,還有什麼不能勝過?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李慧貞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