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做父母都非常渴望孩子,能願意從心裡面聽父母的話。但如果父母的話不是「在主裏」,那實在很難叫兒女聽從。
你曾想過自己的「志工服務」,也可能是助長失依孩童無法回家的原因之一嗎?2015年,柬埔寨政府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作,對全國寄宿機構中的兒童進行了一項嚴謹調查,發現全國寄宿機構中的兒童推估人數為48,775名,遠高過政府先前估計的11,453名。若將此數字與柬埔寨兒童總數相比,近乎每100名兒童就有1
「親愛的家人們,我們很想念你們。爸爸媽媽,謝謝你們尊重我的決定,讓我來參加訓練。謝謝你們願意前來扶持我,對我來說意義很重大。在這裡我時常想念你們,也常為你們禱告。」「謝謝你們,當我走過艱難的路,在禱告中陪我經過許多的高山和低谷。」這裡有一班跟世代不一樣的青年人,為了家人、親友們的得救,將他們時時擺在
失去思考後,信仰就變成宗教,最後成了迷信...
「合一」不是「一樣」,而是可以一起建立榮耀的教會!身為牧者在牧會過程,不免遇到生命破碎的磨練、關係的衝突,究竟,他們是如何領受天父的愛,而走過流淚谷呢?有哪些核心信念,讓其保有生命韌性?靈糧70的一場座談會中,由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訪談,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南靈神學院院長張靜蓉、夏
毀掉一個新鮮人很簡單,只要讓他的「多巴胺」、「血清素」和「催產素」都超低,這個人可能就不會再成長了!某天被這則影片推播到,讓我連結孩子的教育,原來也是一樣的道理!
他說:「母親,就是一個傷害我的角色。」童年遭母親無故虐打、父母離異的傷痛,感到深深不被愛,高中成叛逆少年,遇事就要「拚輸贏」,但遇見基督徒主管用「耶穌的愛」愛他,更在初次到教會時,聽見主呼喚:「孩子,回家吧!」神不僅恢復他與「女性」的關係,更透過兒童牧區服事,醫治其滿佈傷痕的心。
近期,許多網紅鼓吹「成年子女應與越界父母斷絕關係」,此言論風潮一出,引起各界關注討論。對此,長年投入「界限」議題教導的謝國銘牧師受訪分享,提供不賭氣、妥善面對衝突的妙方!
我們都知道耶穌在地上所做的事情,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耶穌復活升天之後,在做什麼事情?
「首先,我想要感謝上帝,沒有祂,就不會有這個獎。」與父親柳子駿牧師共同主持《欸,確定這可以說嗎?》節目,榮獲第59屆廣播金鐘少年節目主持人獎,柳心詠(妞妞)甫上台就將榮耀歸給上帝!並代目前還在南美洲宣教,沒有機票回來的父親,代為轉達一句話:「今天上帝給我們的祝福,也希望每位在場的人都可以得到。」泰雅
作為父母,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常感到手足無措。在孩子逐漸獨立,和尋找自我認同的過程中,父母如何才能成為他們信賴的後盾?「示愛也是種學問。」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陳若琳針對《青少年愛之語:青春期孩子的幸福教養》一書分享,愛青春期的孩子相當不容易,然而若懂得使用5種青少年愛之語,將可滿足青少年最重要的
許多父母很常對家裡的孩子這樣說:「拖拖拖,該做沒做,還不快點去!」父母最大的期待是孩子能主動的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但是很多父母們也為了要督促孩子主動自律,而常常暴怒、感覺疲憊。
平日酷酷、話少的青少年孩子漫不經心地對媽媽說:「你忘了?沒關係啊!反正...」
從五人的帳篷教會,直到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基督教會「韓國汝夷島純福音教會」,已故的趙鏞基牧師一生致力於向世界宣教,委身教會復興,向貧窮的弱勢族群實踐愛,成為許多牧者的屬靈導師。在趙鏞基牧師逝世的三周年,台灣與韓國教會的眾人一同舉辦「趙鏞基牧師感恩紀念培靈會」,一同紀念這位神的僕人,願繼續承接其屬靈產業與
已屆90歲的耄耋之齡,劉素存弟兄自述人生起伏,從空軍軍官之子、曾經商揮霍、被倒債數百萬,二度事業至極其窮乏,一生無數高山低谷...,雖曾是浪子,仍蒙神憐憫保守並尋回、毫髮無恙。他感恩家族從父親信主,傳承屬靈的祝福,因而經歷各樣環境後,更深知「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4:13)」有
服務愛奇兒(身心障礙兒)家庭22年的天使心家族基金會,位於台北文山區的服務基地「主愛樓」9月正式落成,以「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的核心願景,推動成年愛奇兒照護,期打造有愛無礙的友善社區。北市社會局長姚淑文在現場感動落淚,也向愛奇兒家庭致以祝福:「陪伴孩子的過程很辛苦,但我們勇敢堅強,用愛去幫助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