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完美

【台灣真愛家庭專欄】真正地「好好愛自己」

轉個彎,透透氣 有一位女性朋友在把兩個兒子送進大學之後,終於鬆了一口氣。我問她會不會想念兒子?她堅定地搖著頭說:「才不呢!他們最好離我遠遠的,保持距離以測安全!」 我想,這會兒這麼說,等有了孫子就不一樣了,她說:「哦!想都別想!孫子?我碰都不要碰,好不容易擺脫麻煩事兒,我才不再跟自己過不去呢!」她決定「好好愛自己」,忙著跳舞、運動、旅行,做做慈善義工,行行好。 另一位朋友剛結束一段婚姻,先生的婚外情讓她對婚姻失去信心,她不再寄望別人,只想自己一個人輕輕鬆鬆過日子,雖然談到先生還是除不去一股恨意。她決定「好好愛自己」,不要再惹感情那檔子事兒。   療傷止痛是起點 然而,如此這般,真的就是在「好好愛自己」嗎? 失意的人轉換跑道,另闢一片天空,讓自己透透氣,當然是愛自己。只是,夜闌人靜,仰望穹蒼,不免一陣陣傷感與失落。為什麼兒子不能好好跟自己溝通?為什麼家裡永遠有一顆定時炸彈?為什麼先生會愛上別人?自己有哪一點不好?為什麼我必須一個人在這裡作牛作馬? 解不開的「為什麼」在心頭纏繞,它每每在與朋友歡笑聚會過後,偷偷襲上心頭,即使痛下決心不再想也不再碰,夜裡夢中竟難以提防它來報到。 原來它跑到潛意識裡去了,擾得你終究無法安寧。 難怪心理學家要問,究竟是愛哪一個自己?哲學家要問,什麼是愛自己?而輔導專家要你靜下來,把創傷治療好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每一個人有自己的生理系統,有自己的心理系統,有自己的思想觀念系統,我們由各個系統組成,指揮每一天的行事,與週遭的人互動產生種種反應,當這些反應若與自己的系統衝突,不悅與創傷於焉形成。   疼疼心中小孩 智慧者會把困難當機會,聆聽自己的聲音、檢視自己的系統,看看自己的心理地雷從哪裡來?這是一個神奇的探索之旅,也許你會驚訝地發現,三、四十年前,有一個驚嚇的小女孩,兩眼滿溢著淚水,眼睜睜看著父母的衝突;也許你會發現,你心裡有一個小男孩經常被過度責備,只因為犯了一點小小的錯;也許小時候,父母或師長曾經不公地對待你、甚至冤枉你。 有一位求助者告訴我,她的心裡有一個畫面,那是清晨四點多,小女孩時的她,忽然從睡夢中醒來,看到母親跪在祖母面前,流著眼淚。祖母是家裡的發號施令者,爸爸媽媽都不敢愛他們,家裡只有嚴肅冰冷的氣氛。她努力讀書、力爭上游,雖然事業有成,心裡還是覺得沒有安全感,沒有信心。 疼一疼曾經受傷的「心中小孩」(inner child)吧!那個小小孩沒有長大,住在我們心裡,使我們的個性有了弱點。   感恩惜福度日 我們的腦海裡也輸入了許多值得商榷的觀念,或來自原生文化、或來自原生家庭,或者在長大的過程中,囫圇吞棗接受了一些觀念,我們可以循著心理地雷的指標,找到連接的觀念叢,加以檢視修正。 有一位父親,只要兒子一走進廚房煮飯,他就怒火中燒拒絕用餐,因為他兒子特愛煮飯。作母親的十分為難,她很高興兒子喜歡做飯,廚房是他們情感最親密的地方。為什麼當爹的這麼生氣呢?因為他擔心兒子喜歡煮飯,將來會沒出息。 心理學大師馬斯洛 ( Maslow ) 在研究了歷史上許多偉人的人格特質之後,歸納整理出以下「自我實現者」的畫像:判斷力超乎常人;能接納自己和別人;他們單純而無偽;對人生懷有使命感;他們能享受獨處的喜悅,也能與眾人愉快地相處;他們不依靠別人滿足自己,反而福杯滿溢、能與人分享喜樂;能欣賞簡單的事物;有悲天憫人的心腸;甚至有不少人有「天人合一」的經驗。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各自帶著造物主所設定的生命密碼翩翩降臨人間,循著宇宙的自然軌道開展生命,藉著與週遭的互動豐富心靈,還有花香鳥語、大地山河作舞台,豈不值得感謝珍惜?   真誠謙卑愛己愛人 愛與創造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法則,我們對待自己與別人如果也循著自然的法則,這個世界是多麼美好,只是,無可避免的,我們常不經意地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 但,不必難過,許多的傷痕等我們長大成熟,就能給予新的詮釋。就像落葉化作春泥提供新枝養分,每一段生命經歷的困難都提供了開發潛能的機會。 我們確實不完美,然而,正因為不完美,所以有成長的空間。肯定自己的存在、接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好好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了解自己的種種問題,更靠著活潑又真誠的信仰,對自己曾有的創傷施予愛和治療,成為真正成熟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地接納別人。 度過生命的難關,就成了長著翅膀的小天使,知道同樣經歷的人的困境,能給予同理關懷。更重要的是,對每一個生命,特別是我們看不懂的生命,也會真心地尊重。 走向人生的下半場,就是走向內心寧靜的海洋。一趟豐富的人生之旅,使我們更懂得真誠與謙卑,順服在自然的法則裡,接通造物主那終極的力量來源,這就是真正地「好好愛自己」。     (文章授權/台灣真愛家庭協會)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

簡直無法想像彼得當時的跌倒...當著眾人的面否認了耶穌三次,彼得心裡必然充滿了愧疚。別忘了他才在幾個小時前大聲的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   當他去外面痛哭時,他心裡面一定痛苦至極,更不用說當他看到耶穌一整夜受審至被釘十字架時。   我不太知道他是怎麼撐過耶穌離開他們又再復活顯現的那幾天空檔,我只知道他硬撐著也要繼續走下去,最終成為了教會的偉大領袖。   我認識有些人很愛神,可是仍在羞恥與愧疚感裡活著。這種感覺壓迫他們到一個地步,讓他們害怕再服事神,因為害怕再軟弱一次。直到最後,甚至他們離開了教會,離開了神。   律法主義、完美主義、僕人心態真的很可怕,讓大能的勇士變成害怕上戰場的弱者。   感謝神的是彼得被耶穌挽回了。   越是深入的悔改,就帶出越是廣闊的呼召啊!   死蔭幽谷走一遭,復活生命就等著你。   真正的光明,原來是衝過黑暗後才會經歷!   我們到底丟掉了多少可以作房角石的領袖?一想到這裡,我心裡就有一股莫名的哀傷...   越是強調聖潔的教會,就應該要越能夠接納人的軟弱,否則就會走向「你犯錯就定罪你」的文化。   越是在乎關係的教會,就應該要越能夠修復破碎的關係,否則就會走向「你離開團隊就隔絕你」的文化。   每一次來到耶穌面前,讓我們卸下一切的重擔吧!祂對你的呼召會再一次於耳邊響起...「你愛我嗎?....你餵養我的羊!」   「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幸福」不需要完美主義

婚禮常唱一首詩歌《幸福》,歌詞是這樣的:「它並不是遙不可及,也不需要完美主義。它是真實而簡單地,活在主愛裡。幸福是珍惜現在擁有的,感謝上帝供應,幸福是分享自己領受的,叫別人得利益。幸福是相信聖經所寫的,每句都是真理。幸福是卸下重擔給上帝,因祂必看顧你! 」「要幸福喔!」是給每一對新人的祝福,幸福不是甚麼都不做,幸福需要珍惜、需要付出。   常有年輕的弟兄姊妹問,怎樣才算是戀愛,戀愛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嗎?大家浪漫愛情故事看多了,會以為戀情都需要這樣,愛得死去活來才算。適婚年齡的弟兄姊妹不要被戲劇電影的浪漫情愫給騙了,幸福婚姻中需要的反而是彼此的了解、包容和成全。幸福其實就在身邊,幸福並非遙不可及,身邊有許多人是值得我們更多去認識和欣賞的,當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每個人,幸福就來敲門了!   「被拒絕」也是一種學習   回想一路在感情上的跌跌撞撞,真的很辛苦。有許多關心我的長輩、同學、教會弟兄姊妹都熱心的幫我介紹對象,多年來還是沒有甚麼動靜。其實,我喜歡過的對象也一直在變,感謝神,那些曾經拒絕我或被我拒絕的對象,最後都有神的美意。當時也曾為了被否定、個性不合、種種因素而感到沮喪、自卑。如今想起,也都發現還好當時沒有為了該結婚而勉強結婚。   經過了許多年的尋尋覓覓和等待,因著教會中許多長輩們有相同的感動,促成了我和我先生的認識和交往,沒有想到我們兩個既被動又害羞的人,也都覺得彼此很適合,一輩子也沒想過「閃婚」這種事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這一切都沒有在計畫中,但是,我深信這都在神的計畫中。神比我更了解我的需要,以及怎樣的對象更適合我。雖然經歷許多挫敗,鼓勵期待幸福的弟兄姊妹們,不要將心關閉起來,或是築了一個高牆讓人無法親近或是介紹對象。一顆敞開的心、寬廣的心很重要,機會需要自己去把握。   給幸福一個機會   當時我和我先生都認為我們不太可能有發展,他以為我只會選擇嫁給傳道人,或是又高又帥的對象;我以為他比較喜歡老師、喜歡更年輕的,娶一個牧師當妻子應該會很有壓力,這些都是我們的內心戲,但是,在禱告中我們的尋求,神卻讓我們突破了這些不切實際的揣測。原來,他不是一個枯燥的學者,原來,我也不是一個很強勢的牧者,如果不是教會長輩的鼓勵,如果我們沒有放下成見,如果我們沒有給彼此談話交往的一個機會,那麼,幸福就從身邊錯過了。當幸福來敲門時,我們不妨給對方一個機會,太多時候我們的”自己以為”和設限,反而阻礙了前方的道路。   平凡中的幸福   結婚邁入第13年,在婚姻中有說不盡的美好時光也有磨練,我們個性一個急一個慢,也正好互補了彼此的不足。我的另一半的脾氣很好,這是我當時禱告的重點之一,我笑說,他沒有禱告他的另一半要溫柔一點。我渴望全家事奉神,雖然高、富、帥是一般人羨慕的條件,但是,了解我的神,祂所賞賜的是真實的幸福。在平凡中享受神豐盛的恩典,知足的心,使我們在婚姻生活中感受到滿滿的愛。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吳玉萍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朱家祥專欄】「陶土」怎能有陶匠的手藝!

一名陶匠擁有各種品質的陶土,利用它們做出各種不同的陶器。   有一批自認品質好的陶土正竊竊私語,『不知陶匠要將我們製作成何種陶器,我的品質這麼好,怎能作成平凡的物品。況且依據我的觀察,製作過程簡單,我嚴謹的依照流程,一定可以製成完美的作品』。   於是這批品質佳的陶土趁夜間陶匠回家,自行上架塑形,藉由自行切割、拉胚、旋轉後成為自己理想的樣式,然後進入窯坑,忍耐高溫火煉,最後滿心歡喜的成為美麗優質的器皿。心想陶匠早晨起來看到這作品,一定視為珍寶收藏且高興不已。   果然早晨陶匠看到這批陶器,稱讚不已,但也頻頻說“可惜”。因為這批陶土他有特別的計畫和設計,要做出有特殊功能的物品。如今只能把它打碎,丟在後院裡。   我們常以為靠著自我的修行、守律例、行善事,可達到完美的境界,可以進入神的國或成為神。然而我們卻不知道神在我們身上有美好的旨意。順了己意、失了神意。終必丟棄而哀哭切齒。   神所愛的、所收藏的是祂自己的作品,這作品雖不完美、雖本質不佳,卻是祂自己做的,有祂美好的旨意存在。人靠自己製作自己的人生,就算是完美,其中卻沒有神的愛和旨意,更何況陶土怎能有陶匠的手藝?所以它必定不完美,且必被丟棄失敗。   『所以當倚靠耶和華─那慈愛的天父來塑造我們,成為祂所喜悅的器皿,永生放置在至聖所裡,同享榮耀。阿們』   (文章授權/朱家祥醫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