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兒女

【蔡頌輝專欄】宣教士談兒女教養

常聽人說,當牧師的孩子不容易,因為周圍的人無形中會對他的品格和信仰有更高的期許。的確如此。我也深深體會到,牧師當起爸爸也額外有壓力,若孩子表現不好,人自然會認為是父母有問題。這不純粹是猜測,而是生活中實際所看見、所經歷。偶爾聽見一些傳道人的孩子不信主,我心裡有莫名的擔心。另外更常見的情況是,傳道人的孩子不單不想當傳道人,甚至對傳道人這個職業有許多負面印象和回憶(父母都不在家、看重教會過於家人、在教會一個樣,在家裡另一個樣……)。我常想,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會如何面對?   我不認為傳道人的孩子必須當傳道人,我也沒有十足把握自己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出現上述情況……但我深信,孩子的成長與原生家庭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儘管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簡單公式)。所以我們夫婦也竭盡所能,盡上做基督徒父母的職責。我們沒有太多獨特的方法和策略教導孩子,因為我們相信,父母在生活中活出信仰,就是最好的教材。   本文列舉一些我們在育兒上的重點,但不代表我已經在這幾方面做得很好。其中有些經過多年確實看到一些果效,另一些則仍有好長的路要走。我們一方面沒放棄目標,另一方面則不斷地修改管教方針。   建立孩子與神的關係 我的母會是聖公會,所以兩個孩子小時候就已在教會接受嬰兒洗禮。對我而言,這儀式主要的意義不在孩子(孩子當時還不懂事),而是提醒父母——孩子屬於神,父母有責任帶領他們,讓他們自己與神建立關係。孩子是神暫時託付給父母照管的產業,有一天我們要將他們還給神。父母的責任就是在那一天到來之前,確保他們懂得信靠和跟隨神,去行神為他們所定的人生路程。   由於孩子長期跟隨我們在外宣教,沒有什麼機會學習中文,我們便要求他們每天用中文讀十節聖經,並要抄寫其中一節。希望藉此幫助他們持續性接觸中文,同時讓他們能有真理話語的灌溉。孩子不見得喜歡,有時候也會偷懶,但這是我們在他們還小時定下的規矩和習慣。讀經被列為他們每天必須完成的事,若沒有完成,他們就不被允許去做其他想要做的事。起初孩子也會抗拒,但由於我們已經堅持多年,他們也漸漸習慣了。有時候,他們會對所讀的經文有所疑問,開啟了我們之間的信仰話題,甚至探討神學議題。最記得兒子問過一個問題:「神在創造世界之前在做什麼?」   我們盡量避免對他們要求過多,更不讓他們感覺自己必須在信仰知識上勝過其他孩子,才讓父母有面子。這樣做不單只是滿足父母的虛榮心,也可能造成反效果,以致他們對屬靈的追求感到厭煩。與此同時,我們不會完全放鬆,因為曉得人的惰性,若不是有某種程度的強迫,孩子們不可能自動自發地追求屬靈事物。有時候,孩子們因特別狀況問我們是否可以暫停,我們也不會完全拒絕。在聖經中,律法對神的子民有許多要求和守則,但它們在被應用時有彈性,絕非不顧人情。一旦人的價值觀被更新,他便自然會對美好的事產生渴慕,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培育孩子成熟的品格 一個屬靈的人不能只在乎宗教性的活動和知識,更重要的是被吸收的真理塑造,活出好品格。我們相信好品格也可以從小培養。在管教的原則方面,我們聽取一位屬靈長輩的建議,孩子小時嚴格要求,孩子漸長之後,就慢慢放寬,或是改換管教方式。   在諸多品格中,我們最認真看待誠實。他們從小就被告誡:「人難免會犯錯,但務必馬上承認。犯錯不認而後來被爸媽揭發,後果會遠遠比自己犯錯之後自動承認來得更嚴重。」孩子們小時候都嚐過撒謊被抓包的下場,而且我們也讓他們感受到犯錯後認錯的結果不是想像中那麼可怕,所以至今孩子們都會主動向我們報告他們在學校出現的錯誤。即便當了牧師,我們還不是經常會犯錯嗎?神既然給我們這樣的恩典和接納,我們也應該這樣對待孩子。關鍵在於,承認。   有一次,大兒子天洵在學校休息時間,被其他同學摔暈在操場地上。他回家把事情說給我們聽,追問之下,原來有一位中國同學被其他阿拉伯同學欺負,他上前阻止和協助,而遭阿拉伯同學攻擊。我了解之後,囑咐他要小心,也讚揚他勇於助人的舉動。我告訴他:「千萬不要因為這一次的經歷,而讓你以後看到需要不出手幫忙!」對的事情,付上再大的代價也要堅持去做。   教導孩子分享已有 宣教士的生活雖不富裕,但我們也沒有缺。無論如何,我們期待孩子從小經歷兩件事:一是神的恩典夠用,另一是人真正的喜樂和滿足不來自於所得,而是所施,如聖經所說:「施比受更為有福。」生命的富裕不在乎擁有多少,而是在於願意施予多少。   很多弟兄姐妹很關心宣教士子女,所以孩子們經常會收到禮物和紅包。他們為此非常開心,因為可以用來買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或為??多做點儲蓄。後來,我們覺得孩子不能只有領受而不懂付出,於是決定教育孩子們分享。我們在柬埔寨工場時,孩子分別是八歲和五歲。我們要他們把收到的一部分紅包分別出來,到了學校假期,一起到市場去購物(食物、文具等),再送到鄉下、垃圾山等窮人家聚居的地方,親自分給那裡的孩子們。每當我們帶學生去探訪貧民窟、街頭露宿者、墳墓村、艾滋孤兒院等地方,他們也一定隨行。我們期待孩子能從分享中感受到深層的喜樂(雖然按本性他們更喜歡用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要他們從小就察覺,幫助別人是神兒女不容推諉的責任,以及我們在地上生活的特徵。   幫助孩子發掘自己 為人父母者往往會對孩子有自身的期許,甚至希望他繼承上一代的事業。身為牧師,我心裡自然也會期待孩子們有一天一樣會全職事奉。可是,打從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問過他:「你長大後想做什麼?」他曾說過飛機師,也想過開捷運、當音樂家、廚師、畫家、發明家……但就是沒說過要當牧師。可是當我冷靜一想,卻發現自己的想法和期待不一定正確。一方面,我們不應該認為只有當傳道人才是最榮耀神的事,每一個職業都可以、且都應該榮耀神,同樣尊貴。另一方面,神對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設計和旨意,不一定每一個人都適合當傳道人。兒子的興趣很廣,也很善變,不容易堅持。但無論哪一樣,只要是我們能力許可的範圍,都盡量給他機會去嘗試。我們相信神對他有獨特的旨意,我的責任是幫助他發現自我,以他自己的方式榮耀神。   訓練孩子對自己負責 放手,是每一位父母必須學,卻不容易學好的功課。父母心裡知道有一天孩子會離開我們而獨立生活,所以希望他們在那一天來到之前已經做好準備。每個孩子學會獨立的時間不同,而做父母的總是心疼孩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掌控和放手之間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和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我們也有這種掙扎。   宣教工場搬到德國以後,我們和孩子們都需要學習新語言,他們到政府的小學去,我們則到政府指定的語言學校去。孩子們語言的學習進度比我們快得多。這種情況其實也間接幫助孩子們學習對自己擔當一些事物、解決一些難題,因為我們根本幫不上忙。當他們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只給他們建議幾個管道,讓他們自己去尋求幫助。有一次兒子丟失了學校儲藏櫃的鑰匙,他需要自己打電話到出租公司去申請配鑰匙。孩子在學校出狀況,他們也需要自己去找老師或相關人士解決。坦白說,有時候感到挺心疼,畢竟他們年紀都還很小。或許,這是神要我們學習放手、讓孩子們學習獨立的方法。   以上一切努力,目的不是要塑造孩子成為父母想像中的樣子,而是要讓他們體驗,跟隨神的生命何等精彩。   本文原載於《華傳》第五十九期(2019年9-10月):   (文章、圖文授權/蔡頌輝牧師) 蔡頌輝牧師最新著作《千萬別搞錯信仰》 https://reurl.cc/1Q3ZZ8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蔡頌輝專欄】讓神有機會給孩子更好的

投入全職事奉這麼多年,我一直都不太講或寫教養兒女相關的題目。前面幾年是因為自己沒有孩子(我們夫婦結婚近九年才有第一個孩子),尚未有實際經歷,不敢隨便發言。後來有了孩子,又不曉得自己教養的方式會否帶來良好效果,恐怕活出來的見證和所表述的有差距,欠說服力。今年,我的孩子分別十二歲和九歲了,看著他們身、心、靈還算健康,覺得是時候回頭整理一下,寫一寫心得和反思來與大家分享了。本文不是一個系統的育兒指南,你也不會在本文讀到什麼實際的教養方式,本文僅是一個宣教士的育兒反思和應用,但相信可以帶來一些啟發。   關係優先於親子關係   我們夫婦在婚後兩年就期待有孩子,可是卻一直沒有,直到婚後八年才懷孕。內人很喜歡小孩,也很希望有自己的孩子,可以想像,那段日子對我們而言是何等煎熬。我不曉得為什麼神讓我們等這麼久,但如今回頭看,其實就在那段時間,我們建立了良好的夫妻關係基礎。我們一起面對期待和失望,一起歡笑和哭泣、一起分享內心的掙扎、一起四處飄蕩事奉、一起面對困難、一起經歷神的作為。正如我在《宣教士談婚姻》一文中所述,能與所愛的人一起經歷神,就是宣教路上最大的感恩。可惜現實中很多夫妻有了孩子之後,婚姻生活的焦點就轉移到孩子身上,夫妻關係在不知不覺中淡化了,甚至因孩子問題而起衝突。有人說,良好的婚姻就是爸爸媽媽能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我完全贊同,也努力實踐。   培養孩子配合環境   談到宣教士孩子,大家最關心的是「適應」問題。我的兒子在韓國出生,兩歲多搬到了馬來西亞,女兒也在這時候出生,住了半年又去了台灣,四年後離開去了柬埔寨,住了三年又搬到了目前所在的德國。語言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大挑戰。在韓國的時候,兒子上午去一所講韓語的幼兒園,到了台灣就講華語,學繁體字。後來在柬埔寨上國際學校,媒介語是英語。雖然兒子在台灣已經上過一年級,可是國際學校的入學英語考試不過關,所以必須重讀,入學後還要上英語加強班。三年後來了德國又全是德語。先是進入專為外國人開設的融合班,三個月後開始於德國同學一起上課。正如很多人所說的,孩子們學語言很快。其中也有艱難的時刻,我兒子在進入德國的中學後,就曾經有半個學期情緒低落……無論如何,這是他們要學習和成長之處。到目前為止,我的孩子已可以掌握中、英和德三語。   至於環境的適應,我認為從小的培養和操練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一貫沒有太遷就孩子,而是讓孩子遷就我們。例如,孩子小時候睡覺我們都不會製造太安靜的環境,而且也盡量不哄孩子睡覺,讓他們自己懂得上床入睡。我們也不會因為孩子們還在睡覺而延遲或取消去聚會,甚至帶著孩子一起事奉。孩子的適應能力更多在於他們自小所在之家庭的生活方式(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例外),而不是大人所設想的安穩環境。因此,若要當宣教士,不要等孩子長大一點,相反的,孩子越小,就越容易適應。   親密關係是孩子極深的需要   或有人會問:「就算環境適應得來,那孩子的朋友圈怎麼辦?」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感受不深,可是漸漸長大以後,就會越來越感到不捨。每一次搬家,除了清楚告訴孩子們我們為什麼這樣做(尤其是強調神的帶領和我們的使命)之外,唯一能預防他們因此而感到失落的方法,就是與他們建立親密的關係。   「不留下遺憾」一直是我生活的原則。今天的生活方式,希望未來回想起來引起的是甜蜜和無憾,而不是後悔。在親子關係上,要不遺憾,就要陪伴。很多現代父母以物質來彌補心中對孩子的虧欠感,這樣做非但於事無補,反而可能引起其它後患。親子關係的建立沒有捷徑,一定要花時間和心思。自孩子一出生,無論再忙,我也要求自己必須抽空陪孩子。這在我無形的時間表裡列為每日必做的事。在台灣進修神碩的時候,我的孩子分別是五歲和三歲,雖然學習壓力很大,我仍要求自己每天在圖書館至多只能待到晚上八點。時間一到,無論進度如何,我都必須收拾東西回家,目的是要讓自己每天至少有一小時專心地陪孩子。在那一小時裡我完全不做其他事,而是陪孩子們玩玩具、桌遊,有時則給他們講故事或進行其他活動。也許有人覺得一小時太少,但當時若不刻意安排和律己,恐怕一天一小時也抽不出來。我的目標是,讓家成為孩子最渴望的歸宿,也成為一個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傾吐心聲的地方。   記得有一天,天洵背著書包準備上學的時候,忽然站在門口對著家裡面發呆。幾秒鐘後他說:「爸,我們的家好小哦。」 頓時,我的心揪了一下。接著他說:「不過很溫暖。」 一個家,溫暖不溫暖,要比大小重要很多。   讓神有機會給孩子更好的   「把最好的給孩子」是一般父母要求自己可以辦到的,我們也不例外。問題是,什麼是「最好的」?我們心目中的標準是根據什麼?說不定父母給出了他們以為「最好的」,卻剝奪了神實際上要給孩子們「更好的」機會。   記得我們準備離開台灣到柬埔寨的時候,有一個未信主的親戚看著我們的孩子對我們說:「好可惜。」他的意思是,相對於柬埔寨,台灣無論是環境或教育條件都好很多。他沒說出來的那部分或許是:「作為父母,你怎麼忍心把孩子帶到那種地方去?!」坦白說,作為父母,我們的確有點為自己所做的選擇可能影響孩子的未來而猶豫。當時我冷靜下來思考,一方面重新學習仰望神,知道既然呼召是出於祂,祂必供應和帶領,我們應當把神的心意擺在一切之先。這不單是我們要學的,也是孩子們要從小被建立的價值觀。另一方面,我重新反省什麼是「最好的」。從客觀條件來看,台灣的環境和教育或許要比柬埔寨好很多,可是孩子們就單靠環境和學習制度成長嗎?不見得。我不會說宣教士的生活對孩子最好,但孩子們能在跨文化環境當中體驗和經歷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和不同種族的人相處,以及操練信心仰望神,這些也無比寶貴。   引導孩子面對現實人生   到了柬埔寨之後,我們也面對選擇學校的苦惱。一般柬埔寨國立的小學程度太低,所以在金邊有很多大大小小國際學校,其中一些只是掛個名字,裡頭的老師都是本地人。基督徒首選通常是基督教團契辦的國際學校。這些學校條件很好,老師都是基督徒,而且還上聖經課,學校裡還有牧養和關懷小組。可是,這些學校學費很貴(即便給宣教士子女打了折扣,還是比一般國際學校貴),名額也有限,因為想進去的人很多。後來,我們選擇了一所非基督徒辦的國際學校。除了因為收費較可負擔得起外,我們的考慮是:建立基督徒價值觀的責任重點應該是父母,不能推卸給學校或教會。再說,孩子也必須學會面對這個不信的世界,而不是在一個受保護的環境中接受「洗腦」。就曾經有人問過我:「你會給孩子們看哈利波特嗎?」會這麼問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小說和電影有很多關於奇幻魔法的內容,可能對孩子們灌輸了不符合聖經的觀念。我的立場是,與其只是讓他們接觸我們認為對他們好的東西,不如教導他們如何去判斷好壞對錯。我們不可能完全保護孩子們不受世界的渲染,即使能做到也不是好事,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判斷力(當然,有一些內容確實完全不適合讓孩子接觸,連基督徒承認也不適合看,諸如色情、血腥、變態等)。不但如此,接觸不同的事物可以提供親子更多樣化的話題,關鍵仍是需要花時間和心思。如果你真的關心孩子們的身心,並肯付代價去建立,這反而是一個推動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因素。   孩子是屬神的,我們只是受託照顧,不要把孩子從神手中搶過來。我相信,神為我們的下一代所預備的經歷,遠比我們為孩子設想的更加精彩。   本文原載於《華傳》第58期(2019年7-8月) (文章、圖文授權/蔡頌輝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台灣真愛家庭專欄】當兒女覓職/離職時

認知:時勢大不相同   目前全球的工作環境和身為戰後嬰兒潮的父母輩相比,已大為不同。   二次大戰結束後,各行各業力圖振興,社會上求才若渴,只要肯努力,並不難找到制度完善的工作,在同一家公司或機構工作至退休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但近年來由於健康狀況改善,許多人年逾六十仍未退休,加上全球的經濟發展已不復往日欣榮,現今的年輕人可說是一職難求。即使順利找到工作,也可能隨時因公司狀況改變而失去工作,一個職位待不滿三年以上的例子比比皆是,更不太可能如父母輩般,穩穩當當地找到可端一輩子的「鐵飯碗」。   其次,物價房價不斷攀升,基層工作的薪水卻有限,比起父母初入職場時,甚至不升反降。2013年底發表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臺灣35年前當時一棟二層樓透天厝要價約臺幣28萬元。而35年後的今天同樣的房子售價已飆升至2,800萬。現今一般年輕人要養活自己已不容易,若要像父母輩般累積豐厚儲蓄或購屋置產,更是困難重重。   此外,這個世代對工作的價值觀與上一輩有很大的差異。許多年輕人看重的是如何透過工作實現人生的意義,不在意報酬微薄或職位不穩定。但父母往往會擔憂他們的工作前景、將來如何成家立業等實際問題,因價值觀不同而引發了親子衝突。   心態:陪伴引導而非強勢主導   有了以上幾點認知,父母在子女覓職時,應打從心底確信上帝在每個人一生當中,包括工作,均有奇妙的計畫。無論順境逆境,上帝對我們兒女的帶領必是最好的。雖然子女人生經驗有限,仍需要父母適時引導,但要尊重孩子的決定,學習完全放手,將主權交給上帝。   我真心相信,父母應採行的第一個步驟,便是常為孩子祈禱。除了私下為孩子代禱,也要常常帶著子女一起禱告。當子女看見父母對上帝的信心,並親自體會過禱告帶來的祝福,往後不論在職場上或生活上有任何需要,都會主動請父母代禱。   當然,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父母要有智慧地引導他們。以我的兒子為例,大學畢業後經歷過找工作、轉換工作、一段時間沒有工作、重回校園修讀研究所、研究所畢業後重新投入職場等階段。在這些過程中,我一直為他禱告,但除非兒子主動詢問,否則我不會給予實際的建議。有時候明明已看見問題所在,我仍會勒住舌頭,不主動發表意見。因為我相信,只有當子女親自經歷、思考過他們面對的困境,願意向父母討教時,方聽得進父母的意見。   當孩子主動提出問題時,除了與孩子分享父母的看法,也可以透過其他人來引導孩子。例如我兒子曾想主修心理學,雖然以我對他的了解,他並不適合這個領域,但我沒有勸阻,而是陪他去做職業性向測驗,藉由專家客觀的分析,幫助他了解自己擅長的工作。   當然,也可請熟知孩子長才與短處的朋友與孩子談談。幾年前,當兒子正在尋覓工作方向時,我的一位昔日老闆曾主動邀請他外出用餐,給予一些建議。雖然我到現在仍不清楚他們談了些甚麼,但那次餐敘後,兒子便確定了他的生涯方向,一路走來,興味盎然,越做越起勁。   抉擇:尋職難題,智慧面對   問:如果得到一份不是很心儀的工作,是要先接受,再「騎驢找馬」,還是應該繼續等待? 答:在做決定之前,父母可幫助兒女了解,一旦進入某個行業,漸漸地,往來的朋友、相關渠道??等,都會與從事的工作相關,日後想轉換跑道,可能沒想像中容易。因此,如果沒有經濟上的壓力,我個人的建議是盡量慎選第一份工作。不過,這當然不是絕對的。如果年輕人來找我商量,表示他一直無法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工作,所以打算暫時從事不是那麼有興趣的行業,然後再繼續尋找合意的機會,我也不會反對。我擔心的是人都有惰性,一旦入錯行,往後發展的潛力可能會受限。   問:是否要離開家鄉,接受外地的工作機會? 答:作父母的,當然希望子女留在家鄉發展,一家人能夠常常見面,彼此關懷。但我認為,既然我們的一生都在上帝手中,不論住在甚麼地方,都是在祂的看顧中。如果孩子在外地有較好的發展機會,父母不妨放手祝福。當然這也要視情況而定。如果父母年事已高,或是健康狀況不佳,需要子女照顧,全家人便要彼此體諒,一起禱告,在愛中做出最合適的決定。   問:如果同時得到兩份工作,一份薪資較優,另一份雖然薪水較少,但較符合志趣,或是發展前景較佳,應該如何選擇? 答:我會鼓勵孩子選擇後者。因為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在起跑點選對方向,就能長遠地跑下去。    問:萬一孩子做了錯誤的決定怎麼辦?要繼續走下去,還是毅然回頭? 答:當孩子做出決定後,即使父母不認同,仍應完全尊重支持。這樣的支持包括允許孩子犯錯,如果孩子日後對當初的決定反悔,父母還是願意無條件地接納他們,成為他們的後盾,讓孩子知道上帝的恩典夠用,人生道路隨時可以重新出發。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焦躁、嘮叨。父母若嘴上說要將一切交託給上帝,行出來卻是另一套,對孩子的信心將是很大的打擊。此外,不論父母說得多麼有道理,孩子因缺少人生歷練,往往聽不進去,只會加深兩代之間的隔閡。   問:父母試圖透過關係,幫孩子安插工作,是否合宜? 答:我認為適度的幫忙是可以的,但必須以孩子為主體。父母可以提供幫助,但不該主導方向,甚至幫孩子做決定。子女是上帝交託給父母管理一段時間的產業,父母最主要的目標是幫助孩子長大後成熟地離開父母,完成上帝在他們身上的計畫。因此,從孩子誕生的第一天起,父母便應開始訓練他們漸漸具備離開的能力。如果孩子長大了,父母還不斷透過關係為他們安排前途,替他們做決定,便代表父母沒有放手,仍在掌控兒女,這對兒女的自信心、獨立能力,以及婚姻、家庭等都將造成負面的影響。   失業:子女被辭退,父母要陪伴他們—   冷靜理解原因:若是因為公司經營發生變化而被遣散,父母應安慰子女放寬心接受大環境的變化,不需自責,讓子女知道父母理解、支持他們。但如果孩子每回換工作,均將原因歸咎於公司制度不佳、同事難以相處等等,成為一種模式,那麼很明顯的,問題其實是出在兒女身上。父母一定要平心靜氣,有智慧地幫助兒女成長,打破這種模式。   認真檢討改進:當然,除了被辭退後冷靜謙卑檢討,平日就養成常常自我檢討、自我突破的好習慣,更是在職場上站穩腳步的關鍵。以我兒子為例,他較為寡言,以往與人交談時,話常像含在嘴裡,聽不清楚。我便提醒他,在職場若要擔當起領袖的角色,一定要改善說話的音調、速度等等。兒子回應說,有一位教授也曾和他談過同樣的問題。經過用心練習,如今兒子的說話技巧已大為改進,在工作上游刃有餘,不致成為影響工作表現的絆腳石。   培養合作能力:這能幫助他們在職場上立穩腳步。記得當年我擔任主任工程師時,每逢遇到公司裁員,常有同事憂心忡忡地問他們是否職位不保,我總會回答,關鍵在於平日是否不計較、願意主動分擔其他部門的工作,與同事建立良好關係,成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如果獨善其身,只專注於分內的工作,在團隊中可有可無,便有較高的機會成為裁員名單上的一員。   積極樂觀再出發:此外,父母也可鼓勵被辭退的孩子透過平日建立的人脈尋找合適的工作,或是把握時間,重回校園進修。聖經上說:「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麼?」成千上萬的飛鳥,上帝尚且供應牠們的需要,何況是我們呢!所以孩子在職場上遭遇挫折時,父母一定要鼓勵他們不要怨懟、害怕,只要找出原因、誠實面對,將眼光放遠,永不放棄,一定能發揮潛力,走出一條路。   底線:堅韌的愛   綜觀周遭,越來越多已大學畢業多年的成年子女逃避就業,成為「宅男」、「宅女」,或「啃老族」,父母既頭痛又不捨,不知如何是好。   老鷹對待子女的方式非常令我感動。牠們用樹枝建築舒適的巢,撫育小鷹,但隨著孩子成長,老鷹會一根、一根地逐步將巢拆除,迫使小鷹離巢高飛。這正是父母應盡的職責。   當子女長期失業時,父母提供他們避風港,幫助他們無後顧之憂地重新出發,原是無可厚非,但為了避免孩子養成依賴性,失去鬥志,父母必須學習老鷹這種「堅韌的愛」。」   可行的做法包括:事前與兒女約好父母可幫忙的期限、子女應分擔家中部分開支,或是需承擔某些家務等等。若到了約定期限,兒女仍未找到工作或完成學業,父母固然可以酌情延長,但一定不可讓孩子過著不需負責任的安逸生活。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歡迎他回家,但是他已經長大了,不能一直依賴父母生活。這麼做是出於對兒女的愛,只有迫使孩子走出舒適的窩,他們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   聖經詩篇32篇裡,上帝說:「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用我的眼睛在你身上引導你。」這段經文非常觸動我的心。我們作父母的,也要如此仔細觀察兒女的需要,愛他們,引導他們走當行的路。   (文章授權/台灣真愛家庭協會)  作者/陳信言口述/鄭瓊瑜整理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