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專注

【泉源之聲專欄】啊,這就是生命的滋味

在一生中(從出生到現在),若要用「兩個字」,名詞或形容詞,有沒有哪兩個字是讓你印象最深刻的?   閉上眼睛,立即浮現腦海的是「等候」。   我喜歡的一本日本小說《昨日咖哩明日麵包》,後來拍成日劇,其中有一幕,說到男主角年紀輕輕因病住院時,描寫女主角和男主角的爸爸一起在醫院陪伴掛號、看門診、等檢查、等報告、等領藥…諸多不得不「等待」的心情糾結。女主角說到:「雖然明明沒有做什麼,卻覺得好累」。   是的,只要曾經陪伴過親人就醫看診,或照顧病人住院,一定明白這種無奈,特別是當你知道所照顧的人剩下的日子可能不多的時候,這些等待,都像是一首首緩慢、聽不太下去、卻不得不聆聽的低鳴哀歌。   爸媽生前每次到醫院時,通常一般的門診,我就須挪出一整個上午或下午陪他們。幾年前,小組有位姊妹每週到醫院門診和化療時,就需用到一整天。擁擠的候診間、來來去去躺在病床上預備檢查的患者、坐在輪椅上由外籍看護推著看診的年長者,大多數的人眼神常是空洞的,伴隨著門診就診號碼燈一閃一閃的,是許多患者本身和家屬無聲的嘆息。   但,老實說,我並不討厭這些等待。   身上隨時有本書也等著我閱讀,而更多的時候,我和父母還有與陪同的姊妹,往往在這些漫長的等待中,有很好的聊天和難得的深入分享。   特別是和爸媽之間,也因為來醫院,不得不放下平常忙碌的事情,這段時間雖不是什麼舒服的旅遊或悠閒的時光,但卻能很「專注」的在彼此的身上。記得爸爸聊了很多以往的輝煌事蹟,媽媽則談了很多她掛心的事情,包括那些可能她離開世上後,我們小孩需要幫她做的「禮數」或各樣大大小小的事情。   跟小組的姊妹,一樣的,因她還有年幼的孩子,我們一起在這些時間中尋求神的智慧,也一起想辦法處理她所面對的各樣挑戰。   多年後,在回顧這些記憶,並沒有「漫長等待」會有的焦躁印象,反而是一種雖談不上愉悅,但卻是另一種「滿滿」的感恩情懷。   啊,這就是生命的滋味。   神沒有應許我們的一生會天色常藍,無災無害,但祂應許祂會與我們同在,祂絕不會撇棄我們。神,把「祂」自己給了我們。   在「等待」中,我們最需要的不是理智上大家都知道的各種建議,也不是說來容易的種種「看法」或「知識」,在這些「不得不」的等候中,我們需要的是「生命的陪伴」。而生命中蘊藏的珍寶,往往是需要在不順利或苦難的熬練下,我們才能真正的體會和感受到。   料理時,有時我們會用相反的味道來提味,譬如,加點「鹽巴」,會提出想像不到的甜味出來;加入一些略苦的香料蔬菜,更能品嘗到食物中另類的美味。有次,我看到做法式薄餅的麵糊中,竟加入少許的麻油(就是炒麻油腰子那種麻油),原因是要「上色」,真是太神奇了!   很多的美好,都是在這些辛苦的「等待」中領略的。   生命中有許多的經歷,就像是酸甜苦辣一樣,神允許我們慢下來,等一下,或等很多下,為要使我們生命的品格能像這些滋味一樣,彼此碰撞影響,產生出「美好的果效」出來。這樣,或許,我們也會像這本小說女主角說到的:「沒想到,在這時候,還能感受到些許的幸福!」   盼望,我們都能在天父慈愛的陪伴下,感受到祂特別為我們預備的「等候幸福」。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林姿儀傳道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鴿子眼專欄】專注的生活

我們被造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與神對話。這是一種生活方式,是我們24小時7天晝夜不息的命定。在帖撒羅尼迦後書5:17,保羅告訴我們要「不住地禱告」。   但在我們的文化中,卻更強調其它的事。商店、餐廳、健身中心,都可以24小時營業,電視中的新聞可以持續不斷地播報,網絡上有無數的音樂、電影、電視劇和購物網站。   我們活在一個紛紛擾擾的世界,然而所有這些都無法滿足我們。豐富並不帶來滿足。在我們裡面有一個更深的飢渴,一個我們想要抹平的傷痛,一個渴望被聆聽的呼求。好像有什麼東西正與這一切嘈雜抗衡著。   若不花時間去聆聽,也許就無法聽見。若沒有問到對的問題,就得不到答案。現在停下來問你自己:如果沒有了音樂我們怎麼辦?如果無法看我們的電視,喝我們的咖啡,隨心所欲地買東西,我們會如何應對?挪去這一切分散人心的攪擾後,我們是誰?   在我們靈裡有一個空缺處,是這世界的事,文化的嘈雜和忙碌都無法填滿的。就是在這靈裡的虛空中,有神的話說:   「有人聲喊著說:在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們神的道。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為平坦,崎崎嶇嶇的必成為平原。耶和華的榮耀必然顯現;凡有血氣的必一同看見;因為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賽40:3-5)   到底是為著什麼預備呢?我們又如何邀請神的同在降臨?   是從騰出時間與祂同在開始。我們必須清除路上的障礙,消除思緒中的紛擾,為神分別時間出來。我們需要設立界線。在這個紛紛擾擾的文化中,那可能意味著將我們的手機或其他設備關機幾個小時。聖潔的神並非要爭競搶奪我們的注意力,祂是要成為我們的首位!   我們都曾被這樣引誘,將我們的身份建立在工作、愛好和興趣上,但耶穌邀請我們在祂的裡面找到我們生命的意義。神是創造我們的那一位,祂認識我們,也將決定我們在哪裡度過永恆。為了分別時間出來給神,在我們的生命中設下界線,無論長期還是短期都將帶來果效。   我們的父神正在呼喊:「從那些分散人專注的事中出來,為我預備道路。我要用超乎你想像的榮耀充滿你的心。」耶穌要挪去一切攔阻愛的,包括一切攔阻我們親近祂的事。   花點時間來問主,祂要呼召你放下什麼,祂要你去哪裡(或不去哪裡),以及祂要向你強調哪些事。讓主來顯明是什麼成了攔阻,以及祂要你做出怎樣的回應。   在神的同在中一些日子,可以幫助我們打破生命中不好的循環,剛強我們活出專注的生命。如果你正在尋求一個特殊的地方來遇見耶穌,我們邀請你,來美國堪薩斯城參加我們每年12月舉辦的Onething特會,與兩萬名青年人一起享受這四天的敬拜和服事。 http://www.ihopkc.org/resources/blog/living-without-distraction/ (文章授權/猶沐文化有限公司)作者/亞當•威滕伯格 您可以成為今日報的祝福!為我們打開天上的府庫,按時降雨在這地上~(點我奉獻)

【生命樹專欄】包羅萬有的基督

關於基督作為長子這個項目,在信息中我們看見,羅馬書八章二十九節說到基督要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則說,基督是神的獨生子。這二者的區別在於,就著獨生子來說,神的兒子是獨一的,不可能有人與祂同類,獨生子只有神聖的性情。但是等到祂穿上了人性並帶著人性復活,基督成為了長子。作為一個在肉體裏的人,基督乃是在復活裏生為神的兒子(徒十三33)。當我們接受祂,我們就照著長子成為神的眾子,因此祂被稱為許多弟兄中的長子。   哥林多前書是一卷豐富啟示基督的書,其中論到許多寶貴的事物。在一章三十節告訴我們,基督作為神的智慧,是我們的公義、我們的聖別、我們的救贖。公義與我們的已往有關,基督使我們得稱為義,得以重生。聖別與我們的現在有關,基督是我們的聖別,使我們得以變化。救贖關乎我們的將來,基督是我們的救贖,使我們改變形狀。重生是發生在我們的靈裏,變化發生在我們的魂裏,改變形狀發生在我們的身體上。基督作為我們的智慧,乃是包羅萬有的。   歌羅西書論到基督的所是非常寶貝,其中一項說出基督是眾聖徒的分(西一12)。父叫我們彀資格在光中同得所分給眾聖徒的分,神已經把我們所當得的一分賜給了我們,而這分就是基督,由舊約中的美地所豫表。當以色列人進入美地時,每個以色列人都有自己的一分,今天我們也都有這一分的基督。在這分裏,有神、有人、有救贖、有稱義、公義、聖別、重生和變化。而光、生命、愛、恩慈、憐憫等等美德也都包含在其中。基督作為我們所享受的豐富項目,實在不勝枚舉。   生命經歷   在我們的經歷中,需要相信我們已經被聖別的靈標出為神的兒子(羅一4),在家庭生活中,許多時候事情並不會這樣的順利,你的妻子、孩子有許多事情可能令你感到相當為難。當我們在這樣的景況中快被耗盡之時,這時我們能彀藉著禱告聯於主,而經歷一種的標出,聖別之靈的大能要與我們同在,我們沒有被環境消殺,反倒能彀活在地上如同活在天上。   在哥林多前書中基督的所是是豐富的。我們實在認同,若沒有保羅的這封書信,聖經就定規不完全。而在我們的經歷中,我們要求主給我們有保羅那樣竭力追求的靈,需要向主有一種禱告,求主給我們像保羅那樣渴慕『認識基督』(腓三10)。我們必須實際的經歷並享受這位基督,進一步還要將這位基督供應給人。在哥林多前書中,的確題到關乎分裂、淫亂、訴訟以及好些惡事。但是我們需要專注於保羅所陳明的這位基督,我們要求主給我們一個心志,專一的認識並經歷這位寶貴的基督。   歌羅西書不僅啟示基督是我們所分得包羅萬有的分,更在其中說到基督是實際。在二章十六、十七節我們看見祂是實際。食物、飲水、陽光、安息日、節期、衣服、房屋、甚至交通工具,都是影兒。基督是這些正面事物的實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經歷這些,祂是真正滿足我們深處飢餓的那位,祂是解我們靈裏乾渴的,也是照亮我們黑暗的那位實際的基督。   (文章授權/台北市召會)文章轉載台北市召會週訊1103/真理推廣/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年第二冊第三段第三至四章/作者/賴彥嘉 持續看到暖新聞,為你的生活帶來祝福!點我奉獻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七千人網誌專欄】罪惡盛行時更要專注福音使命

耶穌沒有參與政治的對抗,也不准許他的支持者從事這種抗爭,哪怕作為神的祂被陷於人手也在所不辭。因為祂清楚自己的使命,乃是完成祂父上帝所交託的救贖計劃,並為上帝(真理)作見証,而且祂也要求屬祂的人同樣去這樣見証真理。   耶穌拒絕作猶太人的王去帶領他們爭取以色列國的復興,這使祂曾經的擁躉大失所望,因此那些曾經簇擁著祂高喊 「和散那!」 的群眾,後來竟加入到高叫 「把祂釘十字架!」 的人群當中。從某種意義上說,耶穌是死於猶太人的政治和民族狂熱,這又從另一個角度証明,耶穌所傳揚的福音與政治無關,而是超越的真理,致力於救贖人的靈魂。   正是因為福音真理的超越性,耶穌為祂所傳的真理而招致猶太人的領袖、政治宗教團體(如法利賽人、撒都該人、希律黨人)以及猶太群眾的反對。那些領袖、團體和群眾所追求的目標要麼是宗教性的,要麼是道德性的,要麼是政治性的,總而言之是世俗化的。他們希望得到有 「先知」名聲的耶穌的支持,所以他們當中有的人才前呼後擁地追隨祂;而一旦他們發現他們所求的不但得不到耶穌的肯定,反而受到祂嚴厲的指責,他們就對祂失望、憎恨以致產生了殺心。   耶穌呢,祂從未將 「改造世界」、「推翻暴政」,或者 「淨化社會」、「提升道德」 等等作為自己工作的目標,祂所說的和祂所做的與這些政治革命和社會改革完全沒有關係。耶穌痛斥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批判猶太的宗教領袖、躲避群眾的追隨,是為了不使他們誤解祂來到這世間所要做的工作,不使那些別有用心的權力者利用祂誤導群眾,也不願使自己的使命受到政治、道德和風俗的干擾。   耶穌專注於自己的福音工作,祂表揚什麼人、批判什麼人,接納什麼人、拒絕什麼人,差遣什麼人、制止什麼人......,一切都出於福音和為了福音的工作。耶穌收納奮銳黨人為門徒,稱讚那個猶太人的官以及那位文士,放走行淫被捉的婦人,與稅吏一同座席吃飯,允許妓女膏祂並吻祂的腳,甚至在釘十架的巨大痛苦中求父赦免殘害的祂的人......。這一切是否會被那些不信祂的人,那些半信半疑的人,以及從自己的理性、情感或經驗出發去信祂的人,感到無法理解、難以接受和不願認同呢?   節錄自溫哥華基督徒短期宣教訓練中心/真理報 http://www.globaltm.org/index.php/item-all-tm/item-cat-atc-2032/item-cat-atc-2018-09/4456-atc-van-1809-23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溫哥華基督徒短期宣教訓練中心)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