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泉源之聲

【泉源之聲專欄】青少年孩子不想來教會,父母應該如何做?

青少年孩子不想來教會,跟家長抱怨: 「那是你的神,不是我的神」,常常為了逼他來教會聚會而爆發親子衝突,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如何做?   這種情況可以分兩個角度來談:   第一、找出不想來教會的原因,是因為聚會內容不吸引他、沒朋友,還是對信仰沒興趣,父母要跟青少年孩子敞開心、真誠接納、開放的聆聽,知道原因後才可以對症下藥。   針對第二代基督徒,他們從小被帶到教會,沒有太多選擇和思考,當到了青少年時期,開始學習獨立思考、反向思考,他們會挑戰權威、用反思來審視自己的信仰與價值觀,做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討與思考,引導他們: 「如果不,會怎麼樣?」、「如果是這樣,你希望如何?」,父母信仰堅定溫和,生命有見證榜樣,孩子在開放接納的環境中,觀察和思考後會知道這條路是值得選擇與跟隨的。父母要跟孩子一起尋求信仰,他們自己也要做第一代的基督徒,親身經歷神、遇見神,所以家中的信仰教育是很重要的,孩子不僅要有學業教育、品格教育,也要有信仰教育,他們認識神不是只是在教會短短的一兩個小時的聚會,乃是長期透過讀聖經、禱告,父母信仰的觀念傳承,而認識這份信仰,所以父母一定要在這段他們還未離家之前,不要放棄這塊區域,不要讓世界奪走我們的孩子。   第二個部分「親子關係」:   孩子的叛逆、狂飆與衝撞是可能的,但父母一定要成熟以待,不要隨著他們的情緒起伏而跟著抓狂,他們希望被當成大人對待,我們就將他們視為成熟的大孩子對話,親子關係惡劣,絕對不是到青少年期突然惡化的,而是從童年時期漸漸變差的,我們對待孩子要尊重、信任,即便他們不成熟、甚至達不到可以信任程度,但我們要讓他們知道,他們需要「活出」值得被信任的樣式,這樣孩子不會用吵架、頂撞,來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孩子不想聚會,我們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民主尊重,但是可以平和的談彼此可以接受的底線,我們基督徒的底線是「遵守主日聚會」,不可停止聚會,團契聚會可以讓他休息思考信仰問題,時間不是無限期,而是家長和孩子可以接受的一段時間(筆者建議至多兩周,供其他家長參考),兩周中間父母要拋問題給孩子思考,兩周後可以討論,(建議問題可以是: 如果沒有神,你覺得生命中甚麼是最重要的? 如果沒有永恆,如何看待死亡?罪惡的問題如何解決? 願意有一個被祝福與看顧的人生嗎? 你信耶穌最大的困難與懷疑是甚麼?) 願神祝福每個虛心願意成長的父母,賜給我們智慧引導青少年的孩子。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邱燕碧師母 您可以成為今日報的祝福!為我們打開天上的府庫,按時降雨在這地上~(點我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以神為樂

人活著的過程中,常常在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哪些事物可以讓人生有意義?」透過理智,人總是無法找到答案;面對死亡,我們更是無從知道人死後的景況。感謝神,透過聖經讓我們明白,我們是按著上帝的形象造的,可見人的生命很尊貴。上帝不僅透過祂的話讓我們明白,我們是怎麼來的,神更藉著所造萬物來啟示祂自己,羅馬書1:19-20「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法否認。」   天地萬物都在向人傳達神奇妙的作為。只不過人常常不信,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人故意不要神的結果,心思就變為虛妄和昏暗,對神的旨意一點也不敬重,對祂的所作也不會感謝。甚至「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羅1:23)因為人的不虔不義,神的審判必要臨到我們。   感謝神,我們雖然如羊走迷,偏行己路,但祂不願我們沉淪,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基督就為我們而死, 不但如此,羅馬書五9,按英文譯本的翻譯是這樣寫:「我們現在既靠著祂的血得稱為義,我們更要藉著祂從忿怒中將被拯救。」聖經特別強調「現在」和「將來」的差別。「現在」我們已經靠基督的血得稱為義,「將來」無論面對甚麼挑戰,神也必「將會」救我們。經文再進一步指出,當我們作神的仇敵時,神就這麼愛我們:「但若果當我們作為仇敵時,我們已經藉著祂兒子的死被挽回與神和好,既然已經蒙挽回,我們就更要在祂的生命裡將蒙得救。」(羅5:10)保羅提醒我們:我們「過去」為仇敵時,神已經愛我們,並差派獨生子耶穌為我們死。「現在」作為子民,神更愛我們,並讓我們靠主得以親近神。「將來」無論我們經歷甚麼,神仍必愛我們,並要拯救我們。所以,當我們經歷人生失敗、困難、逆境的時候:在患難中,不要懷疑神的愛!「過去」主耶穌已為我們死;「現在」靠主得稱義、與神和好;「將來」也必靠主得拯救!信耶穌的是何等蒙福,我們應當定睛仰望主!   路卡杜在他所寫的《以神為樂》這本書中應用哥白尼革命性的地動說定理,引申說:「現在我們必須明白,生命的革新是圍繞在以神為中心的變化,而不是以我們自己為中心的變化。神沒有說祂是慈祥和藹的聖誕老人,或有求必應的老爺爺。祂是一位榮耀聖潔、永恆不變的神。」當我們還在黑暗中,還做罪人、與神為敵的時候,基督就為我們而死,讓我們現在因著信得與神和好,更要在將來完全的拯救我們。所以,我們理當靠著基督以神為樂。人生終極的目標就是「榮耀神,並且永遠以神為樂」。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駱重鳴區長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如何能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

「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馬太福音 5:20)   親愛的弟兄姐妹平安,很感謝神讓我們有機會前往以色列,真的感受很深,而且還遇到猶太人的安息日和住棚節。看到猶太人守安息日的虔誠,我心裡很佩服也很感慨:佩服他們猶太人可以為了耶和華神犧牲了許多便利,感慨的是我們基督徒卻是如此的幸福,因為耶穌對我們都沒有很多限制。這到底是藉著什麼,我們基督徒可以這樣自由的生活在這些已經知道的律法之下卻不被定罪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相信耶穌,而且我們也相信耶穌已經勝了世界。   馬太福音五章20節耶穌告訴我們:要進天國的話,我們的義一定要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在我認為,看到猶太人為神所做的一切,換成我的話,可能連百分之一都做不到,因為我根本就記不得所有的律法條文。然而我看到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太福音 19:14)   為什麼在天國的,正是像小孩子一樣?當然,耶穌一定是指內心像小孩,不是外型吧?因此各位弟兄姐妹,我們曾經都是小孩子,只要我們的心能常常思想耶穌愛小孩,和當我們小時候是如何的愛人,那我們就會用單純的心來對人和對事了,因為只有這樣子的愛心來信靠耶穌,才能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但是以色列人是神的選民,雖然現在沒有辦法依靠耶穌過著在地如在天的生活,將來耶穌再來的時候,猶太人們一看到耶穌從天降下,他們就會全信了。所以弟兄姐妹們。讓我們一起為著以色列禱告,希望能藉著我們愛以色列人的心,能讓多一點的猶太人在活著的時候就能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使他們能脫離舊約律法的限制,並且進入神新約的救恩了。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林士弘傳道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曠野的生命

去一趟約旦、以色列地,深深明白沙漠、曠野是什麼意思。一望無際的黃土、走無止境的岩石,只需要一個小時,黃色塵土就沾滿了鞋子、衣服、頭髮…,清潔整理反而是有一點浪費的事,因為走在曠野地是清不完的沙子與石頭。但特別的是,越自然的風景、越讓人敬畏起上帝的能力;越在一望無際的曠野,越讓人意識到自己的渺小。   聖經中有一個人被上帝帶去了曠野,而且一去就去了40年,這個人就是帶領以色列出埃及的摩西。過去的摩西很勇猛,但神沒有要他的勇猛,卻要他的順服,所以他去了一趟曠野;過去的摩西很崇高,但神沒有要他的地位,卻要他的順服,所以他去了一趟曠野;過去的摩西很聰明,但神沒有要他的智慧,卻要他的順服,所以他去了一趟曠野。摩西帶領以色列600多萬人出埃及,原來都不是因為摩西很行、很厲害,單純是因為上帝的能力,而祂尋找、使用的人就是單單相信祂、順服祂的人。   經歷過曠野的生命是更新的生命。我們的生命也經歷過曠野嗎?   就是我們的主也在開始服事之前,被聖靈刻意引到曠野,經過40晝夜的禁食禱告,最後魔鬼來試探祂,或用肉體的需要、權力的慾望、世界的榮華…我們的主都一一勝過,並且得勝。相較於以色列40年的曠野之路,他們在肉體、權力、榮華上一一向魔鬼稱服,在曠野的這40年,他們不僅白走也浪費了青春歲月。   經歷過有主同在的曠野生命,是得勝、更新的生命。   或許有人會說:「去曠野很恐怖、很孤單,我才不要…」,或者會以為做錯事的基督徒才會去曠野,但是就是因為知道自己的渺小、無能為力,曠野就是我們開始學習交託給主的歷程,並經歷主的慈愛、主的接納。從古至今,神從來都不使用有能力、有聰明、有成就的,卻使用人的順服,而人什麼時候順服呢?往往就在曠野的時候,我們高傲的心、驕傲的眼、屬肉體的情慾通通開始被對付,就如同主耶穌勝過了撒但的計謀,我們的主也要帶領我們勝過這一切的軟弱。   去了一趟約旦、以色列的曠野,深深體會到曠野是神給以色列人的祝福,更是給基督徒生命中美好的印記。因為曠野,讓人知道祂才是賜豐富、賜生命的主;因為曠野,讓人知道生命活水在於祂、也屬於祂;因為曠野,讓人知道自己的微小,進而讚嘆造物主的偉大。但願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因為經過曠野而更認識我們的神。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作者/周維音傳道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客西馬尼園的沉思

我們因為疾病或是外傷帶來的疼痛、往往使我們覺得自己生活的品質下降,我們會盡力透過醫療或是適當的手法緩解疼痛,但是生命中有另外一種疼痛叫我們更難以承受、這種疼痛是心靈的疼痛,它比身體上的疼痛更難描述、且深度更深,更重要的是【心靈的疼痛往往需要生命類似的經歷才能產生共鳴或是被瞭解】,這讓【心靈疼痛】的人更感覺孤單,因為所描述的苦大家只能投以憐憫的眼光、卻很難有感同身受的感動和體恤。   這次以色列行在客西馬尼園中就有很深這樣的體會,耶穌道成肉身、將天國的福音帶給我們,使我們透過【神所設立的救贖恩典】領受生命中和神恢復關係的喜樂和滿足,但耶穌的【道成肉身】對於那些深受心靈憂傷折磨痛苦的人,也能深深帶來安慰,在客西馬尼園中耶穌邀請門徒和自己一起警醒禱告,門徒身體疲倦竟然睡著了,耶穌三番兩次的邀請鼓勵,雖然祂懂得門徒身體疲倦所以睡著,但是祂也知道門徒不懂得等一下要發生猶大盜賣捉拿自己的事情,所以他們會睏倦疲乏而睡著,門徒不是不願意而是因為不懂而無法一同警醒、使得耶穌的心得到安慰,門徒的不懂帶來耶穌十架道路第一層的孤單,這種孤單類似【無能為力下的遺棄】,比起【不懂而無法陪伴】的痛苦來說,經過選擇之後的放手更讓人心痛。彼得在大祭司院子中否認耶穌,縱使耶穌事先曾經告訴彼得、也清楚讓彼得看見【人的愛非常有限】,當我們的愛必須面對生死存亡的挑戰時,往往我們最後會被逼著放手,這種放手雖然能被體諒,但是這種體諒帶著非常深的失落感和孤單、縱使所有的一切耶穌自己本來都知道。   十字架上是痛苦的最高極致,合併著身體難以承受的痛苦和心靈最深處的孤單,三位一體緊密的連結、彼此相知相惜的關係、因為耶穌承擔人類罪惡的結果必須完全破碎,雖然這種孤單耶穌早就能預期,但是從耶穌聲嘶力竭地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面對門徒的不懂,耶穌只是邀請;面對彼得激情之後的否認,耶穌只是淡淡地回望一眼;但是面對父神鬆手的瞬間撕裂心腸的呼喊、難以承受甚至心臟爆裂的痛苦,耶穌孤單的走上替死代贖的路。   當耶穌應許門徒自己升天之後會請父神差派聖靈下來,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這樣的平安蘊含著耶穌深深經歷一切苦痛的結晶、這樣的平安以【我懂】作為底蘊,最令我們驚訝的是,耶穌深知【孤單】的殺傷力,為我們預備父母、朋友、知己,但是耶穌最美的預備是【聖靈】,因著聖靈我們不再孤單、也因著聖靈我們能夠更深的體會一次獻上永遠獻上大祭司的心,更在許多難言的苦痛中深知【耶穌都知道】、使我們的心中得到最後的安慰,深願十架最黑暗的路為我們帶來最豐富的生命,最孤單的呼喊成為我們最深的安慰。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尤昭然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 同居有什麼不好?

常會聽到同學或同儕說:「同居有什麼不好?同居過才會了解彼此適不適合啊?」說起來怪怪的但又不知道怎麼回應?   很多人會找上述藉口說:「同居才能更了解彼此,若是沒同居,就不知道對方更多真相,總比之後發現彼此不適合而離婚好……」   這樣說好像挺合理,但難道同居就足以發現對方所有的優缺點嗎?結婚後是朝夕相處,有了小孩後又有更多要適應的難關,是不是還會發現更多彼此不合的地方呢?所以用同居當作了解彼此適不適合的方式是不合理的。   同居、婚前性行為都是為了享受當下的歡愉,沒有想到後來身心靈承受的後果和陰影是要付上很大的代價的。   耶魯大學研究顯示,經同居而結成的婚姻,比未經同居而結成的婚姻,離婚率高46%。婚前同居時間越長的夫婦,就越容易想要離婚,他們的性關係也同樣脆弱;並且,同居時間越長,雙方將更追求獨立自主,更不情願受婚姻的約束,因此永不結婚的可能性越大,同居關係的破裂率也比婚姻關係的破裂率更高。   況且聖經的教導不是雙方合適才適合,發現不合適就離婚,聖經說婚姻是要彼此順服、為對方捨己,即使發現對方的不合適,也是要在基督裡學習包容、磨合和捨己,因為神所配合的婚姻關係,人不能分開,乃是要用心經營。   希伯來書13:4說:「婚姻,人人都當尊重,床也不可污穢,因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審判。」神的心意大過所有,即使雙方決定以後要結婚,同居依然是不合神心意的。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高頌和傳道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蒙福從「尊主為大」開始

在教會聽過許多美好的故事,也感謝如雲彩般的見證人,在信仰道路上的鼓勵和勸勉,加添我信心與勇氣,使我也能經歷神在聖經中所啟示的,那真實的話語和應許!   我是第一代基督徒,在碩一的時候聽到福音,決志信主並於半年後受洗,那時已經有位交往三年的男朋友,在信主前,我們不太吵架,相處氣氛也融洽,反而是信主後,他覺得限制很多,講到信仰,就覺得我變得很怪,何必這麼多堅持,於是我們之間的拉扯也多了起來,如此過了一年多,有天我跟他說:「牧師說:『信與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如果不能同一個信仰,我們還是分手好了!」   帶著這晴天霹靂的消息,他默默地回去問他的父母:「能不能試著接觸基督教?」,沒想到長輩點頭如搗蒜(因為他們很想趕快把我娶進門),於是男朋友就開始參加查經班,上婚前輔導課,然而理性思維,加上科學分析的訓練,讓他很難相信有一位神,直到神的話語親自打開他的心,就是「本於信以至於信」,讓他決定用一顆單純相信的心去邀請耶穌進到心中,並且得以越來越信.最後他就在各方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在結婚典禮上,先受洗再舉行婚禮。   其實在那場結婚典禮上,福音的種子已悄悄地埋進另一個人心中,對神的渴慕萌芽了,那人就是我的公公,雖因個人的軟弱,遲遲不敢受洗,但感謝神的憐憫和體恤,十年後終於如願在南聖受洗。   第一代基督徒常遇到的典型爭戰,其中最讓我糾結的,算是「家族旅遊」了。我的父親有五個孩子(筆者排行老四),現在都已各自成家,雖然全居住在台南,卻少有機會碰面,幾年前大家決定應該每年舉辦一次家庭旅遊,好凝聚家人情感,出遊的地點或行程安排是令人期待又開心的,但出遊時間就難決定了。當大家票選要週六週日出遊時,只有我們一家不行,原因是為了要守主日,這時,平時對基督信仰友善的家人率先發聲:「和上帝請假一次沒關係啦!」、「上帝應該也喜歡你和家人在一起啊!」、「不需要把氣氛搞得這麼僵吧!」,而我的回應是:「如果大家最終決定還是週六週日出遊,那麼我們家主日結束後,無論你們在哪裡,只要來得及,我們都會趕過去和大家會合。」   不妥協的結果,家人們也尊重我們想敬拜神的心志,最後其他五個家庭,大人小孩全部週一請假,家庭旅遊的日期慣例選在週日下午和週一了,後來家人們也覺得這樣的時間出遊甚好,平日選擇多,不用人擠人又有實惠的價格,也是神所賜意料之外的美好囉!   因著教會,家人間的感情更好了,我的父親現在每週二來教會查經,結束後還有父女倆的午餐約會;我的母親因有朋友的陪伴,目前在另一間教會穩定地參加小組,查經和主日,感謝主的恩典,讓我的家人一同有機會聽聞福音。   記得有一次禱告會結束之後經過牧師的身邊,牧師很隨口地說:「俐瑀,要一起受苦喔!」,我的內心很感動,深知若不是因為牧者愛弟兄姊妹的心腸,是說不出這句話的,於是我向耶穌禱告:「事奉?的道路有苦要受,我願意!」,很奇妙地,當甘心樂意時,以前覺得辛苦的,現在竟不覺得辛苦,反而輕省了起來。所以,也要鼓勵「作基督徒的你」,也許會有孤單的時候;也許你是家族中或職場上少數份子;也許別人以你為怪、對你不屑、常常心事無人知,但要鼓勵你,不要討人的喜歡,總要討神的喜歡,以得著耶穌基督為至寶,順服神意味著要爭戰,沒有人能攔阻那想要順服神的心志,一定會有美麗的故事發生,喜樂、輕省、優質、尊榮,加上得勝的果子,會看見的!加油!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黃俐瑀姐妹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