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無家可歸的耶穌》(Homeless Jesus)雕像,以耶穌形象代言無家可歸者,衝擊性的視覺,帶出反思與討論。從2016年裝設於教宗慈善辦公室前的庭院以來,至今已被複製、並安裝於世界各地100多處,傳達教宗方濟各所強調關注的議題:人口販賣、貧困及移民問題。《無家可歸的耶穌》創作者加拿大藝術家提摩太
一位英國雕塑家為蘇格蘭教會創作一件公共藝術品——77個由混凝土製成的十字架,宏偉的裝置藝術結合33種不同風格的十字架,每一種即代表耶穌受難前的一年。每個十字架,代表參加聖羅洛克斯教堂聚會的會眾多樣性,每個十字架,也都讓人想起耶穌和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價值,更想起耶穌告訴門徒的話:「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翰福音12:32)
「我是基督徒第二代,出生時,爸爸43歲、媽媽40歲。」國內知名臺灣美術史學者蕭瓊瑞老師說:「我的信仰,是隨著我的出生同時存在的;所以,上帝對我來講,沒有信不信的問題,祂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遵守我的誡命,你就可以存活;遵守我的訓誨,好像護衛你眼中的瞳人。要把它們繫在你的指頭上,刻在你的心版上。 -箴言7:2-3
遵守我的誡命,你就可以存活;遵守我的訓誨,好像護衛你眼中的瞳人。要把它們繫在你的指頭上,刻在你的心版上。
-箴言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