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我們在帶領家人信主的過程中,有時候會覺得不知該怎麼做才好,甚至有時還會因為黔驢技窮,被家人的不動如山而氣得要命,乾脆使出「帝國主義式的愛」,也就是用強迫的方式要家人信主,這種做法根本是違背福音的精神,而且還會有反效果。到底,在帶領家人歸主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我是難民,但上帝拯救了我。」2021年緬甸軍事政變以來,大量人口逃往邊境,泰國邊境城鎮湄索,已成數千名難民的避難所。根據五月的研究數據顯示,去(2023)年有25萬2,000名緬甸移民抵達泰國,因無國籍身分而感到自身毫無用處,許多人甚至欲輕生。在此黑暗時刻,神的工作仍不停歇!有位緬甸婦女在難民村第
幾乎沒有人結婚時就期待婚姻劃上句點,因此許多夫妻離婚後,不少人選擇重新開始新生活,而非重返過去的婚姻關係。然而,也有一些例外情況,黃郁文和先生蕭粲彥的婚姻就是極美的見證。他們的婚姻曾面臨重重困境,但最終在神的帶領下,找到生命新意義,倆人於受洗當日復婚,現今全家一起事奉神。
「上帝打開我的眼睛看見,其實這個世代,不是說沒有父母才是孤兒,很多有照顧者的孩子內心,也像孤兒一樣」在此契機下,李芃萱創辦了「蒙式角落」親子事工,以「傳福音」為主,以「親子空間」為輔,參與者過半都是「非基督徒」。在教會的蒙式親子角落,預備0-3歲蒙特梭利環境來接待親子,父母可帶著孩子去探索,不侷限孩
「為何耶穌愛你卻不愛我?若愛我,我怎麼感受不到?」學業、經濟壓力下,劉志忠高中時曾想結束生命,然而絕境中遇見基督信仰,並在大學的視聽教室裡被光四面包圍、聽見主說:「傻孩子,我愛你!」神的愛融化了冰冷的心。來自傳統客家家庭的他,藉著流淚禱告成就「全家得救」的祝福,更實踐「客家興起」異象,向全球華人中最
18世紀《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本暢銷小說,講述一位年輕人失去生活目標,最終選擇輕生的悲傷故事。你聽過嗎?對此,信主已經半世紀的黃淑美牧師回憶年少時,自認也曾陷入同樣的境地,覺得前後失據、生活迷茫,完全不想和同儕一樣,走上升學、就業的道路。好在,最對人生疑惑的時刻,黃淑美神奇的遇見耶穌,自此不只找到人生
「決定信主、受洗歸入神家,是因著基督信仰真的讓生命變得不同!26年前,在我人生最艱難的時刻,覺得往後再也沒有希望了、想要放棄生命時,主耶穌拉了我一把,一切就此全然翻轉」受訪時,頸椎以下癱瘓的周瑞澤弟兄,坐在輪椅上娓娓道來他與神相遇的故事
如果信主後,受全家攔阻,你還信得下去嗎?「不要放棄,妳是上帝賜福全家的管道!」2014年受洗的陳貴容,遭家人攔阻約5年,每次流淚禱告想放棄信仰時,經文與小組是她最大支持。終於,在受洗第七年,神按著祂的時間,一年內奇妙領全家信主,見證神的應許永不落空!
生於一貫道家庭的楊于靚,信奉傳統宗教約50年,個性壓抑的她面對衝突時,總是選擇委屈忍讓,一次遭人嚴重誤解,半夜睡不著跪地仰天祈求:「我不知道祢是誰,但若世界有神,幫我伸冤好嗎?」當晚便作異夢,明白遭誤解的事件原委,因而釋懷原諒對方,不僅如此,神也透過未信主大兒子訴說兩次異夢,帶全家受洗!
「我沒想到只是『婆婆,對不起』、『先生,對不起』10個字,婆媳與夫妻關係就此『破冰』。」瀕臨婚姻破裂、房子險遭法拍的謝美菊,遇見上帝後,順服聖靈感動,向婆婆、先生「下跪道歉」,之後,債務與婚姻問題迎刃而解,先生也戒酒成功,如今全家同沐主恩,母女齊心服事神!
台南磐石基督教會的林月女師母,出生台中豐原,她在傳統文化中長大,父母是金紙製造商,家中神壇上滿是偶像,農曆七月,也總有極其豐盛的祭品,她說:「小時候,我特別喜歡七月,因為有太多東西可以吃了。」如今,她的一家人已全數信主,信仰也不斷在親族中,發揮影響力。
郭三郎回到家鄉承接父親的養殖漁業後,在當地創造出「得人漁夫」的口碑。 (照片來源/郭三郎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