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朱家祥

【朱家祥專欄】婚姻關係不是50/50,而是百分百的付出

在婚姻裡常聽見夫妻以下的對話:甲方『我已經為你做了這麼多,你為什麼還不能滿足?你為何一點回應都沒有?』乙方『你有為我做什麼嗎?連這一點都不願付出,還說為我做很多?真羞恥』之後就為著彼此付出多少而爭論不休。   這就是我們常聽見夫妻關係50/50的計畫,為這家你我各付出一半,在夫妻關係上也是你我各一半以示公平,此刻就產生一個問題,中點在哪裡?彼此認知的中點一定不同,歡樂時的中點與悲傷軟弱時的中點也一定不同,你能定義你們夫妻之間所有事情的中點嗎?   若不能,當你覺得對方付出不如你時,怨恨、苦毒、悲傷等種種負向情緒油然而生,夫妻彼此的熱情就逐漸降溫,親密感消失,孤獨隨之而來。喜樂幸福的婚姻變成地獄墳墓。這就是對價關係的婚姻下場。   婚姻關係不是50/50,而是100/100。百分百的付出,無所求的捨己,不斷持續地造就對方,這是維繫婚姻關係唯一的途徑。這也是真愛的表現。捫心自問妳愛妳的丈夫嗎?如果愛他,請捨己順服。你愛你的妻子嗎?如果愛她,請全心全意、把她視為你的骨中骨、肉中肉來愛她。   歌林多前書13章愛的真諦『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祈願你(妳)深思,做出明智的選擇?100/100計畫,捨己為你所愛的,你必能享受天堂的喜樂。   (文章授權/朱家祥醫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朱家祥專欄】愛之,適足以害之

爺爺抱著一歲六個月大的孩子,後面跟著奶奶及父母親,魚貫的進入診間。此次求診原因是孩子能站但走路不穩。經過詳細身體及神經學檢查,完全呈現正常狀態。觀察孩子與家人的互動,且詳細詢問孩子在家的情況後,結論是孩子幾乎全天抱在手上,當孩子走一兩步且呈現左右擺動時,家人立即將他抱起,深怕跌倒,如此卻讓孩子喪失學習走路的機會。沒有經過跌倒的歷練,如何學習穩健地行走?   另有一位三歲左右的孩子,就診原因是懷疑口語發展遲緩,不太會說話,只會哼哼啊啊,和簡單單字如爸爸、媽媽,但家人覺得他很聰明,能完全聽懂別人的話語。經過一系列檢查分析後,聽力和口語能力是正常的。再觀察他與家人的互動,他不是不會說話,而是不用說話。因為只要“哼哼啊啊”小手一指,就有隨侍在旁的佣人群,包含父母爺奶等,了解他的心意,完成他的指令。   以上案例在現今的社會中已非特例,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將會是通例。父母愛子女的心可以理解,但是什麼才是真愛?過度的保護卻成為成長的阻礙,俗語說『打斷手骨顛倒勇』,患難常是成長的泉源。因此身為父母的要學習『放手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跌倒受創時,苦難來臨時,他知道一定有一雙溫暖的手將他扶起,堅實的臂膀將他抱在懷裡,鼓勵的話語安慰他的心靈後,將他放手繼續往前行。   “愛之,適足以害之”是為人父母當深思的課題。   (文章授權/朱家祥醫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朱家祥專欄】寓言故事

有一位公義又憐憫的上市公司優質企業的老闆,要應徵員工。來了一位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在會談的時候,這位年輕人不斷的高談闊論,述說他人生的理想和規劃,以及他擁有的各種能力。最後他提出要高額的薪資,優渥的福利,符合國家規定的工作時數和假期。這位老闆靜默的聆聽完年輕人的話語後,淡淡的說:從你的學歷和你對未來的抱負,你真是一位大有能力的有為青年。現在我暫時無法決定是否錄用你,可否你明天早上五點到公司門口等待結果。明天早上五點的情境是如何?   到了今早五點正,在公司的門口發生以下的情境。 情境1.該名年輕人沒有出現,從此也沒有在這公司出現,因為他深深覺得公司在整他,羞辱一位大有能力的領袖,他也不屑進入該公司,因為負責人不懂得用人惜才,是一位沒有智慧的人,該公司未來一定會倒閉。因此年輕人睡覺睡到自然醒。快樂吃完早餐後,再去應徵更大的企業。   情境2.年輕人起個大早,五點正已經站立在公司門口,但老闆沒出現,年輕人等候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六點過去,七點過去,該年輕人會持續等待嗎?結果又如何?   隨著時間的過去,年輕人心中的不安,怨恨逐漸增加,負面思想越來越多,終於這發酵的麵團覆蓋了他,在八點五十分離開公司門口。九點正老闆來到了門口,沒見到年輕人,搖搖頭後走進辦公室。   情境3.年輕人五點準時到公司門口,老闆沒出現,他耐心等待,藉此看看公司的資料,相關的訊息,時間漸漸過去,看完帶來的功課,開始練習說英文,偶爾默想沉思。終於等到九點正,老闆從BMW7系列豪華轎車下來,看到他後,禮貌性打完招呼後,跟他說:我臨時要開一整天的會,沒時間與你相談,很抱歉,明天早上八點正公司門口再見。說完話就搭電梯上樓。留下孤獨的年輕人。明天將如何?   故事到此未完,你可以繼續編寫下去,但故事的真正意義和屬靈價值為何?重點在謙卑、順福就會蒙福。這也影射我們與天父的關係。世人總是認為自己很棒,很優秀,很善良,理所當然應得祝福,總是要求上帝依照我們的計劃行事,且享受一切美好 。但當天父阿爸對我們有一些要求時,我們的回應是甚麼?是情境1或2或3。當然明天還有4和5。我們當深刻反思我們所付出的代價為何?我們值得祝福嗎?願今晚的禱告有神的對話。阿們!   (文章授權/朱家祥醫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朱家祥專欄】「陶土」怎能有陶匠的手藝!

一名陶匠擁有各種品質的陶土,利用它們做出各種不同的陶器。   有一批自認品質好的陶土正竊竊私語,『不知陶匠要將我們製作成何種陶器,我的品質這麼好,怎能作成平凡的物品。況且依據我的觀察,製作過程簡單,我嚴謹的依照流程,一定可以製成完美的作品』。   於是這批品質佳的陶土趁夜間陶匠回家,自行上架塑形,藉由自行切割、拉胚、旋轉後成為自己理想的樣式,然後進入窯坑,忍耐高溫火煉,最後滿心歡喜的成為美麗優質的器皿。心想陶匠早晨起來看到這作品,一定視為珍寶收藏且高興不已。   果然早晨陶匠看到這批陶器,稱讚不已,但也頻頻說“可惜”。因為這批陶土他有特別的計畫和設計,要做出有特殊功能的物品。如今只能把它打碎,丟在後院裡。   我們常以為靠著自我的修行、守律例、行善事,可達到完美的境界,可以進入神的國或成為神。然而我們卻不知道神在我們身上有美好的旨意。順了己意、失了神意。終必丟棄而哀哭切齒。   神所愛的、所收藏的是祂自己的作品,這作品雖不完美、雖本質不佳,卻是祂自己做的,有祂美好的旨意存在。人靠自己製作自己的人生,就算是完美,其中卻沒有神的愛和旨意,更何況陶土怎能有陶匠的手藝?所以它必定不完美,且必被丟棄失敗。   『所以當倚靠耶和華─那慈愛的天父來塑造我們,成為祂所喜悅的器皿,永生放置在至聖所裡,同享榮耀。阿們』   (文章授權/朱家祥醫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