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學習

【泉源之聲專欄】先求神的國和義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這段經文對我來說充滿了經歷神信實的紀錄。   第一次深深體驗這段經文,是在我大二時的新居感恩禮拜,父親數算著上帝的恩典供應,是無法用人的計算機所計算。從小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小康家庭,因為覺得沒有缺乏過,然而父親述說著他和母親微薄的薪水,從他們結婚到養育我們長大,雙方家族、教會、同事、鄰居等都在看他們怎麼把四個小孩養大,而父親始終知道將家庭交給主,他要一直事奉,上帝會透過他的服事祝福這個家,一路走來總有夠用的恩典,神從來沒有誤事。聽著這見證,我感動地流淚,因為知道這一路的辛苦,然而神做成的神蹟讓人驚嘆祂的奇妙。   第二次是在我大學階段,在讀大學前,我將想要的大學生活:學習、興趣、感情、事奉、生活、遊玩等逐項條列、禱告交給神,求神保守,願照神的喜悅成就祂在我身上的計畫。神果然保守我在這充滿誘惑挑戰的大學生活裡,持守主日、團契、教會生活,不隨波逐流過夜生活,不夜遊、不作弊、不盲從談戀愛…等,上帝果然照時間成就計畫,我沒有因此失去朋友、失去工作機會。上帝祝福了我的學業、裝備機會、人際關係,記得班上在討論畢業旅行的日期時,是同學先舉手說:不可以用到星期天,這樣恩容就不能跟我們去了!當我表達我可能也沒錢去時,同學和老師還說要幫我出。許多的豐富不是用自己的籌算方法去得著,而是以神的喜悅為第一順位、第一優先考慮,神自然將我們所需用的一切加給我們。   第三次是在我結婚半年後預備懷孕時,當我正盤算著:我若這時候懷孕就可以不用跳歌劇的舞了(那時候負責編舞獨舞是好大的壓力),上帝立馬對我說話:怎麼可以用我要給你的產業來逃避事奉?!當下我哭了向上帝認罪:「是的,生命是祝福,我要先求神的國和義,從此我絕對不會用懷孕當藉口來推託服事。」當時心中也有個意念:聖誕節過後上帝就會賜給我孩子。果然,孩子向昀照時出現,甚至在整個孕期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心情也穩定開心,到生產前一天都還在帶動唱,我知道這是上帝給的特別恩典,讓我有健康的身體得以如常服事。後來多年後經過三次流產,更深體會向昀是上帝特別給的奇蹟。   當我們願意先求神的國和義,願意將神放在第一位,並順服祂的心意照著去遵行時,我們絕對會領受神是信實的神,必會照祂所說的成就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事,而祂所賜的福更是不加上憂慮的,一起來經歷神的奇妙作為!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作者/郭恩容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健康界線

不要因為不喜歡一個學生的表達方式,就忽略他的恩賜。這是我在牧會過程中一直提醒自己到現在的。   同樣的,或許我們不認同一間教會的全部做法或神學觀,但一定還是有能夠向他們學習的地方。   不要因為討厭一個人就抹殺他的全部,這對他不只不公平,更會讓自己的眼光與人際關係圈變得更狹隘。不知不覺的,這樣的人也越來越自我中心了。   另外,很感謝主的是教會界在這幾年一直在推動的健康界線真的幫助了很多人包括我,但誤用健康界線的人卻也是有。   以人的身體為例的話,處在一個無菌的環境之中人的身體反而可能變得更虛弱。或著是每次生病都直接下重藥,反而可能讓自身的免疫系統變更弱。   第一,健康界線教導我們的是有界線的與"每一個人"相處,但不該過度的與會消耗你生命的人相處,除非你有足夠的信心能夠幫助他們。   然而,這絕對不是你一覺得這個人冒犯到你,就直接拒絕溝通跟封鎖(試著躲進無菌空間)。   健康界線不該被誤用成一個讓你逃避"學習去愛的功課"的藉口。   我想,這個就是放下跟放棄的差別(可參考阿國一分鐘系列 https://bit.ly/33TXPDk )。   健康的界線是藉著剛強的心來向身邊的人敞開,而不是只單單敞開給你自己喜歡的人或覺得跟自己很搭得上話的人(這個叫小圈圈!)。   曾經有一次我在小組培訓中問一個小組:「你覺得你們小組最強的文化/特質是甚麼?」   他們一群人開心的說:「我們每一次小組時,彼此對彼此都很熱情,而且我們周間都常常聯絡!」   我就反問:「那新朋友加入你們時,有誰會主動過去坐他旁邊跟他做朋友?誰會持續的跟進關懷他?」   他們突然間安靜了下來...答案是:「沒有。」   這樣的小組文化一點都不健康。他們只能向內熱情,不能向外熱情。他們只能接觸他們熟悉的人,卻不是他們還不認識的人。   當你還在那邊慢慢調適自己的心情時,有很多的新朋友早已忘記教會了。這個世界腳步這麼的快,大家這麼的忙,說實在的,誰有空跟你慢熟?   第二,健康界線教導我們就算與人立場不同,還是可以成為朋友。有時候人們太容易因為立場不同而鬧翻,我覺得單純就是因為EQ不夠而已。   有些人會帶著只想要"被認同",而不是要"跟人溝通"的態度來跟別人相處,怪不得你覺得大家都冒犯到你,只因為沒有認同你。   如果想法都一樣,那應該不算溝通,算一起嗨而已。溝通本來就是在立場不同的討論中才能夠發現自己的盲點,並欣賞對方的看見。簡單來說,在與立場不同的人溝通,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的生命有多寬廣。   共勉之~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