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瑞士籍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的書封照。(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二十世紀最有名的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他最廣為人知的這一句話:「基督徒要一手聖經, 一手報紙。」深深影響當時和現在的我們。有人問他,你如何預備主日講道的?這是他的回答,信仰和報紙都要讀,但要用聖經來解讀你的報紙。卡爾•巴特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嚴厲批判當時腐敗淪喪的德國教會。即使會為自己帶來危險,他仍然勇敢地為上帝的真理發聲…

出生自瑞士的一個傳統家庭,卡爾•巴特的爸爸、爺爺和外公都是牧師。他23歲開始在日內瓦鄉下的一間教會擔任助理牧職,兩年後到Safenwil當地的德語教會任職牧師,八年後發表了讓他聲名大噪的著作《羅馬書釋義》。書中強調:上帝並非沉默不語,祂已經藉由耶穌和十字架向世人說話,這是整個文明世界都應該要認真面對的事實。

 

又過了兩年,卡爾•巴特受聘至德國教書。他生涯的其中一個轉捩點在1935年,當時德國教會對納粹主義的沉默與逐漸接受,讓他相當沒辦法接受。他與好友潘霍華是反納粹主義的其中幾位最具代表性的神學家,卡爾•巴特也因此被解職,回到老家瑞士繼續神學研究的工作。

卡爾·巴特與他的書桌。(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聖經是至高者的啟示,不應由人來解釋

《教會教義學》是他傾盡大半生完成的著作,卡爾•巴特的書並不好讀。然而,從最早期的著作《羅馬書釋義》到《教會教義學》,都帶有對當時「自由派神學」的批判。

 

卡爾•巴特並不滿意「以人為本」的方式來解釋聖經,單用歷史背景來解釋或試圖更多理解聖經的內容,很容易就會忽略上帝在其中的啟示與救贖的奧秘。

 

卡爾•巴特活在一個充滿危機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他只有28歲;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他正值學術生涯的巔峰壯年53歲。他所處的時代是混亂、敗壞的,他執筆寫下後人所稱的「危機神學」,反省自由派神學把「人」與「神」混在一起的思想,卡爾•巴特認為上帝是審判者,人是活在危機中的,不應該試圖讓聖經與當代的科學解釋相容,這不是基督徒應該追求的。

 

自由派神學在那個年代相當盛行,讓聖經的許多經文和科學解釋相容,「以人為本」的詮釋當然也放棄了聖經裡的許多神蹟。

 

卡爾•巴特有另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在這個敗壞的世道下,我再也無法獨善其身;在這個殘缺的現實世界上,對至高者的信仰不能再被漠視。」他強調上帝至高無上的啟示,基督徒要用這樣的理解做為一切事情的起頭。

卡爾·巴特最有名的著作是《羅馬書釋義》,這讓他在當時開始聲名大噪。圖為卡爾·巴特的書櫃的書櫃。(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有些人認為,德國教會之所以默默接受道德淪喪的納粹主義,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教會長期接受「以人為本」、「以自我為中心」的神學思想,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悲劇結果。

 

卡爾•巴特在風聲鶴唳的1935年,也就是希特勒上任德國元首的那一年,他起草《巴門宣言》反對納粹思想進入德國教會,認為德國的基督徒在當時效忠國家是違背信仰的錯誤行為。

 

「聖經是唯一上帝的話,不論是生、死,我將永遠順從...除了上帝話語,沒有任何的權力、人物能夠成為上帝的啟示...」卡爾•巴特嚴厲地批判德國教會,即使這會使他陷於危險之中。

 

他在這件事情之後丟了德國的教職工作,返回瑞士的故居繼續執筆寫書。

 

卡爾•巴特提出許多值得後人深思的神學思想,他的論述充滿時代感,他要基督徒以聖經解讀報紙──即是用上帝的真理來回應這個世代的需要,當世俗價值與真理違背,基督徒應該勇敢站在上帝這一邊,不能淪於「以人為本」的信仰。

 

卡爾•巴特晚年的時候,人們請他用一句話總結自己的神學思想,最廣為流傳的答案,是這樣答的──「主耶穌愛我,有聖經告訴我。」他用了一首基督徒都知道的簡單詩歌,再一次點出了這個最簡單的真理:「有聖經告訴我!」

 

基督為我們成就的一切,使我們生活的一舉一動都以祂為中心。祂的福音就是我們解釋一切的根源,並非從我們的自由意志而來。

 

「當我因救主在十字架上為我受死而歡喜快樂時,在我生命中,十字架就顯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處於中心的位置了。」(羅伯圖恩Robert H. Thune & 威爾沃克Will Walker,《以福音為中心的生活》

 

(文章授權/天恩出版社)

讓神的話成為生命中耀眼的危險的人生專題

「天恩出版」陪你在危險的人生裡,展開一場最壯麗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