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仇敵希望我持續認為「自己不夠好」,希望我持續在羞愧當中;仇敵也會不時地在我們耳邊說話,透過一些意念攻擊我們。當一個「不屬神」的意念進入到心中時,我們正處於一個受試探的狀態,但是受試探並不等於犯罪...

仇敵經常同時用謊言與羞愧攻擊我們。

 

用我做的夢為例子:這個夢不是從神而來的,也不是真實的,但是仇敵希望我相信夢境中的自己是真實的,希望我相信自己仍然不是聖潔的。仇敵希望我持續認為自己不夠好,希望我持續在羞愧當中。同樣地,仇敵也會不時地在我們耳邊說話,透過一些意念來攻擊我們。

 

當一個不屬神的意念進入到我們心中時,我們正處於一個受試探的狀態。但是受試探並不等於犯罪。

 

讓我們看看在曠野中禁食禱告四十天的耶穌,當耶穌餓了的時候,魔鬼試探耶穌將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卻拒絕了。但是,中間的過程呢?耶穌有沒有在受到試探的瞬間受到試探的吸引呢?

 

我覺得,如果耶穌完全沒有受到吸引,那麼這個故事的名稱就不會是《耶穌在曠野受試探》,而是《耶穌在曠野趕鬼》了!

 

當我們受到情慾的誘惑時,我們正身處在試探當中,但是,我們仍然沒有犯罪。許多人(包含我自己)經常發現自己的腦袋中存有邪惡的思想時,就開始控告自己、定罪自己、覺得自己很糟糕,然後整天想著自己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當我們越告訴自己不要想的時候,這些想法反而環繞在自己的腦海,如同蒼蠅揮之不去,搞得自己都在懷疑自己是否是坨大便…。這正是仇敵的詭計,牠想要弄髒我們,然後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坨屎!

 

當試探來臨時,我們首先要知道:「試探不是罪!」

 

耶穌在曠野受試探,但是耶穌並沒有犯罪。「毫無隱藏事工」創辦人貝瑞說:「如果我們將認為自己受試探就是犯罪,那麼我們就是將自己放在比耶穌還高的標準。」

 

當我們受試探的時候該怎麼辦?

讓我們看看該隱的例子,在創世記第四章裡面,該隱獻祭不蒙神喜悅時,該隱發怒了。此時,上帝對他說:「你為什麼發怒呢?你為什麼變了臉色呢?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上帝在提醒該隱,他要小心罪,謹慎處理自己心中的怒氣,因為罪就伏在門前,預備要來攻擊他。

 

在該隱的腦海中,正陷入天人交戰,他很可能憤怒地望著蒙神喜悅的亞伯,並且嫉妒亞伯從神那裡所獲得的誇讚,甚至是賞賜(雖然聖經沒說)。此時的該隱可能覺得既沮喪又挫折,甚至可能懷恨在心。他可以同意仇敵的耳語:「殺了亞伯!」或是聽從神的話:「獻上正確的燔祭。」前者引領他走向死亡,後者則讓他能夠蒙神悅納,這也正是亞伯最初心中的願望。

 

當試探來臨時,如果我們同意罪,才是犯罪。這是面臨選擇的時刻,當我們面對伏在門前的罪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制伏它。」

 

本文摘自《我們與相愛的距離》作者林少軒

author

天恩出版

用閱讀,搭起您與上帝的天梯。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