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要注意,生活的連結比起靈修的連結更加重要。
破除有屬靈壓力的互動
當我們遇見朋友時,我們很喜歡問:「你吃飽了嗎?」來表示我們的關心~
可是在教會,為何有些人聽到:「你禱告了沒?」卻會感到壓力呢?
主要的三個原因
原因一
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夠,以致讓人不會感到被關心,反而會誤解他問候的意思與動機。但這沒有誰對誰錯之分哦!
領袖要注意,生活的連結比起靈修的連結更加重要。
牧養連結的切入點分兩種:第一種人要先透過靈修連結,再進到生活連結。因為生命還沒被恢復,他很難敞開心跟你分享他的生活。
第二種人,則是很喜歡跟你分享他的生活,但只要你跟他談的不在他的興趣範圍,他就興趣缺缺,更遑論談靈修的事了。所以,第二種人要從生活連結,進到靈修連結。
因此兩種連結的能力都很重要!
聖經怎麼說耶穌?「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加福音2:52)
拿但業是第一種人(靈修→生活),耶穌直接對他發出知識性的言語,拿但業就跟從耶穌了!(約翰福音1:45)
彼得是第二種人(生活→靈修),耶穌給了他許多魚,再跟彼得說:「我要叫你得人如得魚!」(路加福音5:1)
祝福你,成為與人與神連結的高手!
原因二
被問的人其實不懂如何開始靈修,可是礙於自尊心又不太敢請教別人,因為這樣看起來很不「屬靈」。
領袖要注意,個別的關懷與靈修陪伴,才能夠真實的了解他們在靈命上的難處!
然而,更要慢慢的要讓這樣的人了解....
很多我們自以為的「害羞」,其實是一種恐懼跟膽怯的彰顯。真正的問題往往不在於他表面上對人的害羞,而是他過往曾受到被拒絕的傷害!
很多我們自以為的「自尊心」,其實是一種過多的養尊處優所導致的驕傲。
很多我們「理所當然」的說法,其實是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自私與消費者心態。
記得,魂的突破,會帶來靈的復興!
原因三
被問的人靈命長期卡關,知道要禱告,但就是還沒勝過,所以被問會覺得更煩。他也知道對方在關心他,只是他因著內心對自己的矛盾感,而沒有力量給對方正面的回應,因而可能也讓問的人感到受傷!
領袖要注意,通常這樣的人最常見的情況是「情緒捆綁」,而要帶下醫治,一定要抓好節奏。
好比一個人受傷而導致嚴重骨折的人,你不能立刻的把他背起來帶去醫院,因為可能在過程中他的傷口會變得更嚴重。
領袖要學會先同理再同情,同情後再同感一靈。
沒有先同理,你的同情會顯得很表面。有同理後,你的同情才能夠對症下藥。
沒有同情(魂的連結),無法帶出同感一靈(靈的連結),因為一個人若不能連於你,他就不能連於你所連於的耶穌!在還沒有心靈的共鳴以前,根本談不到共同的異象!
要學會抓到節奏,有時推他們一下,有時等他們自己願意。有時要半推半就,有時再強硬一點。有時主動,有時要主動的叫他們主動。
所以領袖真的很辛苦!感謝主,教會能有你們!以上三個依序為「體、魂、靈」的靈命輔導方式很重要,希望能小小的幫助到各位!祝福我們的教會,有智慧的幫助人!
基督教書房暢銷書作家,著有《被翻轉的男孩》、《醉在聖靈裡》、《內室禱告手冊》,致力於各處巡迴講道,同時推廣內室禱告與聖靈權能事奉的操練,現為神國翻轉教會主責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