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離開教會的年輕人其實沒有好好表達過他們的想法,或者只講一些表面理由就離開了...
我認為臺灣年輕人不可能回教會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教會不可能會承認自己錯了
目前教會大概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甚至誤以為所有反對教會做法的年輕人,是因為他們自己心裡有不符合聖經的價值觀。這並非事實。例如,我自己反對教會的某些做法,但我也知道同性婚姻是不符合上帝對婚姻的定義,是得罪上帝的。我拍了好幾個影片,如果感興趣可以在YouTube上搜索。(YouTube連結:https://tinyurl.com/4awh44c6)
教會不可能會重新檢視該如何有效地面對同性運動等相關議題。若教會在回應同性議題時已經用錯了方式,那麼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什麼樣子?如果年輕人真的偏離聖經真理,接受了世俗的價值觀,那教會應該用什麼樣不同的教導和傳達方式來幫助他們理解聖經的意思和上帝這樣做的原因呢?
第二、教會不可能會承認自己有情緒勒索和信仰綁架的問題。
不管是我個人的經驗,還是許多華人教會的狀況,很多年輕人即便在青少年、大學或剛出社會時期熱心投入教會服事,但做久了,最後都受傷離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有太多人被情緒勒索和信仰綁架,即便他們生活已經轉換,有其他課業或工作壓力,也不被允許離開服事崗位,這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教會不可能會一起讀一些關於建立界限的書,來幫助弟兄姊妹建立健康的界限。當大家開始獨立自主時,教會領袖會比較難動員大家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教會不可能會檢視自己是否持續這樣的狀況,如果探討發現問題存在,是有可能會導致很多人離開服事崗位的。
第三、教會不可能會去問那些離開的人他們離開的原因。
很多離開教會的年輕人其實沒有好好表達過他們的想法,或者只講一些表面理由就離開了。
例如,很多人決定留在家裡線上聚會,不是因為真的喜歡線上聚會,而是因為不喜歡和你一起實體聚會。教會不可能會去問那些留下來的人他們的建議,或建立一個敞開安全的環境讓大家誠實溝通,但這會影響到牧者掌管教會的各樣「異象」。
換句話說,現在的年輕人非常重視你跟他們相處的「模式」和「感覺」。這樣的期望,其實也沒有違背聖經的真理。當年輕人在教會有好的感覺時,能夠提供這種感覺的教會就能留住年輕人,反之則留不住。雖然很多基督徒認為,「所有好的感覺一定都是屬世並且違背神的」但我個人不這樣認為。
我沒有完全的解決方案,但我認為如果能正視並解決上述三個原因,會有很多年輕人願意回到教會。他們渴望在一個好的教會中聚會,渴望在一個讓他們有發言權和存在感的教會中聚會。當然,我知道這並不容易,我個人也無法憑一己之力做到什麼。只是開一個話題讓大家討論。
想要知道我對於這個議題的想法,就把整篇文章當中的「不可能」換成「可能」,重新閱讀一次。
你覺得呢?留言告訴我
喜歡迺哥的文章,可以點下方連結
基隆教會全職傳道人。畢業於新竹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現為基督教網紅,拍攝多部超過萬人觀看的影片,打破教會圍牆,與主內弟兄姊妹及非基督徒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