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當你沒有連結著教會時,你只會看到自己的需要,這是最初階的基督徒眼光...

服事者在服事的領域,會遇到的兩件事:

 

1.你找到服事

意即,你去做你想要做的服事,你去做你適合的服事。

 

好處:那很可能是你當下靈命成長需要的定位!固定做、努力做,你的生命就會成長!也能夠建立足夠的信心來持續服事。

 

提醒:太過長期的做特定的服事(比如說長期參與敬拜團、招待),特別是事務性的服事(比如說行政、週報、攝影),而缺乏了牧養性質的挑戰服事(帶小組、深度關懷探訪)的話....你的靈命一定會停滯,而且越來越沒有方向。

 

如何解決:長期的做特定的服事沒有任何問題,也能做到專業是很棒的,但一定要慢慢的讓牧養性質的服事越來越多,甚至讓事務性質的服事能夠交手出去。因為在牧養的過程中,我們的生命才會更直接地被破碎。每一個人都被呼召作牧養的!

 

2.服事找到你

意即,你回應了教會的需要,然而教會的需要,不一定是你的想要。也就是因為絕大部分的人拒絕,上帝就更在找一個願意的人承接。

 

有些人很奇怪,不想承接服事的責任,卻又覺得他所屬的教會那裏不夠這裡不夠,請問這樣的人真的確定那是他的教會嗎?他這樣的態度,其實是在顯示自己不是那間教會的人,因為他不在意教會的需要。

 

很多人會覺得他被別人拒絕,其實很可能是他先自我拒絕!

 

三種會友回應服事的「態度」給大家參考

記得,教會就是靈命關係的連結。

 

第一種:當你沒有連結著教會時,你只會看到自己的需要,這是最初階的基督徒眼光。例子:跟隨耶穌的群眾,要完餅吃飽後或得身體醫治後就跑人。

 

第二種:要連不連的,一半一半。你會陷入一個尷尬的光景,那就是在靈命好的時候,看見教會的需要,一股腦地想要回應,可是過幾天,就忘光光了,繼續活在一直期待自己被滿足的光景裡,因為你太容易被世界影響。

 

被服事不是問題,但認為自己一直需要被服事就是問題了。

 

當你服事別人的付出,能夠超越你被服事所得到的付出時,我要恭喜你,你正在參與在建造教會的過程中。反之,你是正在被建造。看清楚了嗎?你在教會被建造的目的,就是為著建造別人

 

例子:耶穌那時說預言彼得會三次不認他時,彼得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太26:35)

 

彼得的意思就是,我願意參與你殉道的服事!但是過不久,我不知道是他們擔心耶穌過度昏過去了,還是晚餐吃太飽...反正,耶穌在迫切禱告時,他們在迫切的打呼睡覺...而且耶穌叫了他們三次ㄟ,我媽叫我兩次我就會起床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大家都在的氛圍,彼得會回應耶穌的呼召,但一離開這樣的氛圍,彼得就失去這樣的呼召了!太過倚賴氛圍的人齁...單獨一個人的時候八成都很軟弱~

 

第三種:當你連著教會,你就一定會知道教會的需要是甚麼,而且你會持續的回應。用代禱、用鼓勵、用實際的參與來回應。

 

第三種最痛苦,但第三種最貼近耶穌的心。

 

耶穌在世上時,說過:「子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約5:19)

 

意即,耶穌可以靠自己做很多事,可是當他選擇第三種態度時,他深刻的瞭解到「我憑著自己作不到!」這才是天父要我們經歷的破碎,透過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我們能夠了解他的生命在當時有多痛苦。

 

你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獎賞就是,你更貼近上帝的心腸,你更了解甚麼叫作痛苦的服事,你更體會你的牧者回應上帝呼召時的心情了。

 

你生命的塑造,是你在地上能得到最大的獎賞。而地上生命的塑造,是為著承接天上的榮耀。

 

真正的喜樂,是經過痛苦的過程的!

 

祝福您,一起用突破性的眼光,來看待您的教會吧!

 

(文章授權/陳思國)

author

陳思國

基督教書房暢銷書作家,著有《被翻轉的男孩》、《醉在聖靈裡》、《內室禱告手冊》,致力於各處巡迴講道,同時推廣內室禱告與聖靈權能事奉的操練,現為神國翻轉教會主責傳道。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