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十字架的光,60多年來一直閃耀在廈門街口。圖為新堂夜景。      (照片提供/廈門街浸信會)

「十字架的光,60多年來一直閃耀在廈門街口,即使人事更迭,但基督的愛永不改變!」今年邁入第61年的廈門街浸信會,從一間佈道所開始宣揚福音,正式成為教會後,從不忘起初的宣教使命!

1949年,美國明俊德宣教士在廈門街113巷建立每週家庭聚會,後由美南浸信會撥款協助建堂;1951年7月正式成為教會,在當時不僅是當地唯一的教會,也是美南浸信會宣教士在台建立的第一間禮拜堂,後將福音的棒子傳承給台灣人,見證中西合一興旺福音的美好。

教堂就地整建 更加閃耀動人

廈門街浸信會於2010年就地整建,呈現新面貌。      (照片提供/廈門街浸信會)

為更多向外推展宣教事工,廈門街浸信會於2010年就地整建,呈現新面貌。全白色的西風建築,呈現莊嚴聖潔之美,白天夜晚一樣閃耀動人。

從遠處就能看見鐘樓上醒目的十字架,尤其在黑夜中特別明亮,象徵教會為指引迷途羔羊的燈塔。拱形大門看似一雙禱告的手,這些設計時時提醒教會要成為高舉基督、禱告的殿!

自許向社區敞開,成為「無牆教會」,教堂門窗採透明式設計,民眾從外面路過時,可以看見大堂內聚會的情形;豔陽高照時,教堂玻璃可以清楚映照出對街的景物。

教會主堂採拱形設計,上方設置多盞百合燈。      (照片提供/廈門街浸信會)

主堂內為拱形設計,將視覺聚焦於祭壇前的十字架。大堂上垂掛多盞百合燈,因百合花象徵神聖與純潔,耶穌也曾自喻「谷中百合花」。

副堂外面特別擺放桌椅,成為小型交流廳,提供會眾及新朋友在此互相交通、放鬆心靈之處;為體恤行動不便者,特別打造無障礙通道,教會認為在這些小細節上用心,更能體現出耶穌全然的愛。主任牧師彭彥禎表示,廈門街浸信會不僅在硬體向上提升,弟兄姐妹的靈命也更上一層樓。

雲彩見證圍繞 宣教火越燒越旺

主任牧師彭彥禎立志要使廈門街浸信會成為實踐大使命的教會。      (照片提供/廈門街浸信會)

為神國度奔跑餘60年的廈門街浸信會,因有一代代忠心愛主的同工委身擺上,雲彩般的見證人圍繞,宣教之火不滅,「成為大使命的教會絕對不是口號,而是真正去落實!」

彭彥禎表示,遵行大使命是教會很重要的方向,近年來有三個主要事工:積極耕耘社區福音工作,和台灣偏遠與弱小教會合作短宣,到國外貧困地區宣教。此外,教會也以奉獻支持許多福音機構,成為愛的出口,這些事工越做越成熟,結出許多美好的果實。

於此牧會10年的彭彥禎,期許教會要「向上看、向前跑」,誠如《聖經》所教導的:「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不忘先人栽種的篳路藍縷,後人更要儆醒、細心澆灌,時常數算主恩。「廈門街浸信會將繼續佇立於此,見證上帝的榮耀與恩典,成為社區的關懷站與心靈燈塔!」

【教會小檔案】

  • 教會名稱:廈門街浸信會
  • 建立日期:1951年正式成立教會;2010年新堂落成
  • 現任牧者:彭彥禎牧師
  • 是否開放參觀:是
  • 連絡方式:02-236801025
  • 教會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131號【MAP】
廈門街浸信會新堂介紹影片。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