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陳志成院長本身也是胃食道逆流病人,攝取優質蛋白質是陳院長與胃食道逆流和平相處的祕訣。(圖/台東基督教醫院 提供)

胃食道逆流是成人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有相關症狀,但其實兒童也會有胃食道逆流。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暨小兒腸胃科醫師陳志成表示,嬰幼兒時期的胃食道逆流與「賁門」未完全成熟有關,通常在出生六個月後就會改善。但成人的胃食道逆流成因複雜,找出誘發原因之外,建議多攝取優質蛋白質,例如水煮蛋,增強「賁門」的肌力,有助改善不適症狀。

陳志成院長解釋,「胃食道逆流」是指胃裡的東西逆流到食道,大人、小孩都可能發生的關鍵在於「賁門」(食道與胃交界處的下食道括約肌)鬆弛。

 

成人是因為年紀漸長而鬆弛,無法正常收縮,使混著胃酸的食物隨著食道「逆流而上」,造成胸口悶痛(火燒心)、灼熱感、噁心、打嗝等症狀;嬰幼兒則是賁門肌肉力量不足,發育尚未完全成熟,溢奶、嗆奶、吐奶都是典型的嬰兒胃食道逆流症狀。 

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暨小兒腸胃科醫師陳志成在東基開設門診。(圖/台東基督教醫院 提供)

大部分的家長不知道小孩也會胃食道逆流,其實嬰幼兒溢奶或吐奶,就是俗稱的「淺腹(閩南語,肚子小)」。一般長大後會改善,但也有嚴重的嬰幼兒胃食道逆流,會造成氣喘、吸入性肺炎,會有喘鳴聲、不斷咳嗽等症狀,主要是逆流時,食物進入氣管、肺部。因此,胃食道逆流是探究為何氣喘時所不能忽略的可能因素。

 

嬰幼兒胃食道逆流會隨著賁門逐漸成熟而改善,家長只要了解原因,知道如何處理即可。陳志成院長指出,賁門尚未完全成熟前,可以透過一些方法,減少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出生六個月以前的嬰幼兒宜少量多餐;喝完奶的嬰幼兒要先排氣、打嗝,不要馬上平躺;可以添加副食品後,多吃黏稠性的食物。若家長仍有疑慮,可以就醫釐清問題。

 

成人的胃食道逆流雖然也是因為賁門鬆弛,但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心理狀況、工作壓力、肥胖都有可能誘發胃食道逆流,屬於一種「心身症」。陳院長坦言,自己也是胃食道逆流的病人,與其讓身體不適,不如直接面對、處理它,試著找出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並著手改善,與病症和平共存,避免再度發生胃食道逆流。 

產兒科病房護理長賴玉菁(左)示範嬰兒餵奶時不要平躺,須保持三十至四十五度的姿勢,防止胃食道逆流,陳志成院長(右)在旁補充說明。(圖/台東基督教醫院 提供)

陳院長不藏私地分享與胃食道逆流和平共處的小撇步。陳院長指出,賁門是下食道括約肌,鬆弛是因肌力不足,建議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可以讓肌肉更有力,改善鬆弛的情況,高度推薦一天兩顆水煮蛋。

 

另外,要找出誘發胃食道逆流的原因,陳院長曾為了減重吃麥片,卻加劇胃食道逆流的不適症狀,甚至無法躺著睡覺,警覺可能是自己的身體對麥片過敏,去除過敏原、多吃優質蛋白質後,胃食道逆流「掰掰」。

 

陳院長提醒,嚴重的胃食道逆流若控制不當,有衍發為食道癌的風險,長期有胃食道逆流的人,建議定期(每半年或一年)做胃鏡檢查追蹤,不可輕忽。 

陳志成醫師今年元月一日接任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圖/台東基督教醫院 提供)

陳志成醫師今年元月一日接任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曾在屏東基督教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與恆春基督教醫院服務;任職屏基期間,接受衛生署徵召為駐非洲代表,與台灣醫療團在當地推動多項公共衛生計畫,甚至以馬拉威友邦代表身分,成為首位正式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會議的台灣醫師。

 

2016年六月,陳院長接任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職務,使恆基度過醫院降級為診所的危機、被指定為恆春半島婦幼專責醫院、重啟夜間急診服務及新建醫療大樓。

 

在就任東基院長前夕,就代表東基赴衛生福利部申請設立台東地區的「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順利獲選,為台東引進更多資源。 

陳志成醫師(前排左一)今年元月一日接任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今年第一個週三早崇拜(元月六日)時,由東基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呂信雄(後排右三)、前院長陳玉祥醫師(後排右二)、台東縣前縣長黃健庭(後排左一),以及院牧室主任潘世隆(後排左二)、吳方芳(後排右一)、協同會台東教會羅海鵬(後排左三)三位牧師,同心為陳志成院長伉儷按手禱告。(圖/台東基督教醫院 提供)

陳志成院長另外談到,根據2017年數據顯示,台東、花蓮兩縣性侵發生率為全國前兩名。兩縣地域幅員廣大,原本僅在花蓮設立東區「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實在是鞭長莫及。以花東兒少受虐通報人數比較,2019年花蓮、台東通報人數分別為一百八十四、一百七十九人,2020年上半年花蓮為一百二十四人,台東已有一百七十一人,竟是2019年全年度的95%,因而爭取在台東增設。

 

東基承辦的台東地區「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會與社政、警政、司法、衛政及醫療等相關網絡單位密切合作,期建立完善的兒少保護機制;醫院成立單一聯繫窗口,進行重大兒少保護個案的驗傷、治療、轉介、追蹤;強化兒少保護醫療專業與服務網絡合作,定期舉辦教育訓練;還要溯源而上,連結「東基公益」家立立基金會、一粒麥子基金會等社會資源,前進社區宣導、提供兒少保護諮詢,做好前端的預防性服務,期望能「消滅兒虐」。

 

精選要聞》

「我不配作一個傳道人!」 黃國倫牧師談過去失敗經驗:神透過父母祝福我,但我不知

你的2021要怎麼過?從這40個反思開

何時能看見世代復興? 比爾強生牧師:花時間了解你的「起源」,那是你擁有的「產業」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寫給今日報讀者的家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