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你的角色無可取代,只有媽媽可以給孩子絕對的安全感。(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送給新手媽媽們的真心話

 

1、你的角色無可取代,只有媽媽可以給孩子絕對的安全感。你一定可以把孩子帶好。

 

常聽到的對話(謊言):「我不會帶孩子啦」;「帶小孩好累,我沒耐心教」;「保母很專業,把小孩訓練得很有規矩」;「比起帶孩子,還是去工作比較輕鬆」

 

有一次帶小孩去朋友家玩,小孩們在房間玩,我們二個媽媽在客廳聊天,我鼓勵朋友辭職回家帶孩子,她馬上露出害怕又驚恐的眼神對我說:「我不行啦,自己帶小孩太可怕了,每天鬧哄哄吵來吵去的,還是去上班比較輕鬆,至少白天八小時可以輕鬆和同事聊天透透氣…」。唉〜勸不動她,為她失去能和孩子建立親密情誼,失去好多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感到可惜。

 

2、養小孩不用花很多錢:二手衣、二手玩具、公園、圖書館

 

常聽到的對話(謊言):「怕錢不夠用,只有先生一份薪水生活好緊」;「養小孩要花好多錢耶,尿布、奶粉、玩具、樣樣都要錢」;「現在養小孩不容易啊,教育費,補習費,才藝費」

 

但請聽我再說一次「養小孩真得不用花很多錢」,大家都有經驗只要聽到妳懷孕了就會開始有朋友送來二手衣、二手玩具、甚至是新衣、新玩具,以及一些嬰兒用品、童書。我們家孩子的衣服、玩具、還有書大部分是親戚朋友送的,而我們也保存的很好繼續使用中。家裡有一桶積木是老大快要滿一歲時先生買回來的玩具,從BABY時期玩到現在二年級了;從一個孩子自己玩到兄弟一起玩;從玩堆高高遊戲到現在用積木蓋堡壘掩護機器戰士〜很有趣的,而他們的創作力也這樣在自然的情況下漸漸被發展。

 

再來孩子需要的是爸媽陪著玩而不是花錢去哪個景點玩,我們家幾乎玩遍住家方圓二公里以內的大大小小公園(為公園取名字:迷你公園、國宅公園、捷運公園…)和去過住家附近的大小圖書館、閱覽室。最常有的行程就是去圖書館借書、寫功課,再去公園踢球。有時候我們母子人手一支放大鏡蹲在公園的草叢旁觀察小昆蟲或是葉片,然後就開始自編故事(捲葉象鼻蟲),很好玩的,是爸媽的陪伴讓所有的活動變得充滿樂趣!

 

3、專注陪伴孩子、給他空白時間其實是很必要的

 

常聽到的對話(謊言):「要學才藝多多嘗試」;「要補習才有競爭力」

 

孩子現在需要的是你專心的陪他玩放下手機、放下工作;也讓他有專心玩的時間,是空白的、沒有壓力的,不是被安排的時間。有一次兒子的同學來家裡一起寫功課,寫完他問我:「阿姨,甚麼時候可以再來你家玩?好好玩喔〜。我媽媽都在工作,我好無聊喔。」孩子是有靈的活人,他們都知道爸媽是否是專心的陪他。

 

有一個朋友幫孩子報名了許多的才藝課:學英文、小提琴、鋼琴、圍棋、動力樂高、身體律動、還有游泳課…,一個禮拜七天滿滿滿,這位媽媽說:「這些才藝都是對他的學習和身體有幫助的,待在家裡只會和妹妹吵架…。」其實,這位媽媽不了解的是孩子需要空白時間自己玩、專心玩,這樣他就會有專注的學習力是自動自發的。

 

我們家哥哥剛上小一時ㄅㄆㄇ都不會唸、也不會寫,經過寫字陣痛期我叫它做「開學哇哇病」,就是一拿起課本就開始哇哇哇大叫;一拿起筆寫字也開始哇哇哇大叫,後來到學期中間的時候,也就是兩個月後他竟然自己學習老師回家用紙片做ㄅㄆㄇ字卡,幫弟弟上課,學校的寫字作業也自己端正慢慢地寫好,很有耐心。所以每次當我要做決定的時候,我會問自己這個問題: 這個才藝/這個課程是孩子現在需要的嗎?對他的生命有幫助嗎?若沒有,就不做。

 

4、你的孩子是最棒的

 

你相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嗎?有一次在校門口和一位媽媽聊天她問我:「這次期中考你們家兒子成績如何?」,我回答:「很好啊,會寫的都會寫」她接著說她的孩子就是粗心啦,明明都會寫還寫錯被扣分只得了99分,然後說回家要給孩子再多寫一些練習卷…。我們常常不相信我們的孩子是最棒的,然後就會不經意地用言語或是肢體動作表現出來:「你怎麼那麼笨,連這個都不會」

 

或是有人讚美孩子我們就會說:「哪裡有好啊?很皮很難教」。記得有一次我對一個媽媽讚美他的孩子很有想像力,因為他幫我們家兒子取錯號叫蟹(謝)肉棒,我全家都覺得他是個好有趣、好有聯想力的孩子。他媽媽回我:「他哪有好啊,皮蛋一個」。之後有機會和這個孩子聊天問他有沒有弟弟妹妹啊?他回答我:「有一個妹妹五歲,她比我厲害,已經會寫國字了」。我只是問他家裡有沒有弟弟妹妹,但是他的回答令我心疼,我想這個孩子一定覺得自己很差都比不上妹妹,心裡是挫折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上帝創造的極品是獨一無二的,因為祂說祂看祂所造的一切甚好無可取代,我們的孩子也是,他就是最棒的。

 

5、鼓勵每位媽媽都要加入一個小組

 

我自己加入的是學園婦女小組,與一群有相同信念的婦女們一起學習用正確的眼光和態度愛先生、愛孩子。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她問我:「Bonnie,你是不是有去上什麼媽媽成長課程啊,你怎麼對孩子那麼有耐心啊?」我回她:「沒有啊,不過我有參加婦女小組,常常會聽到其他的媽媽分享如何透過聖經真理和孩子相處,所以幫助我在教養孩子上很有盼望。」我仍然在不斷學習中,參加小組對我來說很重要也好需要。

 

有一次許多姊妹在小組裡都分享到對孩子的掛心,分享完結論是:「孩子都在上帝手中,他們現在的樣子不等於未來的樣子,給孩子接納、了解、尊重只要是不犯罪/不犯法那就給他們時間慢慢長大…。」這些分享迴盪在我的心裡,從父母的眼光看孩子就是不夠成熟,期待他會有更負責任的態度和行動。雖然他們分享的是與成年子女的相處,但那陣子我常常被孩子對我大聲尖叫踢打感到挫折,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怎麼孩子會有那麼情緒化的反應。聽到姊妹們的分享:我學習接納他現在的情緒~就是很生氣,同時也給他時間生氣;我試著去了解他的想法,幫他把為什麼生氣的話講出來,然後問他是不是這樣。

 

當孩子的心被了解時,他就愈來愈好,也會開始學習用正面的方式表達生氣,例如他生氣了會跟我說「媽媽,我現在好生氣因為哥哥拿走了我要拼的積木…」原來小小孩也需要被接納被了解,所以參加小組對我來說真的好重要也好需要。

 

6、回應上帝給我們的呼召去傳福音使人認識神。

 

孩子上小學後我發現我有更多機會和人傳福音:兒子的同學,還有同學的媽媽。有一天放學回家哥哥問我:「媽媽,我們可以禮拜天下午也去復興公園玩嗎,因為OOO他說他都會去…。」就這樣約成了,連續三個禮拜天下午孩子們在一起踢球,我就和這位媽媽聊天,從不熟悉到熟悉,每次也都會和她分享到聖經真理如何幫助我教養孩子。在一次輕鬆的聊天中,我輕鬆地問她「啊你有沒有看過這本小冊子 四個屬靈的定律呢?」他回答:「沒有耶!」

 

然後輕鬆的帶她一起讀四律,看到一半時她突然說:「啊你要跟我傳教喔?」,我也輕鬆的回應她:「對阿,那麼好的上帝沒有跟你分享太可惜了啦。」雖然最後她沒有接受這個信仰,但是我們仍然談得很高興。暑假她還傳Line給我繼續相約來公園打球,還非常熱情的送我她自己做的酪梨牛奶給我們喝。

 

還有我也會主動利用班級晨光時間帶哥哥班上同學們開始知道上帝的真理,像是帶他們做「紙捲毛毛蟲」來講到:上帝看祂所造的一切很好,所以每個人都是上帝眼中獨一無二的寶貝。或是用宣教士繪本來分享「耶穌愛你,並且為你的生命有一個奇妙的計畫」。我知道我和他們相處的時間很有限,但是只要不斷的重複真理,我相信真理能進入他們的心裡,讓他們有一天能認識上帝。

 

如果讀者還不認識上帝,過去也沒有做過類似這樣的禱告,而今天你願意接受耶穌進入你的生命,也願意讓耶穌在你的婚姻或親子關係裡來幫助你,可以做以下的禱告:

 

「神啊,我需要你,我願意打開心門接受耶穌做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感謝祢赦免我的罪,求祢管理我的一生,使我成為你所喜悅的人,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門。」

 

(文章授權/學園傳道會 馨香女人專欄)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