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近年,南韓掀起養「寵物石頭(Pet Rock)」的風潮,台灣近期亦有所聞。(圖/shutterstock)

你聽過「寵物石頭(Pet Rock)」嗎?近年在南韓風行,台灣近期亦有所聞,然而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就曾出現飼養石頭的流行,潘慶彰牧師說:「整個人類社會生活,有如一個迴圈,日光之下沒有新事。」而這流行反映出很多人需要的,其實是陪伴和互動...

  • news-details
  • 近年,南韓掀起養「寵物石頭(Pet Rock)」的風潮,藉由石頭來自我療癒,台灣近期亦有所聞,飼主會幫石頭妝扮、佈置家居、取名字,甚至同桌吃飯、傾訴個人煩惱等,成為另類的情感依附對象。(翻攝/tiktok@nasu_up、[email protected]、胡鬧戰隊)
  • news-details
  • 嘉義榮美教會潘慶彰牧師,從聖經及深厚的牧養經驗來回應時事,分享對「寵物石頭」的看法;首先道破這風潮,早在美國1970年代就已出現。(圖/潘慶彰 提供)

美國70年代即有「寵物石頭」

創始人:真是一群瘋狂的人!

韓國「寵物石頭」(Pet Rock)約從2021年開始風行,近年台灣也有所聞;然美國早在70年代,即開啟了飼養石頭的「瘋狂之舉」;創始人為一名廣告業務,名叫加里·達爾(Gary Dahl)。

 

潘慶彰1980年到美國進修時,發現當地很習慣在家養寵物,然照顧生命自然要耗費心力。而當加里在酒吧中聽見有人抱怨養寵物太麻煩時,不禁脫口表示自己的寵物最完美、沒有任何麻煩—因為「它」是一顆石頭!

 

這一句玩笑話催生了產品「寵物石頭」(Pet Rock),加里用簡易透氣箱,包裝了從海灘買來的廉價石頭,每塊售價3.95美元,並以搞笑口吻附上一本說明書,介紹如何照料寵物石。

 

內容包括:訓練寵物石很容易,它們很快就會「坐下」、「原地不動」以及「裝死」,還煞有其事說明:寵物石「不需要食物就能很強壯」、它的「習性懶惰」、出去度假喜歡「呆在口袋裡」等。

 

未料,半年內,寵物石就賣出150萬份、讓加里賺進600萬美金!潘慶彰猶記,當時台灣約七、八十萬元即可買下一棟房子,600萬美金可謂天價!「大約台幣兩兆。當時美金兌換台幣大概在42到43元。」

 

寵物石何以大賣?加里曾表示乃因人們「很無聊」、因厭倦生活瑣事,而感到「養石頭」彷若一趟奇妙瘋狂之旅,自己賣的其實是「幽默」。

 

然他也未料,當年聖誕節後,寵物石就慢慢降溫了,日後所發明的產品都不再成功,他甚至必須面對一些投資人的起訴,加里也無法阻止其他人推銷自己的寵物石,以致最後不得不重操舊業、仍從事廣告業務。

 

傳道書1:2、9:「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 news-details
  • 半年內,加里·達爾(Gary Dahl)的「寵物石頭」(Pet Rock)就賣出150萬份、賺進600萬美金!然他未料,當年聖誕節後流行就逐漸降溫、日後產品不再成功,最後不得不重操舊業、仍為一名廣告業務。(圖片來源:GETTY IMAGES、Hempdiddy)

流行反映出人需要陪伴和互動

潘慶彰深感,這流行反映出很多人需要的,其實是陪伴和互動

 

許多現代人養寵物,以貓狗等類「動物」為伴,然生活繁忙的壓力下代價不斐,養「石頭」相對輕省;在他的朋友中,也有喜於蒐集石頭的人,不時把從河床撿回的石頭當作寶貝,出國遊玩也樂此不疲。

 

其中一位搬家時,他見對方的行李很是沉重,原來石頭竟比藏書還多!換句話說,石頭本身,確實會引起一些人的興趣;而潘慶彰認為:寵物石頭來舒壓沒有問題,但若越界則可能有負面影響。

 

寵物石若成依附,形同養小鬼

屬靈眼光來審視相關行為時,實有其當留心的地方。潘慶彰表示:「因為台灣的民間文化習慣是『什麼都拜』,例如:拜廚房所使用的灶頭,視其為灶神,或看樹木為樹頭公、石頭為石頭公等。」

 

「而若,寵物石頭成為一個人最終依附的對象,其實就形同養小鬼。」

 

他說明,養小鬼的替代形式很多,人在其中會「將某物視作所養的神,每天向「這物」進行報備、請安、有所求,也為該物倒水、配飯;演變至此,原本幽默的生活調劑已淪為挾制。

 

每每看見類似流行時,潘慶彰總會想到聖經所記載,關於耶穌的一句話,馬太福音9:36節:「他(耶穌)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 news-details
  • 十誡刻於石板,象徵神的律法是堅固永恆的;石頭因具有堅硬、不易變、長久存放的特質,也時常被以色列百姓用來象徵、紀念永生神偉大的作為。(圖/shutterstock)

石頭堅固、不易變、長存

聖經中常以石為喻形容神

石頭,具有「堅固、不易改變」的特質,聖經中時常以石為喻。

 

例如:申命記32:4:「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 神,又公義,又正直。潘慶彰說:「聖經常提到耶和華是我們的磐石,為其百姓的依靠;舊約時代立約、作證與紀念會使用石頭。」

 

例如:創世記28:18,雅各因在伯特利夢見天梯,而在清早起來「把所枕的石頭立作柱子,澆油在上面。」。

 

又如:出埃及記24:12,耶和華對摩西說:「你上山到我這裏來,住在這裏,我要將石版並我所寫的律法和誡命賜給你,使你可以教訓百姓。」藉由將誡命刻於石板,象徵上帝的律法是堅固永恆的。

 

約書亞記4:20,以色列人過約旦河後,為紀念神的作為並提醒後代,於是「他們從約旦河中取來的那十二塊石頭,約書亞就立在吉甲。

 

潘慶彰說:「這些例子,都說明石頭因具有堅硬、不易變、長久存放的特質,所以被以色列百姓用來象徵、紀念永生神偉大的作為。」

 

耶穌基督被描述為房角石

即「祂」是信仰唯一根基

時至新約仍是如此,以弗所書2:20,「...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

 

耶穌基督被描述為房角石,即「祂」是信仰唯一根基,彼得前書2:4-6,眾信徒都被形容為「活石,(要)被建造成為靈宮」,然只有一位為神所揀選的基督,是寶貴的「房角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潘慶彰說:「這是『教會合一』非常重要的基礎:耶穌基督是我們共同的房角石;我們在地面建立教會,地基要穩固,不在乎某個知名人物或某個宗派,而是唯有『耶穌基督』作為根基。」

 

馬太福音16:18,耶穌說:「你是彼得(Petros),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Petra)上;陰間的權柄(原文:門)不能勝過他。有人可能誤會「彼得是磐石」,然耶穌實指「祂自己是教會的基石」

 

彼得名字的意思即「石頭」,與「磐石」的希臘文字根非常相似,但彼得只是「小石頭」,耶穌所囑咐的乃是:將教會建立在「磐石」基督身上,而彼得蒙揀選作為建立初代教會的使徒,需要為此剛強。

  • news-details
  • 耶穌基督被描述為房角石,即「祂自己」是信仰唯一根基,也是眾教會共同的房角石,為「教會合一」的重要基礎。(圖/shutterstock)

如何與「跟風的人」有福音性對話?

基督徒為神國子民,但卻生活在世、負有傳福音的大使命,我們如何與跟風的人進行「福音性對話」呢?

 

潘慶彰建議:「我們可以先與他們一起欣賞,興趣也有很多可愛的地方,寵物石頭成為他們裝扮的對象,就好像是芭比娃娃般,人們為它們穿衣服、建房子、預備飲食好像家家酒,就是一種玩具。」

 

討論所裝扮的石頭、在雙方友善的互動中,也進一步去傾聽「心聲」,潘慶彰說:「我們藉此更加瞭解對方,這些人正如耶穌所言,內心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定有許多孤單的感受。」

 

無論是人際關係有阻礙、不善與社會溝通,或是親子之間有隔閡,因而可能把石頭視為情感轉移的對象。「我們不是用訓斥的方式去互動,而是聆聽分享時了解對方,也用生命帶進福音給他們。」

 

有機會時,也可以試著分享聖經中常喻為「磐石」的上帝,因人的生命若非建於「耶穌基督」就不得穩固;馬太福音7:25,雨淋,水沖,風吹,撞着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上。

 

人若無知,生命不免虧損,如馬太福音7:25所言:「...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生命根基的正確與否,是「天壤地別」的原因。

 

潘慶彰說:「差別非常大,一個是整個毀壞,另一個是亙古存在,這根基關乎一個人的生命。」

 

流行 VS 真理,哪個才是新的?

40多年前,潘慶彰在屏東服事,看見會友手持「體積龐大的電話」時,便問:「你怎麼把家裡的電話拿到外面來用?」經對方解釋,才知那是時下最新流行的「黑金剛」,社會上才剛開始有人使用行動電話。

 

現在,手機個個輕薄短小,而過度到智慧手機前,人人可能都有使用「Panasonic、Ericsson、Motorola  NOKIA」的共同流行記憶,直到這些「流行」再被最新的潮流掩沒,「整個人類社會生活,有如一個迴圈。」

 

潘慶彰說:「就如傳道書所言,日光之下沒有新事。當『流行的東西』出現時,我們當懷抱正面的眼光,但也要小心負面的影響。」

 

也許,教會不免受流行趨勢影響,但一首台語聖詩道出了真理:「是舊卻是新。

 

教會與基督「同死同復活」

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

自主耶穌道成肉身、死裡復活、升天掌權以來,基督信仰已逾2000年,世人誤以為「這是舊事」,惟教會深知:內在的永恆生命,已因與基督「同死同復活」,而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

 

看似新鮮的流行,卻實則了無新意,唯有真理建造於真理的生命「歷久彌新」。

 

潘慶彰說:「流行必然會過去,但『永生』是上帝給我們的永恆盼望、永不改變。『寵物石頭』在美國1970年代流行,現在當地幾乎都看不到了。然而,我們的信心要像石頭堅固.而真正的磐石是耶穌基督。」

 

一切流行的東西都是短暫的,但背後一定有「人的需求」值得關懷,透過時事,也再次啟示你我真正的堅實依靠──唯有上帝

 

(參考資料:BBC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news-details
  • 嘉義榮美教會於6月初舉行幸福小組BEST受洗聖禮,有16位弟兄姊妹受洗歸主名下,再次見證上帝奇妙的生命作為,7月7日將擧行第二次受洗聖禮。潘慶彰分享,因與聖靈同工、得救的人持續增加!如今舊堂已不夠空間使用,預計年底搬遷新堂,所需經費依靠上帝預備,歡迎有感動的弟兄姐妹奉獻與代禱。(圖/嘉義榮美教會FB)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