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電影《天堂小屋》既感動了不少觀眾,改編自小說原著《小屋》的作者威廉.楊格,其自身經歷,透過分享也帶有相當感染力。 (攝影/記者洪敬義)

無論是小說原著《小屋》,或是電影版《天堂小屋》,都引起不少讀者、觀眾討論,甚至有牧者撰文評論。但作者威廉.楊格(William Paul Young)的創作源由、成長經歷是如何?香港影音使團邀請楊格親臨,將作者所面對過的困難以及心靈傷口,以堅強面對的精神,為華人送上祝福及正能量。

分享會當日,《天堂小屋》原作者威廉.楊格亦為出席嘉賓在原著簽名留念。 (攝影/記者洪敬義)

創作背景

「我沒想過當作者,寫這本小說的原意,只是想送給我的家人。」現有6位子女、9個孫子,還有快要出生的雙胞胎孫兒的楊格說。他表示,全球均在面對社會、政治、宗教的轉變,但有一點是不變的,是人雖迷失,但大愛一直都在。

閒時會寫歌、寫詩或創作短篇故事的他,50歲時接受太太建議,寫一點東西給他們的兒女,因此將50年來的人生經驗,尤其其中11年的痛苦與失落,用小說故事方式寫出來。這出乎太太意料,比她想像中只有4至6頁的篇幅還多很多。

這本書,是他在一人打三份工,坐火車的時候所寫。原只印了15本給他家人與朋友。但沒想到經朋友再向其他人分享,後來更要加印來傳閱。他想,這本原只是向兒女分享他認為重要的事而已,對其他人來說竟然也同樣重要。

這本在2007年所寫的《小屋》,大賣2000萬本,更被翻譯成41種語言出版。

 

成長背景

楊格的媽媽是位宣教士,在他一歲時,便移居亞洲新畿內亞去宣教。他回憶他所住的地方,是當地800個族群中,一個會行食人儀式的族群。楊格的父親則來自於破碎家庭,因此不太懂如何當父親角色。亦因母親經常不在身邊,他一直避開與父親相處。雖然那裡的孩童不時被謀殺,但他小時候一直被視為該處的族群,以家人看待他。

兒時的經歷為楊格帶來3種傷痛:他沒有父母所應有的愛;6歲時在寄宿學校受到年長的同學侵犯過;同時發現自己的膚色與兒時的族群不一樣,從而感到失落、迷失:家在哪裡?他又屬於哪個地方?

 

小屋與信仰間之掙扎

要在這環境下生存,他發覺只有兩種出路可走:躲起來,要不就是靠演戲來獲得憐愛。他選了後者,為著他心中的那間小屋不被人發現,他開始活於自己的世界中。

他說,每個人心中都有間小屋,在建造過程中可能得不到合適的援助,從而將破碎的心靈與一些傷痛與秘密藏起來,目的是不想人發現小屋,怕見到會有憎惡的反應。

但實際上,這是羞恥心、自我憎惡與秘密,讓自己孤立起來,怕小屋的秘密一旦洩露了,會破壞跟其他人的關係。同時又怕與他人的關係轉好,擔心他們一旦發現、進入小屋後會逃。所以楊格創造一種假象:以不同的模樣面對不同的人。他形容自己像畫布一般,依著人家想法而畫,為著得到人的「接納」而不斷演戲。

回看過去,也像是看著這世界,楊格感覺羞恥心控制著這世界,人人都在表演。他一方面為著自己的掩飾求告神,希望神醫治他的心,又希望自己的小屋能不被發現,因出身於破碎家庭的人,已習慣不信他人。當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大學畢業時,他認為:我終於騙倒所有人了。他繼續以這表演心態生活著,直到38歲的時候。

 

仍在自己家庭裡演戲

對比有宗教背景家庭,仍說謊與隱藏自己的他,他形容娶了「如神般憤怒」的太太──出身美國中部,帶點農業社會文化,個性直來直往。他體會到「神的憤怒」的點是,神是忍受不了表現不了祂的愛。

出生於破碎家庭的他,不懂如何身兼丈夫與父親的角色,只好藉著不斷閱讀來了解,並努力避免犯錯來「演好」當中角色。他的確做到了,但只流於表面上的稱職丈夫與父親。對於他的過去甚至他的小屋,仍未曾讓太太踏足。

當第六個小孩出生後,一切都被揭穿;小屋,一下子崩塌了。

 

小屋的完全崩塌

然他知道「神愛世人」,但一直以來認為神並不接納他,就如地上的父親一樣。到他真正的體會到「神愛世人」,已花了50年的時間。當中11年的醫治與個人的重建,從1994年1月4日下午約2點15分的一個電話開始。

「我在你的辦公室等你,我知道一切了。」小屋的崩塌,源於太太發現他跟她的好友的三個月婚外情。

楊格當時想到兩個決定:面對太太,或是自殺。他形容若經常跟羞恥一起,自殺也是羞恥的同伴,也是最後一個逃避羞恥與尷尬的方法。到達辦公室後,只見一片狼藉,裡面唯一的一個人,臉上浮現出「被出賣」的神情。4小時後,楊格對太太告白:「如果你願意跟我走下去,我會向你說出所有的秘密。」

他花了四天道出一切不停在摧毀他的秘密,換來太太崩潰的一句話:「餘下的日子,我不會再相信你任何一句話。」他心情沮喪到無法自殺,從小保護自己的各式各樣技巧也不再管用,也無力指責曾侵犯他的人,於是漸漸放手不再操控自己與他人。

 

重建小屋

如何去放手不再操控,他認為,就是容許其他人進入你的小屋。他從電話簿找一位陌生的婚姻輔導員。「我的世界完了,你可以幫我嗎?」這是楊格第一次與婚姻輔導員史葛見面時的第一句話。

「可以,但你要持續花一年半時間去完成,而且不可中斷。」他形容當中的醫治,是一個漫長又需要付出努力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他每日致電太太,報告他每天的輔導情況。每一次只換回太太一句冷淡回應。他說,這事上,太太也需要被醫治。

長達一年半的過程,他只花了一半時間便完結。連史葛都相當驚訝,表示從未有人像他那樣願意按所有的指示去做,原因只有一個,他知道若再找不到方法幫助自己,他就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9個月醫治的完結,代表他開始長達11年的夫妻關係修復旅程。

13年後,楊格夫婦一起參加他們的朋友聚會時,妻子在眾朋友面前說了一句他以為她不會說的話:「一切都值得。

「沒有一件再破碎的人和事,是神所醫治不了的!」

楊格選擇面對太太的家人,甚至跟外父同住了17年,而Willie這角色亦是以外父作藍本而來。而50歲時候寫了《小屋》,除了想給他兒女看外,亦想帶出他所信的神,不再是他以前所信的那模樣。

現今,他不會祈求神去祝福他所作的一切,而是求祂與他同在。《小屋》一書,神好像跟他說:「我會祝福這書,你可以給你兒女看,我也會給我的兒女看的。」他自言這書並非是異象,也不是講夢想。而是神通過這書,來說明任何人的傷痛與黑暗,藉著祂能夠化為祝福與醫治。

這就是神讓我們看到的恩賜。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