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自己生命還有太多問題,所以不敢去服事別人和傳福音?旌旗教會黃以文牧師日前於主日崇拜分享「使人因你得福」系列—「做個生活宣教士」信息中提醒,每位服事者都不是完全人,但神在醫治我們的過程中,也期望我們準備好,隨時去幫助別人,也就是「帶著你的傷痕去服事別人」!
許多人以「博愛」形容基督信仰,認為到教會能取得許多資源,久而久之形成「拿」的文化,誤會來教會只為了求個人的祝福和好處,但聖經並沒有這樣說。聖經的重要內涵包括「愛」、「關係」、「十字架」或「哈利路亞」等,都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有對象」、要去奉獻給人或神的。
神祝福和供應我們,不只是為了停留在個人上;神要祂的子民長大,然後將福分進一步分享出去,幫助「別人」也長大、結果子、走入命定。馬太福音10:8耶穌說,「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痲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蒙恩者要不求代價地將祝福轉送出去,這就是我們在地上存活的責任—叫別人因我們得福。
如何成為神所喜悅的「生活宣教士」?黃以文牧師分為以下三個步驟說明:
一、 離開你的「安全區」,回應宣教呼召
在「安全區」中,人不必思考太多就能活得很愉快;外圈的「挑戰區」則是離開習慣的範圍,稍稍把自己撐開,此時必須提起勇氣,去面對從沒遇過事,疆界也被一點一點打開;而「恐慌區」則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地方,甚至使人深受驚嚇。
(圖/旌旗教會影音截圖)
人不能一輩子在安全區,但離開時容易產生「不安全感」,使人不斷想退回去。若想做生活宣教士、在既有的生活範圍宣教,就必須改變生活習性或開始冒險,至少須進入「挑戰區」。
約翰福音第4章記載,有一位撒馬利亞的婦人,因為男女關係複雜,被眾人注目和輕視,於村內名聲狼狽;所以她建立起「安全區」,將自己侷限在小小的安全區,不願與人接觸;打水時特意避開尖峰時間,選在正中午獨自偷偷前去,就不必與人有太多交談。
耶穌知道撒馬利亞婦人的痛點在哪,就告訴她已經躲得夠久了,該出來了。約翰福音4:28-29記載,「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裡去,對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婦人沒有因為耶穌說出她的事而被冒犯,反之她感到被理解;且耶穌也給她「生命的活水」,於是她活了起來,不在意自己的痛點了。
「安全區」攔阻我們的生命發展,一旦我們回應呼召、開始走出安全區,不只自己得到發展,也能夠祝福別人。你可以跟別人分享到什麼程度?為了傳福音,你願意開放自己、關心別人、勉強自己做些事情到什麼程度?
撒母耳記上22:1-4記載,當大衛被掃羅追殺,逃到亞杜蘭洞,有400個想找安全區的人來跟隨他。大衛最初也打算在這個安全區長久住下來,直到神差遣先知迦得來提醒他:現在這裡看似舒適,但上帝膏立他不只是在這山洞當頭目,而是要做以色列國的君王,所以要往猶大地去,後來輾轉就成了以色列王。
我們需要往前走進入命定,因為後面還有人要跟著我們去,未來將影響和祝福更多人。黃以文牧師也分享自身見證,從前他很喜歡獨處和聆聽,不喜歡分享內心想法和上台講話;但成為傳道人後,必須做許多與原本個性不符的事。神也提醒他,既然回應了呼召,就要踏出安全區。
每個人的生命或多或少都有傷痕,但這不是不去服事人的藉口。(圖/Shutterstock)
二、帶著你的「傷痕」,去服事別人
人必須要往前走,但總覺得有些東西還沒準備好?認為自己生命還有許多問題,所以不敢做見證?
撒馬利亞的婦人領受新生命時,她的問題在外人看來也還沒解決,例如尚未跟同居的男人分手,但她仍急著跑向村子作見證。約翰福音4:40-41記載,「於是撒馬利亞人來見耶穌,求他在他們那裡住下,他便在那裡住了兩天。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
你生命中難以啟齒的情況,還沒因信耶穌而改善嗎?男女關係尚未釐清乾淨、債務未還清、某個癮還沒戒除、身體還有疾病、家人問題還沒解決,甚至聖經讀得不夠熟?可是若等到這些事情都解決,要等多久才能開始服事人?其實熱心投入服事的人們,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傷口,但他們仍然願意去做。神在繼續醫治這些傷口的同時,我們也要把自己帶到眾人面前,分享這份福音。
使徒行傳3:4描述,彼得對向他索要周濟的人說:「你看我們!」他要表達的是:「我們」也只是很平凡的人,有許多軟弱,也不知未來會如何,但我願意把我全部的故事告訴你。
使徒行傳3:6-9記載,「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神。百姓都看見他行走,讚美神」傳福音是把自己所有的,呈現在人面前;彼得為瘸子解決了生命中最大的問題,但彼得自己身上也還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可他仍帶著傷和種種缺點,去服事人。
我們永遠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因為我們的敞開和分享而蒙福。所以,勇敢踏出舒適圈、成為別人的祝福吧!(圖/Shutterstock)
我們都沒有比別人更完美或更健康,但要隨時準備好去幫助別人。保羅三次求主挪去身上的刺,但神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9。
雖然我們身上有某個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但可以這樣說:「是的,我還在為此掙扎,但我相信上帝會幫助我。」
哥林多後書12:9-10說,「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1:4也寫道,「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生命中每個憂患災難,都有神的美意,也都會成為別人的祝福。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成為真實的人」,不要假裝自己各方面都很棒,請在人前展現真實的一面,也傳達了:「就算我這樣,上帝還是使用我。」
三、 帶人歸向「耶穌」,不是跟隨人
叫人得救、蒙恩的,不是人;我們應把人帶到耶穌面前。若以為要讓別人跟隨「自己」,就會開始偽裝。
當村民們被撒馬利亞婦人的見證感動,她就帶著眾人去見耶穌,約翰福音4:35說,「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原文是發白),可以收割了。」黃以文牧師解釋耶穌在此描述,穿著白衣的撒馬利亞人,正從田間一波波地向祂的所在地移動,要來見耶穌;祂叫門徒準備接待這群即將歸入主名的人,正是藉著婦人第一時間分享見證而來。
約翰福音4:42眾人對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就如我們一開始傳福音,會想很多方法勸人信耶穌,但最後他們會自己遇見主。重點不是感動別人跟隨我們,而是如施洗約翰,叫人看向耶穌,唯有祂親自付上一切代價和引導人的生命。
從一個願意走出安全區、亮出傷口給人看、不被人看好的婦人開始,撒馬利亞福音的門就打開了,建立起榮耀的教會。
若想當個生活宣教士,就需要做出改變和接受挑戰,可能是去交一些新朋友、放棄私人時間、改變生活習性等。不要再用自己的弱點,當作不離開安全區的理由;我們都是一群還在復原中的受傷者,有些傷口也許還在流血,但神挑戰我們帶著傷口走出去服事人,用我們的輪椅載著其他人一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