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幼時傷害若未適當處理,深植內心並且伴隨長大,即便隱藏,但會在成人互動中發現。(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為何我會沒來由地焦慮?為何我總是懷疑別人的動機?為何我明明想要表達關心,但說出相反的話?許多這些你不明就裡的心理掙扎,其實,都源自於你潛意識裡所住的一個「往日幼童」。

何謂「往日幼童」

不管你來自甚麼成長背景;是健康的家庭,或是不快樂的環境,每一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往日幼童」。心理諮商師譚雅‧柯登布魯克(Tawnya Kordenbrock)解釋這並非「雙重人格」,而是孩童時期曾經歷過的傷害。

 

它影響了成人生活的認知與外在表達,包括感覺自己被拒絕、羞恥、或對於自己的情緒需求感到迷惑。

 

傷害有可能來自於被拋棄、受虐、或處在暴力與問題行為當中。而在成長過程中,這個傷害並未得到適當處理,深植內心並且伴隨長大,卻隱而未現,除非在與人的互動中才會發現。

 

為何從「往日幼童」探索中能得到醫治

探索「往日幼童」的過程,提供一個有效管道去檢視你在孩童時期所經歷的傷害,幫助那些將傷害隱藏起來的人,因過往傷害所造成在生命中的負面影響。

 

這些過往經歷過傷害的人,會將傷痛深埋,並訓練自己無視這些傷害、說服自己不去面對。因為回顧傷痛將挑起那種「可怕的事即將發生」的恐懼。

 

利用「往日幼童」的探索自我方式,是將傷害事件獨立出來,這樣可使當事人以客觀的眼光來看這些「事件」,不把它當作以前的「那些傷害」 。

 

醫治實例

作者譚雅以自己親身的經歷,做了一個簡單的說明。

 

譚雅曾在8歲時遭遇性暴力,諮商師請她以畫面回想在當時那個年紀,然後,把那個8歲小女孩看做為另外一個人。

 

他們給這名8歲女孩一個名字,叫「小譚」。

 

同時,譚雅開始用成年的眼光來觀察,這個女孩的生命。

 

譚雅於是開始對女孩產生一種憐憫,知道這個女孩所遭遇的暴力傷害不是她(女孩)的錯,並去了解女孩在此時最需要的是甚麼。通過了這個體現與領悟,譚雅就能夠將小譚的感覺得到糾正與歸位。

 

這個方法是否幫助了譚雅呢?

 

沒錯,小譚就是譚雅。雖然小譚就是譚雅的童年,但將小譚獨立出來,可使得譚雅重新看到幼年那個天真的自己,讓自己繞過所有使自己感覺羞愧與罪惡感的阻撓。

 

我們可將自己分別開來?

然而,雖然小譚就是譚雅,她仍可以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試想你自己,有某個部分的自己能夠在社交關係上表現良好,這代表著「成年的你」知道如何運作。

 

但在另外一方面,你也有某些部分,似乎永遠走不出去,使得你乾脆放棄,這就是被傷害的部分使然。

 

另外,若你仍舊無法走出傷痛,試著看看聖經上所說,關於身、心、靈的經文。

 

「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帖撒羅尼迦前書 5:23)

 

身、心、靈都是你的一部分,也是你的全部。當你的一段段獲得醫治,所有你的片段將組回使你覺得完整。你將有安然居住的平安。奇妙的是,自此將不會感到片段的自己被隱藏起來。

 

認知自己是誰很重要-所以譚雅經常鼓勵讀者要思想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為。並且各種醫治的恢復都不是一夜之間。

 

(文章來源/ARenewedLife, Beliefnet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