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前端大腦至脊椎末梢均可呈現轉植入基因結果。      (照片提供/馬偕紀念醫院)

歷時3年,由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林達雄醫師領導的研究團隊,終於在神經退化性疾病基因療法有了突破性發展,動物實驗的成果發表在期刊《分子遺傳與代謝》(Molecular Genetics and Metabolism),並獲選為8月封面故事。

研究團隊利用神經軸突能遠端傳送神經信息特性,以腺病毒相關病毒為載體,攜帶正常基因,注射進患有神經退化性疾病老鼠的神經軸突聚集處,正常基因被傳送到神經系統各個部位後,製造正常酵素蛋白,自前腦至脊髓末梢的基因及蛋白都呈現正常。

林達雄指出,先前國外也有進行研究或人體實驗,但效果僅限於局部,這次研究成功達成中樞神經全面治療。舊療法如同將貨物從台北車站向外運送,只能抵達新竹;而新療法利用神經軸突運送基因,就能送往更遠的屏東。

原先只能存活30天左右的老鼠,注射後壽命延長一倍,相當於只能活到10多歲的人類,延壽至20、30歲,但還要克服周邊神經系統的問題,才能阻止肌肉萎縮。

對於腦白質退化相關疾病,例如電影《羅倫佐的油》主角所患的腎上腺腦白質退化症及俗稱黏寶寶的黏多醣儲積症,其他如尼曼匹克氏症、高雪氏症、神經節甘脂儲積症等,在未來都有治療的新契機。

另外,小腦與脊髓神經退化,包括日劇《一公升的眼淚》和國片《帶一片風景走》描述的小腦萎縮症和多發性硬化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等疾病,也適用於這次的研究發現,能阻止小腦與脊髓的髓鞘退化與神經軸突病變。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