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母或親近的人說話,時常令你「爆氣」嗎?燕巢長老教會主任牧師劉宜欣,分享一段「與父親和好」的深刻歷程。
因著過去難以饒恕、根深蒂固的鴻溝,父女倆從談不到3句話就吵架,到能平靜而完整地講完一整通電話,轉變的過程雖十分「痛苦」,甚至多次流淚呼求主「救我!救我!」但如今回頭看,她很感恩當時屬靈父親「逼」她做這件事,以至於人生不留遺憾!
「祢有呼召我嗎?」
劉宜欣已是第6代基督徒,從小在阿嬤的帶領下,持續參與教會的聚會和服事;高中以前,因具藝術天賦、畫作時常得獎,想朝藝術領域發展,直到有一位同學因父母離婚,難過地向她哭訴時,當下劉宜欣覺得,「我好想幫忙,但我幫不了她。」從而生出想當牧師的念頭,渴望能用上帝的話語,來幫助世上受苦中的人。
由於當時她聚會的德生長老教會,牧者和長輩常會引導年輕人思考:「如果你只剩24小時,會想要做什麼?」或「若你有1千萬,你想做什麼?」之類生命課題,使劉宜欣年紀輕輕便希望能做「有意義的事」;但她也知道,要讀神學院、當牧師,必須確信有從神而來的呼召,因此帶點惶恐地問天父:「祢有呼召我嗎?」
不久後,德生長老教會舉辦大型夏令營,擔任同工的劉宜欣與主任牧師陳播春,在忙碌中擦身而過時,陳播春突然沒頭沒尾地對她說一句:「宜欣,妳要去讀神學院。」之後又特別請她去辦公室,說:「宜欣,妳要去讀神學院,妳是個人才,不去讀不行。」
劉宜欣也向神求聖經經文的印證,上帝賜下腓立比書2:13給她,「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得到主的允可,她便進入了台南神學院就讀。
休學一年前往加蜜山,經歷聖靈更新
在校期間,劉宜欣十分認真,常泡在圖書館內唸書,讀了很多神學和哲學;但驚覺自己雖讀了許多「知識」,但缺少「生命」,舉例來說:「為什麼我『知道』卻『做不到』?我知道要饒恕,但做不到,以後怎麼上講台?我不就變雙面人了嗎?」
正好花蓮加蜜山長老教會主任牧師黃連星,和玉里長老教會主任牧師黃瑞成,來到台南分享「聖靈更新」相關信息,讓劉宜欣非常想進一步了解和學習,便與校方和母會經過一番溝通;加上過去的品行紀錄良好,在母會牧師胡忠銘和當年南神院長的成全下,得以休學一年到加蜜山。
不過在此之前,黃連星、黃瑞成與多位加蜜山同工,一同圍繞劉宜欣禱告逾半小時,因為必須先確認此事出於神,才能接納她進入團隊。
「當時我也在心裡迫切禱告,希望他們能收留我!」劉宜欣回憶,後來加蜜山同工們陸續領受4件事:上帝許可此行、她來加蜜山會有很大的突破並重新認識神,且跟親生父親的關係會修復。
「我沒跟別人講我跟父親的事,所以覺得好神喔!」於是劉宜欣正式進入加蜜山,第一個月專注操練靈修禱告,每天凌晨5:30起床,6:00進入禱告室走禱到12:00;下午則讀40章聖經,一個月把聖經讀完一遍,因而生命被大大翻轉!
開始領受超自然異象
某天上午劉宜欣獨自在禱告室裡方言禱告,大約9:00時,她突然感到身體沒力氣,先是腳軟坐下,後來連坐著都無法,只能躺在地上繼續呼求主;然後從腳開始一直到手、頭甚至牙齦都開始發熱發麻,接著感到身體變輕,四周也變暗了。
此時,劉宜欣看見了耶穌和馬利亞出現,正對著她微笑。「我會被提上去嗎?」劉宜欣問,但他們沒回答。
過一陣子,劉宜欣體力慢慢恢復,熱也退了,於是立刻坐起身來,興奮地趕緊跑下樓,向黃連星與師母報告此事,只不過同時也充滿許多疑惑,像是:自己又沒見過耶穌和馬利亞,怎會知道就是他們?看到這個畫面又代表什麼?
黃連星告訴她,基督徒接受洗禮之後,在靈裡就會認識他們;雖然耶穌還未明確啟示任何事,但「有上帝同在」本身便是一件值得喜樂的事!
開啟先知性服事,成為「管子」帶下安慰和造就
第二個月起,她跟著黃連星的團隊一起到山上,服事更深山處的原住民教會。某次黃連星講完道,同工們要到台下,個別為會眾禱告服事,年輕的劉宜欣對此還不熟悉,但憑著信心走到一個小女孩面前開始方言禱告,接下來她便人生第一次,在代禱時看見異象。
畫面中,有一個小女孩揹著白色包包獨自走著,她便告訴面前小妹妹這個圖像,沒想到對方大哭著說:「妳怎麼知道?」劉宜欣繼續禱告尋求、領受神的話後說出:「妳的父母雖然離棄妳,但耶和華必收留妳;上帝是妳的父親,祂會帶領和保護妳。」
自此,這名小女孩每天認真讀經禱告,也帶給劉宜欣很大的激勵,因為這樣的事在書本上學不到,正是她一直渴望學習在「生命」上的功課,「這是我第一次親身經歷,很震撼也很鼓勵!」
她持續在服事中操練先知性恩賜,並謹記黃連星的提醒,一定要求印證,並說安慰、造就、勸勉的話語,且不要為別人做決定。
劉宜欣再舉例,有一次她為一名老太太禱告,在畫面中看見一本書,上面寫著「公義」,當下因不了解這個圖像的意義,就沒告訴對方;後來才得知,此人十分正直但遭到誤會、受了委屈,若能讓對方知道這份領受,代表上帝知道一切,便能帶給其很大的安慰,「那時我錯過了成為『管道』、安慰她的機會。」
在加蜜山的日子中,劉宜欣也看見自身許多「隱而未現的罪」,靈裡亦更多開啟;她深深領會「方言禱告」的重要性,包括能夠造就自己,使靈裡更為堅固,並可帶下醫治、清除不好的「堵塞物」,成為上帝更合用的「管子」。
「所以不能驕傲,我們只是『管子』,裡面的水才重要,管子隨時可以換掉。」劉宜欣提醒。
看似「不可能和好」的父女
除此之外,劉宜欣還經歷一項大突破,便是與父親的關係得以修復。
由於家中發生許多事,使她過去對父親有許多不諒解,雙方講不到幾句話就會吵起來,她也難以克制自己被對方話語「激怒」的情緒。在加蜜山期間,原本她過年不想返鄉,但黃連星卻堅持她必須回去,並要求她從過年前一、兩個月起,每週都應打電話回家,劉宜欣只好順服。
第一次撥電話前,她不斷禱告,但講不到3句話,父親便切掉電話,因為他們又吵起來了。這種情形令她很挫折,「但黃連星牧師『逼』我繼續打電話。」
她只好第二週再撥電話回家,而這一次,他們講到7句話,父親才掛電話;雖有些微「進步」了,劉宜欣仍十分挫敗,「因為我已經預備要饒恕了,但他一講話我就怒。……我跟神哭泣大喊說:救我!救我!我要實踐真理,但情緒好像很難控制。」
於是她一次次禱告,求主帶領她說話,不要講父親不愛聽的話,並勝過負面情緒的影響,而這個禱告很有功效!幫助她每當生出怒氣時,能夠選擇聆聽神的聲音;也讓劉宜欣深刻體會到,「學習饒恕是一段過程,是從『意願』帶出的行動。」
修復關係,讓人生不留遺憾
「這個過程好辛苦!但要學習讓聖靈管理你。」後來父女倆的對話增加到十幾句,她從一開始反射性地「拒絕」,父親說什麼都習慣唱反調,到慢慢能順著他的意思,說出:「好、請您放心」等句子,以至於兩個月後,他們終於能心平氣和地好好講完一通電話;而後續見面時,「我不是用『我自己』去見我父親,是我『披戴基督』,基督帶著我,去跟我父親修復關係。」
直到父親臨終、回天家前的最後一天,詢問劉宜欣:「能不能幫我把後事辦好?」她回:「沒問題,爸爸。」最後他說了句「謝謝」之後安然離開。
「我感謝神,如果在他離世之前我沒有跟他修復關係,我永遠會有遺憾。」劉宜欣以這段寶貴的經歷勉勵,「如果你有一段關係,是需要修復的,我們沒有辦法靠知識,我們要祈求聖靈引導我們,我們謙卑自己來到祂面前尋求幫助;並且,這段饒恕的過程需要練習,需要不斷、不斷練習,那麼最後我們就能戰勝!讓聖靈得勝!因為基督徒的命定,就是得勝者!」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