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左圖)霖恩小學開辦以來有許多回教背景的孩童信主;(右圖)連加恩醫師。(左圖/截取自iCare 愛無國界關懷協會臉書;右圖/記者王詩瑜)

如果給出一份愛的感動,能改變遙遠彼端孩子的生命,你會怎麼選擇?最初,連加恩發起「垃圾換舊衣」活動,讓西非看見台灣,後成立霖恩孤兒院,被政府認可為小學,在當地非洲泛靈信仰,與多數回教背景地區,卻被允許建立教堂!「撒種的工作,真的很奇妙!」愛無國界關懷協會秘書長陳葆蓀分享,許多孩童生命因此被翻轉,甚至有參與志工信主。原來給予愛與接受愛,皆會帶來生命的改變!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言19:17)

26日晚間,icare愛無國界關懷協會於榮星長老教會,舉辦「Light up the hope」(重燃信心,點燃希望)展覽,帶領大家回顧一路走來,上帝在西非布吉納法索做的一切美事。

 

霖恩的起源

2001年剛畢業的連加恩醫師,前往布吉納法索成為外交替代役,看到當地的狀況後,舉辦了「垃圾換舊衣」的活動,當時台灣寄了幾百箱衣服過去,被當地人所注意到。

 

當地長老更希望連加恩能在當地蓋孤兒院,於是在母會榮星長老教會的支持下,2004年開辦了「霖恩孤兒院」,直到2014年被布國政府所認可,成為霖恩小學。

 

將近20年的時間,榮星長老教會為此成立了「西非專款」,專門提供西非事工的所需。直到2018年,才正式成立了愛無國界關懷協會,透過協會名義,不再侷限教會內部,而是跟社會上有更多連結。

傳愛,帶來生命的改變

愛無國界協會秘書長陳葆蓀分享,此協會設立的異象,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傳愛」,透過傳愛,讓希望延續,讓夢想實現。希望愛心資助人的給予,為世界另一端的孩子帶來改變,把天國應許帶到未得之民。

 

並且,跟隨耶穌傳愛,不是單向的,資助者透過給予祝福的行動,也會帶來自身生命的改變,期盼不只是基督徒,連未信朋友都能經歷這樣的奇妙!

 

霖恩小學設立的地方,當地村民多為非洲泛靈信仰,也是穆斯林的回教地區,但是上帝很奇妙,村裡的長老卻允許他們在院內設立小教堂,每個禮拜都有當地牧師帶領主日聚會,許多孩子在六年的小學期間,就接受了基督信仰。

 

撒種的工作,真的很奇妙!陳葆蓀分享,曾有未信主的醫師,前往當地擔任志工,非常單純的愛這些孩子,在過程中就經歷到神的奇妙,而決志信主。

 

談及為何此次籌畫「Light up the hope重燃信心,點燃希望」展覽,陳葆蓀分享,希望能不同於一般舉辦感恩餐會的方式,以展覽的方式,讓贊助者可以看見整個事工的源起,重溫其中的感動,再次點燃信心彼此祝福!「很多時候給出金錢和幫助的人,生命反而擴大!」

  • news-details
  • 愛無國界關懷協會秘書長陳葆蓀。(圖/記者王詩瑜)

教育也是一種宣教方式

長期以來參與、支持西非事工的榮星長老教會,符明勝牧師分享,2016年時,曾與連加恩醫師實際到西非霖恩小學的現場探訪,看到當地的困境與缺乏,有些學生會到路燈下讀書,因為家中沒有電可以使用。

 

透過這所學校,有將近一半回教背景的學生,已經認識並信靠耶穌。「我才發現透過教育也是另一種宣教方式!」那次他們在夜間舉辦露天的佈道會,看見上帝恩典的作為,許多年輕人跑來台前願意信靠耶穌!

 

他也感謝神,「透過參與霖恩小學,神擴張我們的眼界!」透過這樣認獻,神也提醒要有國度的眼光,不是只看到自己的需要,而是看見國度裡的需要,教會要實踐主的大使命,就是使萬民作主的門徒!

 

他也看見許多弟兄姊妹,即使手頭並不寬裕,仍願意去認養奉獻,不論多或少,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個過程,關心另一個地方有需要的孩子,是一種愛的表達!

  • news-details
  • 榮星長老教會符明勝牧師為西非當地祝福禱告。(圖/記者王詩瑜)

此次展覽分成五大展區,包含認識霖恩的起源、學校現況,當地孩童被訪問的故事,特別還有一區是「手寫溫度」,認養父母可以寫信給孩子,現場安排法文翻譯,讓贊助者可以有機會,將自己心意向孩子們來訴說。「體驗西非」則是展出布吉納法索相關的樂器、擺設和生活用品,讓人更貼近當地的生活情景。

  • news-details
  • 「Light up the hope」展覽現場。(圖/記者王詩瑜)

愛無國界關懷協會理事長連益雄,致詞時分享,第一個要感謝的是上帝,因為是神親自興建霖恩,我們都只是中間的參與者,第二個感謝每個支持者的投入,因著這些投入,孤兒院才能成立。

 

今年是馬偕宣教150周年,此行動也接續馬偕宣教精神到西非,期盼未來也能如馬偕一樣,在當地城立學校、醫學院和神學院,供應西非的宣教工作。

  • news-details
  • 愛無國界關懷協會理事長連益雄,也是連加恩的父親。(圖/記者王詩瑜)

連加恩醫師受訪時表示,霖恩從開辦到現在,大約18年左右,不論是食物、水電、人員都需要錢,中間也有幾次,面臨缺乏危機,但是仍採取低調的策略,並未大量的行銷宣傳。

 

我們就是把上帝交託給我們的小孩照顧好。」即使台灣跟布吉納法索已斷交,但人的情感沒有斷掉,與當地教會連結,並且孤兒院的負責人是一名牧師。

 

他也分享在歌林多前書3:10-15的經文:「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好像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 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 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稭在這根基上建造, 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 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 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裏經過的一樣。

 

上帝會把你一生建造成果擺在你面前,經過火的考驗,剩下才是留存的財寶在天上,我們所做的事情,只有兩主情況,一個是只在今生有價值,另一個則是存留到永遠。他認為,只有這麼少的人,可以有機會參與,幫助(西非)村子裡的小朋友,這是稀有寶石,是限量版!

 

最後,他也分享一個特別的小故事,自己的曾祖母是馬偕博士帶領信主,當馬偕回到加拿大時,發表一篇文章中,就提及連加恩醫師的曾祖母,並描述聖經中的故事,婦人有十塊錢,一塊錢掉了,她也會打燈去找。

 

我們家族就好像是失落的銅錢掉在角落,上帝差遣一個加拿大人把我們找到 !」他期盼能持續上帝透過霖恩要開展的工作,繼續找尋那遺失在角落裡,但是卻停留在神心上的銅板!

  • news-details
  • 連加恩醫師最初來到布吉納法索擔任外交替代役,後來更在當地興建孤兒院。(圖/記者王詩瑜)

  • news-details
  • 現場與布吉納法索當地的牧師連線。(圖/記者王詩瑜)

  • news-details
  • 最後大家將手中蠟燭放置在西非地圖周圍,象徵著點燃希望!(圖/記者王詩瑜)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