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左:靈命日糧專題講員柯貝爾牧師(Rev. Bill Crowder)於3月24日,主講「加略人猶大—悲劇性的叛徒」信息。(圖/截自 靈命日糧事工(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YT直播、shutterstock)

柯貝爾牧師以「加略人猶大—悲劇性的叛徒」為題,特別邀請大眾,一同探索,為什麼猶大會選擇背叛耶穌?原來猶大早已預謀?若耶穌早就知道猶大將「背叛」祂,那耶穌為什麼還要呼召他?並提醒道,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也有可能不小心成為「猶大」。

一直以來,「靈命日糧事工」為幫助世界各地的讀者,與上帝親密同,並餵養人的屬靈生命,使人得著飽足,他們努力將聖經智慧轉化成易懂、易得的訊息給大眾。

 

3月24日,靈命日糧特別舉辦了線上聖經講座,邀請柯貝爾牧師(Rev. Bill Crowder)以「加略人猶大—悲劇性的叛徒」為題,跟大家分享鮮少為人所提及的聖經人物—加略人猶大。柯貝爾牧師從2006年至2020年,已連續14年來台分享,去(2021)年有疫情攔阻,但堅持不中斷參與聖經講座,改為線上方式,與台灣讀者相見。

 

「加略人猶大」是誰?

提起「加略人猶大」,你會想到什麼?聖經中,多次描述他是那12門徒中,將要出賣耶穌的門徒,為何他要賣掉這位和他們一起生活三年的耶穌?他為什麼會從一位「被信任的門徒」,變成「背叛上帝兒子的叛徒」?我們如何從他的例子中學到教訓?

 

有些人在看猶大會覺得,他是個悲劇性人物,甚至還有人試著替他說話、寫書或寫歌,很多人塑造他是因環境所逼,最後才做了很不可原諒的事,但柯貝爾說,他仍是個背叛者,並且所做的一切其實是有密謀的,因聖經清楚記載,他事先的準備行動,是預謀的行動。

 

在了解猶大為什麼要預謀背叛前,我們可以先來研究:猶大到底是誰?柯貝爾牧師表示,新約有很多人名叫猶大,但這猶大是西門的兒子,並且只有他出賣耶穌。

 

他講解,這名字其實起源於以色列其中一個支派,意思是「讚美耶和華」,此名的原意是要「尊榮上帝」,而猶大的姓氏為「Ishkaryot」,由兩個字組成即「ish」與「karyot」,曾有人解釋這姓氏意為「具有殺手眼神的男子」,或「刺客」,另有人則解釋,這姓氏意指「加略的男子」,「加略」是指位在耶路撒冷南方的村莊。

 

如果姓氏指的是「加略的男子」,就會發現,猶大與耶穌及其他門徒的關係,也會特別微妙,因為12門徒幾乎從加利利來,以致猶大雖身處核心的12門徒裡,但容易像是「外人」。

 

猶大在門徒裡,同時扮演很特殊的角色,主要負責管錢、管存放資金的錢袋或錢箱、付帳與採購,掌控著錢財,但也顯示出耶穌很信任他,親自託付他管理重要財物,而這也是耶穌一開始接近猶大的方式,與呼召他成為門徒的初衷。

  • news-details
  • 耶穌雖知道猶大會背叛他,仍親自託付他管理重要財物。(圖/shutterstock)

預謀的背叛

雖然耶穌如此呼召與看中猶大,並且他也是在一群跟隨者裡,最靠近耶穌的人,然而他的心,早在一些聖經裡可以看見,已有了背叛。

 

密謀背叛的引爆點

柯貝爾牧師說,在約翰福音11章記載,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而約翰福音12章開頭可以看到,為了尊榮耶穌,大家舉辦了一場盛宴,在這場筵席中,拉撒路的姊姊,也就是伯大尼的馬利亞,拿著一瓶極珍貴的真哪噠香膏,打破瓶子,毫不吝嗇地把貴重的香膏膏抹在耶穌身上,表達她對耶穌的感激之情。

 

並且,這舉動連馬利亞當時也不曉得,其實還代表了未來的事,是為了耶穌的安葬做準備,因耶穌很快就要受死了;在12章之後受難週即將到來,耶穌將光榮進耶路撒冷,但在這充滿香氣的屋子裡,在第4節,猶大公開譴責馬利亞說,「為什麼不拿香膏去賣300分錢,去幫助窮人?」

 

乍看之下,猶大的話很有道理,他的反應看似出於善意的解釋,300分錢等於一年的工資,這筆錢必定可幫助很多窮人,而猶大對「人」其實很敏銳,很知道人的需要、很關心社會議題。

 

然而,約翰在寫下這段經歷時,已先告知了讀者,那時猶大已經常盜用公款,並且非真心關心窮人,其早已心懷二意,藉此機會攻擊馬利亞,使馬利亞難堪,讓自己看起來品德高尚。

 

因此,如果作者或沒人講猶大真正的動機,人們就無法得知猶大的心思。我們可以知道,在猶大自殺後,門徒們也才發現錢袋裡錢有短少,所以當下,猶大的動機,就是希望有更多錢放進錢袋,也就可以盜用更多錢。

 

然而,雖然耶穌早已知道這一切,但在第7節,祂卻沒有明講,並進一步保護馬利亞說,「由她吧!」這就如同在對猶大說,「住手、放開她!」因此,在猶大公開反對馬利亞,而耶穌公開反對猶大這樣的衝突後,可能是促使猶大跨出去進行先前一直所盤算、計謀的引爆點。

 

猶大的動機

另外,柯貝爾也推測了其他猶大想出賣耶穌的動機,他提到,有人說可能是因為「耶穌不肯建立地上的王國」,如猶大的姓氏,真的如先前所說,是「殺手、刺客」並認同與支持要推翻羅馬政權,那在聖經中記載,有幾次群眾聚集呼喊要擁戴耶穌為王,但耶穌卻拒絕了時,可能讓猶大很難過。

 

除此之外,也有人推測,或許猶大因在跟隨耶穌三年之後,對耶穌感到相當失望,因事情發展不如他所預期,就「覺得自己浪費了三年的生命,沒有成果」,於是想背叛耶穌,將耶穌交在他人手中,至少從中得到一些報酬。柯貝爾說,雖然這些都是臆測,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猶大的內心已變了

  • news-details
  • 猶大的心在之後逐漸改變。圖為猶大收取出賣耶穌的30塊錢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預謀的行動

因此,直到在整個馬利亞事件與耶穌衝突後,猶大就開始不斷找機會出賣耶穌,而他預謀準備出賣耶穌的動作,可統整歸納成以下3點:

 

1. 「猶大本人的行動」:

首先,我們可以看見,在馬太福音26章14-16節,寫在馬利亞事件之後,他跑去找祭司長問,「如果把耶穌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

 

又一次,錢是整個事件的核心,猶大心裡想的是,「如果我要這樣做,那我會得到什麼報酬?」後來,祭司長給他30塊錢,但柯貝爾牧師說,那其實非常少,等同於一個奴隸的價錢。

 

2. 「撒但的參與」:

約翰福音13章2節記載,「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裡。」、27節說,「他吃了以後,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穌便對他說:你所做的,快做吧!」路加福音22章3節也出現,「這時,撒但入了那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心;他本是十二門徒裡的一個。

 

福音書裡有很多人被撒但附身、內住、驅使、控制等,但猶大的情形很特殊,是撒但本身親自佔據猶大的生命,話雖如此,但也是因猶大願意讓撒但來利用,是猶大自己讓撒但進入了他的內心。

 

柯貝爾牧師說,在馬太福音16章,彼得曾使自己被撒但利用反駁耶穌,以至耶穌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我的敵人,和我做對的,你反對我所說的。」耶穌想說的是,「不要向撒但開門!我需要你,我要你站在我這一邊,而不是反對我。」

 

因此,我們每人都有做選擇的能力,並需要為我們的選擇負責,神有至高的權柄,但人有自己的選擇與責任,雖然事情都如經上所預定的必然發生,但猶大也做出了選擇,讓自己和黑暗勢力合作,成為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3. 「預言的真實」:

早在舊約已預言,猶大將出賣耶穌,在詩篇41篇9節記載,「連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過我飯的也用腳踢我。」柯貝爾牧師認為此處預表著耶穌最親密、最信任的朋友,也會用腳踢祂,指的就是猶大,另還有詩篇55篇、詩篇109篇等,並談論最多關於彌賽亞的書卷,撒迦利亞書也曾提到—他們付出三十塊銀子作工資。

  • news-details
  • 主耶穌被出賣、要上十字架前,與門徒吃了最後的晚餐,並蘸餅給猶大。(圖/shutterstock)

痛心的背叛

那如果耶穌早已知道猶大會這樣做,為何還要呼召他?

耶穌一直都知道,猶大終究將背叛祂,但耶穌卻從來沒有停止接近他、停止吸引他,並沒有停止對他展現祂的愛與憐憫。

—柯貝爾牧師

縱使知道,即將要來的背叛,耶穌仍選擇猶大,歡迎他加入門徒的行列,與他同進同出,建立個人關係,把重要物資交給他管理。

 

甚至在最後的晚餐,猶大要離席前,耶穌還是「蘸了餅,遞給猶大」,這在逾越節是個很重要的習俗,代表筵席的主人耶穌,親自在餅上放上羊肉、蔬菜等各種不同的食物,將他們包起來、沾醬,而主人傳遞的對象,就會被視為「這場筵席中重要的貴賓」。

 

但猶大最終,還是拒絕了這所有的一切。

 

最後,在馬太福音26章,耶穌與門徒離開馬可樓,穿過暗夜,耶穌來到客西馬尼園急切禱告,直到最後心裡釋懷、預備好面對即將要迎來的計劃。

 

於是,在馬太福音26章47、49節說,有聲勢浩大的聯盟,包含帶著刀劍的羅馬士兵、祭司、宗教領袖、長老等,全傾巢而出,而猶大是開路先鋒,把人帶耶穌面前,並用表達最親密關係的親吻,來背叛耶穌,而「背叛」這個字的意思就是「交出去」,最後,猶大選擇把耶穌交了出去。

儘管如此,耶穌卻還是選擇以「朋友」稱呼猶大。從耶穌呼召猶大開始,便用盡各種不同方式向猶大釋出仁慈與憐憫,從過去直到被出賣的那一刻,耶穌對猶大的愛仍極其深切,不放棄呼籲、懇求、吸引猶大回歸正道。

  • news-details
  • 讓猶大成為我們的借鑑,時刻保守自己的心,回在耶穌身上。(圖/shutterstock)

猶大的借鑑—常回歸到神身上,保守自己的心

就在最後,猶大背叛完,卻後悔了,並選擇了悲劇性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柯貝爾牧師說,其實到最後,猶大所感到的「悔改」這字,與我們所認知的「悔改」不同,他到最後的悔改,更精確地來說,應為「懊悔」。

 

意指他到最後,還是不願意真正悔改,拯救自己,仍不肯妥善解決問題,回轉向上帝,到最後,上帝只能無奈地說,「好吧,就順你的意思,去完成所要做的事吧!」猶大曾有得拯救的機會,但最終因他的拒絕,有了這樣的結局。

 

猶大的拒絕,也好比創世記,雖然亞當、夏娃跟神同住在一起,但這似乎讓他們還是感到不滿意,讓撒但有機可趁,告訴他們還有更多,誆騙他們,而猶大,也花了三年的時間,沈浸在上帝兒子的榮耀前,卻認為還不夠,還想要更多。

 

柯貝爾牧師提醒,我們都有可能很常陷入同樣的軟弱,在生活中的某部分,容易被黑暗、仇敵勢力影響,而如何勝過的關鍵就在於,我們可常常回想,自己過去如何依靠上帝的恩典得到幫助,並且時常數算恩典,以此保守我們的心得以聖潔、對主忠心。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