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昨(12)日下午2點舉行「淡水長老教會設教150週年」讚美禮拜,新北市長侯友宜特別錄影致賀,信義教會Wumas牧師致贈匾額。(圖/左、右上:記者彭錦梅;右下:淡水長老教會YouTube截圖)

你可曾在淡水馬偕街這座哥德式建築物前駐足流連?來到淡水馬偕街,很難不被緊鄰滬尾醫館的磚紅色教堂吸引,她是淡水地標--淡水長老教會,也是遊客、婚紗攝影的熱門景點,更是馬偕在台設立及北台灣的第一間教會,在今(2022)年4月10日歡慶設教150週年,於下午舉行讚美禮拜。

 

然而在建築物內更吸引人的,是耶穌基督的愛。時值台灣疫情升溫,人心不安的時刻,淡水長老教會牧師鄭浚豪深深期盼弟兄姐妹們與上帝連結合一,活出耶穌的教導,與聖神(聖靈)同工,在戰亂、疫情蔓延的時代,成為眾教會的祝福,讓教會成為盼望的記號。

新北市長錄影致賀

馬偕來台宣教暨淡水長老教會設教150週年,廣受社會與教會矚目與關心,昨(12)日下午2點開始的讚美禮拜,新北市長侯友宜特別透過錄影傳達對教會的肯定,指其延續馬偕精神,並祝賀教會150週年福音興旺,使淡水能有更多平安喜樂。

 

在李炳宏長老恭讀約書亞記1:9和腓立比書3:13-14後,鄭浚豪牧師以「Next」傳講信息,分享淡水長老教會150週年後對社會、傳福音的期待與使命。

  • news-details
  • 北市長侯友宜透過錄影傳達對淡水長老教會的肯定,指其延續馬偕精神,並祝賀教會150週年福音興旺,使淡水有更多平安喜樂。(圖/YouTube截圖)

校正回歸,對準基督,向著標竿直跑

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13〜14

 

150年在歷史洪流中並不算長,但對於生命窄如手掌(詩篇39:5)的人類而言,卻悠長得難以理解。在講道時,鄭浚豪牧師提道,自去年就不斷思考「150」到底是什麼概念?他認為腓立比書3:13〜14相當激勵人心!

 

他表示,回顧過去的150年,我們都必需要時常「校正回歸」,把目標方向都確認對準耶穌基督;唯有專注在耶穌基督,教會才可以永續,以踏實穩健的步伐向前走。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說,「教會是上帝百姓的團契,受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做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復釘根在本地(扎根於本土),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來成做盼望的記號。」在此宣信之下,淡水長老教會將朝著三大目標邁進:

 

活出與上帝的合一

絕大多數的教會始終都強調要同心合意,有太多時間著墨在人的同心合意,可是忽略了耶穌為我們的祈禱,乃是要我們和上帝可以合而為一

 

淡水教會在設教150週年的時刻,要在上帝的面前立志與祂合一,讓神的愛可以從我們生命中湧流。想要活出與上帝合一的生命,就需要有真理—上帝的話語。盼弟兄姊妹藉著真理看見上帝的榮耀,成為真正屬神的兒女。

 

合乎耶穌的教導

鄭浚豪提到《跟隨基督-作門徒的代價》其中的一句話:「有福不是因為門徒們的苦難或者是所做的捨棄,而是有耶穌的宣召和應許讓一切都有意義。

 

在面對現實生活時,需要有許多省思——我們的生命有無合乎耶穌的教導?常常我們浪費太多時間談論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甚至以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與意見進行為滿足。

 

他期許大家:「不要讓我們的奔跑沒有意義,因為我們的目標是耶穌、是真理,唯有我們順服耶穌基督的教導,活出教導的內容,也就是彼此相愛的時候,眾人就可以知道我們是耶穌基督的學生。

 

歡迎與聖神的同工

為使事工能夠在地化,與聖神同工,滿有能力地成為盼望和祝福,未來淡水教會將會朝向以下3個方向前進:

 

1. 心靈關顧:鄭浚豪在接受訪談時說道,淡水在地有許多人的心靈需要醫治釋放,在牧會牧養的系統之外,教會也會透過心靈諮商的協助,幫助會友及當地居民身心靈健康。

 

2. 社區發展:教會要更積極在社區發揮影響力,和社會各階層的人連結,舉辦社區講座,內容包括時事評論或者國防新知,以及教會關心更小型教會的發展,特別是都市原住民教會、淡水香港教會,成為祝福眾教會的教會。

 

訪談中,鄭浚豪特別提道,近兩年淡水長老教會與公部門有諸多合作,例如:與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區公所和台北捷運公司合作,於淡水捷運站展覽「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壁貼,又經交通部與中華郵政公司共同發行紀念郵票。在地的社會賢達亦成為教會幫助,推動事工。

 

在社區服務方面,教會舉辦社區講座,推行「快閃書店」,藉由文史導覽與民眾互動。同時以悠遊卡、書籤、便條紙、口罩等生活用品,開啟福音文創之途,欲藉這些唾手可得、因應民眾需求之物,讓福音進入大眾日常生活中。

 

3. 致力教會的拓展:期盼教會服務更多淡水的住民,與聖神同工,廣傳福音,不倚靠勢力和個人,謙卑順服上帝的引導來成就美善的事情。

  • news-details
  • 左上:在讚美禮拜中,由聖歌隊獻詩《晚物頌讚》;右上:兒少、青少和迦拿團契獻祝歌《他又真又活》;左下:敬拜團以《大山為我挪開》、《大手牽小手》在艱難的時刻鼓舞人心;右下:松年大學唱台語祝歌《佇此塊土地有疼》(圖/記者彭錦梅)

上帝是咱代代幫贊,自戰亂與恩典中走來的150年

淡水長老教會自1872年馬偕牧師上陸淡水,並且在此設教,鄭浚豪說道:「站在150年這個承先啟後的時刻,真實看見『上帝是咱代代幫贊』(上的是我們代代的幫助)。」

 

他提到,按照台灣教會宣教史的解釋,共有4個階段:

 

1. 宣教師主導:淡水長老教會過去與宣教師(宣教士)、隨行來台的愛主姊妹們,有非常深入的互動。當時教會的信仰造就與生活,深受其影響,在宣教師的主導之下,教會視英國長老教會或加拿大長老教會為母會。

 

直到二戰爆發,宣教師全被要求回到自己的國家,台灣的教會進入第二個階段。

 

2. 教會合一和本土化形成:因應宣教師返回故土,本土牧師需瞬間接班,台灣的教會開始本土化,南、北部教會合一,建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3. 身份覺醒和社會關懷參與:1970至2000年,社會變化極大,政治民主化和社會經濟成長,使教會有更大的機會開始傳福音的工作。鄭宏輝、王榮信、張思聰等牧師牧會的年代,成為教會增長黃金時期。

 

2000年到2015年,張思聰、江永遠、呂秉衡和蔡維倫等接任牧師,教會開拓教會,也進行社區營造。教會買下夜梅花茶室,成立關懷協會,讓人看見教會在每個世代中都有雲彩般的見證。

 

4. 信仰再告白:歷經昔日宣教師奠基,歷任牧師傳承,現在淡水長老教會要思考「如何告白耶穌基督是我的救主」?

 

鄭浚豪呼籲:「淡水長老教會150年,我們的信仰告白不應該還停留在過去的傳統和歷史,而是現在的你個人告白所信的是什麼?

 

他借用哲學家海德格爾說的「我在故我思」,也就是說,在淡水禮拜堂禮拜中聽見這些教會歷史的時候,現在你我想的是什麼呢?

 

並以提摩太後書1:12提醒弟兄姊妹:「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

  • news-details
  • 左:信義教會之原住民牧師Wumas致贈響尾蛇圖騰之匾額,因在原住民語中響尾蛇同時有「朋友」之意。右:由謝若望長老展示匾額。(圖/記者 彭錦梅)

感恩並期許:成為有使命感、影響力、向前行的教會

使命感:宣揚福音,使人得福

150年來,有人栽種、有人灌溉,為了福音的廣傳,教會與弟兄姊妹做了許多努力。教會對內有查經祈禱、培靈佈道、牧養培訓,有人受到造就、信仰靈命成長進步;對外有幼兒園、偕醫館咖啡廳、松年大學等,且不斷開拓教會,許多人相繼被感動、認識福音真理。

 

教會的使命是要宣揚耶穌基督的救贖,使更多人得到祝福。然而,栽種、灌溉和成長都在於上帝;凡事都有神的主權,成長在於祂的應許,前提是要去做,而倚靠神帶出的實際行動,使淡水長老教會成為眾教會與淡水地區的祝福。

 

「教會要走出去」絕非口號!教會要有影響力!

汪宗程牧師的筆記記錄了一段教會的往事。戰後的社會陸續恢復正常生活,當時候淡水的許多人來拜託和連署,希望教會恢復開設重光幼稚園,所以「重光」的雙重意義是台灣光復及幼稚園恢復。這段記事是要使我們知道,教會是有影響力的,讓社區的民眾認同教會所做的,此乃教會存在的意義。

 

現在要思考的是「教會的存在價值」,如何倚靠耶穌基督進入人群、影響社區,使人在盼望中有信心和相愛?這樣的影響方能代代無盡。

 

倚靠神向前行,突破不可能

鄭浚豪提醒,莫忘「在神凡事都能!」祂是我們的祝福和幫助。接下來,教會與弟兄姐妹要一起見證馬偕紀念大樓的完工,因著耶穌基督,教會能夠突破很多的不可能。

 

「設教150週年」、「北台灣第一間教會」,這些歷史和名稱都是有限的,「我們要求上帝帶領我們去做『對的事情』,突破束縛、勇往向前,讓淡水地區因為有淡水長老教會,遍滿神的榮光。」鄭浚豪深切地期盼。

  • news-details
  • 讚美禮拜結束後,於教會副堂有文創商品展售。(圖/記者彭錦梅)
  • 站水長老教會150年發展簡史影片。(影音/淡水長老教會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