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韓國耶穌同行教會主任牧師金承會(右上)主講最後一堂,以「耶穌同行日記」帶來更新教會為題;由「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右下)總結。(圖 / Shutterstock、圖/與神同行講座截圖)

使徒行傳2:46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初代教會,信徒天天一起擘餅用飯,沒有聖殿、沒有祭司、沒有獻祭;而現代教會面臨失去生命力的問題,將如何成為合神心意的共同體?

27日下午,進行「與神同行-看韓國教會的危機與轉機」論壇最後一堂課,由講員「韓國耶穌同行教會」主任牧師金承會主講,他開宗明義地,以英文的兩個單字Organic(有機)或 Organization(組織)問大家?

 

請眾人思想看看自己的教會,是有機化或組織化呢?

 

這兩個單字很有關係,卻是不同的意義;教會不是「機器」,真正的教會應是具有生命的「組成細胞」組織在一起,成為生命共同體。

 

觀察韓國教會、台灣教會,現階段皆面臨失去生命力的問題。特別是教會擴大了,若太強調組織行政制度,容易僵化而失去生命力,易變成羅馬時代教會的階級化、制度化教會。

 

他回憶起,韓國首爾大地教會創辦人—主任牧師河用祚曾經說過:「教會要變成有機的,而不是過於組織化;教會增長後,較容易變成組織性的教會,教會需要「組織力」,但不能失去『生命力』。」 

 

他進一步說明,使徒行傳2:46記載,「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顯示「初代教會」是從家庭開始的,天天擘餅用飯,就是實行「有機教會」,活出一種生活,是彼此禱告、彼此分享的共同群體,成為一個合乎神心意的共同體。

 

當人數多起來了,才漸漸轉變成中型、大型的教會,此時應避免流於僵化或組織制度化。

 

「與耶穌同行日記」的實行

如何維持生命力,成為一個一個「有機教會(Organic Church)」呢?

 

他建議,當開始實行「耶穌同行日記」時,加上彼此分享日記、共同禱告時,天天彼此交通,就能顯出「有機」教會的功能來。並提醒,這需要群體一起做,因為單獨個人實行「默默」地做,容易默默地停下來。

 

以6人~10人一組,一起實行與神同行的日記,展開與神親密的關係。每一個「小組分享室」,就如同一個小型教會。

金承會強調,或許有人顧慮,而不願意分享自己的「隱私」,其實並不是將生活中的私事、犯罪悔改紀錄呈現出來,而是將個人與主親密交通的感動、有無思想耶穌、是否遵行神的活的話、每日的屬靈造就等等分享給小組成員,人人、天天寫日記,成為彼此真實的供應。

他見證,「好牧人教會」從6人~10人開始,2011年從11組開始實行,漸漸地每年增加500~600組,直到2019年已達到2000組,2021年已累積500多萬份分享日記在各群組。從數字看起來,不只教會會友人數增加,連小組的內聚強度,更加凝聚並強化。


他大方分享,自己的「與神同行日記」,藉由手機app軟體,設立了多個不同屬性的「日記分享室」,包含:事工團隊弟兄們分享室、掌執領導者分享室、領袖牧者分享室、自己家人分享室等等。教會藉由實際分享與彼此鼓勵,彼此「阿門」回覆中,得到繁增的祝福。

 

關於「家人分享室」,分享室中共有他與師母及兩個兒子4人,他們結婚30年,藉著天天寫日記、天天分享,他笑說:「竟然能不再吵架了!」自己應該是最先蒙恩的一位,因為每天與家人的分享,成為良好的互動,強化夫妻關係,也加強家庭關係,現在,天天都像「新婚」一樣。

  • news-details
  • 金承會牧師(右)請眾人思想看看自己的教會,是否Organic(有機)或落於 Organization(組織)?(圖/與神同行講座截圖)

所以,當耶穌是一家之主,家庭的紛爭、困難就能一一消失了!教會中也有許多夫妻開始實行,特別是因著工作關係,相隔兩地的遠距離相處,透過分享室,與神同行的寫日記交通中,彼此的關係親密多了! 

 

特別是,這兩年來韓國疫情嚴重,幾乎無法實體見面,他們藉著與神同行日記分享室「天天線上相見」。每次有人分享,就會有許多人回應,鼓勵、打氣,說「阿門!」成為積極的力量。

 

教會中曾有位罹患憂鬱症的執事,剛開始無法寫太長的日記,但是每次一寫,簡單的一句,都得到許多人正面的鼓勵,安慰支持,他繼而能越寫越多,持續接收到肯定的回應與支持的力量,很快的,憂鬱症得到醫治,成為活生生的「寫日記見證」。



與神同行「日記」,顧名思義就是「天天」,一年就可以有365場的感動聚集,每天仰望耶穌,遵行神的話語,分享室中就有許多感恩見證都持續發生。 

 

每天獻上感恩的祭

韓國耶穌同行教會(Walking with Jesus)的實行,80人的中小型教會,去年初剛開始以「10人一組」,共分兩組實行,他們彼此都不熟悉,藉由線上分享軟體,天天開始寫日記,後因疫情爆發一直沒有實際碰面的機會,30天後,有許多弟兄姐妹分享,「雖然只有一個月,卻似乎像是認識10年以上的好朋友。」

 

所以,現在弟兄姊妹碰面時,不是問:「需要為你代禱的事項是那些?」而是問:「禱告的事項已經成就了嗎?」

 

藉著分享室中,更深、更強的彼此代禱,不只成為每天的恩典,更能彼此造就!如同每天獻上感恩的祭,恩典彼此堆加,每個家都是聖殿,每個分享室都是「有機教會」,一如使徒行傳中初代的教會,雖沒有聖殿、沒有祭司、沒有獻祭,卻天天擘餅用飯!

 

他鼓勵各地教會,實行與神同行的日記,每天「倍增」記錄屬靈的經歷。

疫情壟罩之下,許多大型教會都受到衝擊,金承會見證,雖不能實體聚會,「奉獻金額」與「物資救助」卻比實體聚會時多更多。他感謝主,藉著與神同行日記的分享,都能成為健康的有機教會。

 

回應與神同行

中華福音神學院院牧張宗培牧師回應,「與神同行」也就是跟隨,如同馬太福音4章,主說:「來!跟從我!」彼得接受呼召而跟隨。要領導前,必須先成為跟隨者。

 

教會思考「有機」或「組織」時,他提醒,這不是取、捨問題,而是比例應用。

 

當實際跟隨操練時,可以參考「韓國好牧人教會」劉基成牧師分享,得知「與神同行的日記實行」起頭,是從上帝呼召,去做一個「失敗」的事工開始的,如以賽亞書第6章記載,上帝說要去向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的百姓傳講福音時,百姓一開始的確不容易聽從。

 
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以賽亞書6:9-10)

 

他勉勵牧者同工,「寫與神同行日記」的實踐與推廣,皆需要持之以恆,建立習慣,才能真正跟隨,與耶穌同行,成為「有機教會」。

  • news-details
  •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提醒,關係比事工更為重要!神所要的是合一,而不是第一。(圖/與神同行講座截圖)

周神助牧師:「關係」比事工更重要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回應時特別提道,要能夠擴大宣教角度,從RPG(Revival Prayer Group)到UPG(Unreached People Group),透過此次「韓國教會的危機與轉機」的探討,反思40多年前,台灣教會仍在發展,多數教會於「訪韓聖會」中得到人數增長、教會擴大的幫助。

 

而現今教會,更應進入另一階段的學習,藉由此次與神同行的論壇,周神助提醒,「關係」是最重要的基礎,包含與神的關係、與人的關係,教會與教會的關係。

 

關係比事工更為重要!當教會開始與神對齊、住在基督裡,帶進與神、與人關係的合一,進而帶進更明顯的增長,不再只是教會數量或型態的擴大,而是神的國降臨。

 

神所要的是合一,而不是第一 

周神助加強說道,台灣的教會更要從領袖身上做起,如同大地教會的說法:「最硬的地方是主任牧師的腦袋。」

 

他勉勵牧者同工,每一天花時間聆聽神的聲音、禱讀聖經,聽神給人說的話,真正與神同行,個人、團隊都能與神同行,合一完成大使命;回到與神同行的根基上,讓神的旨意真正行在地上的教會如同行在天上。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