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母還當幹事?有這麼缺錢噢?」流言蜚語傳到耳裡,潘燕香不禁想:「我做錯了嗎?」
但神調整其心思、塑造剛強的靈,她就坦然面對:「為什麼不行呢?牧師家難道不用吃穿嗎?」這才發現,有什麼好受傷的?自此,就在工作崗位裡,建立起「愛自己的信心」,更明白神樂意她用「真實的自己」服事祂!
潘燕香為「台南基督教城市之心教會(簡稱:城市之心)」李元榮牧師的師母,善於手作;教會位於地下室,延階梯而下可見其豐富的作品,例如:「GOD IS LOVE」亮麗招牌、毛線羊,門後一座結合木頭的月形聖誕裝置令人眼睛一亮,空間點綴輕巧的心型掛飾,備感溫馨美麗。
潘燕香也開辦社區手作班「城市愛裡小學堂」,課程內容多元,例如:擴香石、聖誕裝飾、松果花圈等;而把創作融入環境及事工,是如何開始的呢?起於教會經費有限,但盼給予會友精心的聖誕禮物,所以每每由師母親手製作。
從不懂到開課,意外經營起「手作團契」時光
潘燕香經姐妹建議、開始嘗試作擴香石,她邊試邊尋找材料,「一般材質不是我想要的,因為一摸就滿手是粉。」思考精進的過程,她不斷體會上帝的帶領,能在有限範圍內,有效率地找到合適素材。
而她越作、材料越齊全、模具越來越多種,作品變化豐富,弟兄姐妹便建議「可以變成教學課程」,潘燕香便主打模具作區隔,因一般人多是用一、兩種模具重複製做,但來教會做,每次都能夠有不一樣的作品!
抗拒「師母的社會框架」多年,難道互補不好嗎?
潘燕香信主歷程平順,但不若其他人「會說方言,或聽見神的聲音」,使她一度自我懷疑「我有什麼問題?是否不夠屬靈?做的不夠多?」好在一路走來,神保守她的心,也讓她知道「信仰不只是這些」。
由於公公也是牧師、婆婆即師母,所以,潘燕香很早就知悉「師母的社會框架」,例如:要會彈琴,但她不禁抗拒:「為什麼?牧師已經很會了。」因而拒絕服事多年,直到婚後近10年,才開始接觸教會服事。
而服事神的過程,也是神醫治的過程。上帝常安慰潘燕香:「不用這些,妳也是我的孩子,不用這些,妳也可以活出妳自己。」使其明白與其符合刻板印象,更可以與牧師互補、做對方不擅長的事,兩人分攤、能撐起功能更完整的教會。
從教會幹事做起,回首發現神裝備預備開拓
後來,潘燕香在家帶孩子,脫離了社會一段時間,但因經濟壓力想工作,而她需要一份「不能離家太遠,若孩子有狀況能適時應變」的工作。剛好,有間教會在徵幹事,不會電腦的潘燕香因丈夫大力鼓勵,勉強寫履歷:「word我不會,但我可以學。」以誠實心態直球面對。
沒想到對方真的來電邀請面試。「我嚇死了,就想寫這種東西,你還要我。」後來,她順利錄取,一整晚睡不著覺,直到交接完才恍然大悟自己可以勝任;而她也倚靠神不怕雜事,採買、作帳、行政規矩樣樣學。
而回首發現,這是神恩典的裝備,預備她和李元榮之後開拓教會。
流言蜚語裡學剛強壯膽,建立愛自己的信心
潘燕香坦承,起初不願服事也因「害怕別人在背後講話」;而當幹事時,真的就遇到有人議論:「師母還當幹事?是在幹什麼?有這麼缺錢噢。」話語輾轉傳來,她難過心想:「我做錯了嗎?」
但神調整心思,使其明白自己並沒有做得不對,她就坦率回應:「為什麼不行呢?牧師家難道不用吃穿嗎?有工作給我,就做啊。」剛強壯膽後才發現「沒什麼好受傷的」,就在崗位裡建立起「愛自己的信心」。
後來,丈夫決定開拓教會,又有人覺得「有搶羊的嫌疑」,但潘燕香就只是坦然地說:「多一間教會,少一間廟,不是更好嗎?」讓大家都笑了,表明開拓的本意「不是要搶人,而是要得著更多人」。
於是,潘燕香低調離職,加入丈夫李元榮從零開拓的「台南基督教城市之心教會」,發現神已裝備她「有能力建立一間教會的體制」。會友有的從慕道友開始,有的是受傷的基督徒,服事重擔就落在夫妻倆身上。
但她看見「神給教會奇特之處」有醫治恢復人的恩膏,人們受了傷,能在這裡安靜復原,於是,她喜樂地撐起重擔,「不論佈置、打掃、行政...我能站在台前,也能站在台後,能夠做粗重的,也能做輕省的。」
潘燕香操練服事,喜樂擔當;如今,她能站在台前,也能站在台後,能做粗重的,也能做輕省的。(圖/記者辛毓珊、潘燕香臉書)
分享情緒釋放的3種方式,聖靈保惠師是最好的朋友
1. 「母親(師母)」一角舉足輕重,領受釋懷的恩典及聰明的靈
潘燕香處理情緒,會挑對象傾訴,而聖靈保惠師是最好的朋友,她常順服聖靈感動、先把情緒交給神;因明白人「聽八卦不講會痛苦」的軟弱,所以,有甚麼事情,她首先就是帶進禱告裡。
她了解到自己情緒管理非常重要,因為「師母」一角,不論在家庭或在教會,就是一個母親,看似隱形卻舉足輕重,若不開心整個家就很悶,若有喜樂就能調和或連結,讓家有笑聲,因而不輕看個人負面情緒。
2. 擁有「和自己相處」的時間
潘燕香體會,擁有跟自己相處的時光很重要,例如:她會一個人獨自逛街,走一走、看看新東西,即使沒有買,也會很開心,而看到新事物就發現正在流行的事物,一方面自己放鬆,一方面也在更新。
「逛完後,心情又好了,明天又可以再開始,看來簡單,但很重要,有點分別,然後愛自己。」潘燕香說。
3. 不要放棄「好朋友/閨蜜」群體
即使是家人也可能離開身邊,所以潘燕香勉勵「永遠不要放棄妳的閨蜜,每個人都需要有好朋友,是除了上帝之外,還要有的實體小組。」
而即使彼此是好姐妹,潘燕香並不宣洩情緒,因傾心吐意是在神那裡,「我的自由是,我已經跟上帝處理過的,急躁、焦慮或生氣的部分,都已經卸給神了,所以和姊妹講時已風平浪靜,只是需要有人懂。」
成人各有各的壓力,分享並非期待要任何人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彼此真正要的是:「被聆聽、被理解,有人同理自己生氣或委屈的部分。」
潘燕香禱告祝福「同為師母」的姊妹
親愛的上帝,我們感謝讚美祢,謝謝祢特別揀選我們,成為一個師母,這是多麼戰兢的一個職分,但是在祢愛裡,我們能找到自己;謝謝祢,用不斷的愛、不離棄的愛帶領我,用自己最美的樣子來服事祢。
願每一位師母,都能在她的職分中找到自己,用她自己最喜樂的樣子來服事祢、親近祢,因唯有如此,她的教會才能因她得福。
主啊,不再是一個「師母」很堅硬的框架,要框在我們的身上,這不再是一個重擔、一個限制、一個枷鎖,而是一份最美的祝福,能承擔這角色是特別的揀選,也有特別的福分與美意。
謝謝主,讓我在服事中不斷經歷祢,這是何等大的恩典,因只有愛能化解這一切,只有愛能帶領這一切。願分享除了造就我自己以外,也能幫助其他的師母,我們的主,我讚美祢!
孩子禱告奉靠耶穌基督得勝的名,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