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猴痘會產生皮疹的情況。(圖/shutterstock)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時,如今又出現一類天花的猴痘病毒(monkeypox),在歐美地區蔓延,據報在全球12個國家中,已有92則確診病例,不排除發生罕見的本土傳播疫情。

 

在末後世代,當災病在各地崛起,神的百姓讓我們舉起手同心為全地來守望,求神的憐憫和醫治臨到,人心在此時刻能夠回轉!

22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布新聞稿,因近期在歐洲、美洲及大洋洲等非屬猴痘流行國家中,猴痘確診病例異常增加,提醒醫界提高警覺加強通報。

 

世界衛生組織(WHO)上周五(20日)召開緊急會議,因自5月13日迄今,全球12個以往未流行過猴痘的國家中,有92例確診病例,50個疑似個案,其中以英國、葡萄牙及西班牙為多,且不排除當地發生罕見本土傳播疫情。


什麼是猴痘?

過去猴痘常見於中非和西非的偏遠地區,非洲許多動物身上都曾發現猴痘病毒,包含非洲松鼠、樹松鼠、甘比亞巨鼠、睡鼠及多種猴類等。

 

根據英國國家衛生服務局稱,猴痘是一種罕見的病毒感染,該病毒不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天花疫苗可以帶來85%的保護力,因兩者病毒非常相似。

 

最初的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腫脹、背痛、肌肉酸痛、淋巴結腫大,而一旦發燒,就會出現皮疹,通常從臉部開始,接著蔓延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最常見的是手掌和腳底。皮疹可能造成患者感到搔癢或疼痛,最終形成結痂,結痂會脫落,病變會導致疤痕。

 

大多數病毒案例是溫和的,有時類似於水痘,通常在幾周內,感染會自行消失,但是猴痘仍有10%的死亡率。

  • news-details
  • 過去猴痘常見於中非和西非的偏遠地區。(圖/截取自Washington Post YT頻道影片)

猴痘是如何傳播?

猴痘從動物傳人的病例中,當人類接觸到染病動物的血液、體液、皮膚或黏膜時,可能會造成感染。

 

而人與人的傳播中,當接觸到感染者的傷口、體液、呼吸道分泌物時,病毒可以經由破損的皮膚、呼吸道,或是透過眼睛、鼻子或嘴巴進入人體。因此與感染者密切接觸時,或是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體(如床上用品和衣服),都可能會造成猴痘的傳播。

  • news-details
  • 非洲許多動物身上都曾發現猴痘病毒,包含非洲松鼠、樹松鼠、甘比亞巨鼠、睡鼠及多種猴類等。(圖/shutterstock)

猴痘病毒歷史

猴痘病毒最初在1970年時,首次在一隻被圈養的猴子身上發現,當時造成非洲10多個非洲國家,爆發零星疫情。

 

2003年,美國也曾爆發疫情,這是第一次在非洲以外地區出現,患者因與受感染之土撥鼠密切接觸而感染該病,當時共確診 81 例病例,但均未導致死亡。

 

2017 年,尼日利亞經歷了已知規模最大的疫情。有172例疑似病例,75%的感染者是21至40歲的男性。

 

今年猴痘發現於「非流行性國家」

今年,英國在5月7日報告了首例病例,據稱該患者曾經前往尼日利亞,現英國已有20多個病例。

 

世衛組織在聲明也表示,最近的猴痘疫情是「非典型的」,因為發生在非流行國家,包含英國、法國、比利時、德國、澳洲、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美國及加拿大等國家。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比利時已成為第一個強制猴痘感染者隔離的國家,比利時衛生當局表示,感染該病毒的人現在必須自我隔離3週。

 

20日晚上,以色列也出現了第一個確診猴痘病例,據報導,患者的病情都較輕微,情況良好。

 

據報,猴痘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有限,但目前許多病例並無前往猴痘流行地區的相關旅行史,尚不清楚原因,一種可能性是病毒發生了變化,但目前仍沒有證據顯示這是一種新變種。

 

目前猴痘並無特定療法,但天花疫苗對猴痘的防護力約85%。不過,由於天花已在全球絕跡,因此這種疫苗現在的接種管道有限。

  • news-details
  • 神的百姓舉起手來代求(圖/shutterstock)

     

在末後世代,當災病在各地崛起,神的百姓讓我們舉起手同心為全地來代求:

 

「親愛的天父,我們相信祢是掌權在全地的神,萬有都在祢的手中,當末後世代,看見各地瘟疫、疾病蔓延,人心惶惶之時,求祢伸出大能膀臂來醫治和拯救。主求祢在各國家中彰顯祢是神,祢是全地的主;求賜給掌權者智慧和謀略,求賜給各地教會剛強壯膽的心,悔改在祢面前;求主赦免這地,求神的福音在各地快快傳開,使人的心在患難中得以回轉,奉耶穌的名禱告,阿門!」

 

這地若有饑荒、瘟疫、焚風、霉爛、蝗蟲、螞蚱,或有仇敵圍困這地的城門,無論遭遇甚麼災禍疾病,祢的百姓以色列,或眾人或一人,自覺災禍困苦,向這殿舉手,無論祈求甚麼,禱告甚麼,求祢從天上祢的居所垂聽赦免。因為祢知道人心,惟有你知道世人的心,求祢照各人所行的一切待他們,使他們在祢賜給我們列祖的土地上一生一世敬畏祢,遵行祢的道。—歷代志下 6:28-31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BBCdailymailjpost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