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身為家事律師的闕士超,致力在工作活出神的愛,盼助破碎家庭。(圖/火把教會 提供)

曾經相愛走上紅毯的夫妻,卻在法庭上劍拔弩張,展開激烈攻防,而烽火之下的砲灰,往往就是孩子,身為律師若激化仇恨,慫恿當事人開更多案件,可能帶來豐厚的收入。

 

但基督徒律師闕士超,深知自己是「為神工作」,不僅常在開庭前帶禱告,還希望助雙方展開「合作」,有機會用愛互相幫補。

盼用愛轉化衝突

身為家事律師的闕士超,常接手許多破裂婚姻的案件,他指出,「我需要有智慧應對,知道自己在為神工作,不然容易變成,利用別人破裂的關係去賺錢。

 

若夫妻在離婚案件初期,無法達成共識,易衍生後續衝突,藉由法院處理,但透過法院程序,因需要舉證對方的過失、不適任親權人之處,將使原本已無信賴關係的兩人,堆積更多不滿。身為一個律師的他,大可利用當事人心中的憤怒,引導對方開更多案件,進行報復性行為。

 

但闕士超因深知神的心意為「彼此相愛」,因此,他期待能用「合作」取代指責;「思考」孩子的照顧方案,取代訴訟攻防,盼用愛化解仇恨,讓當事人能重新步上生活軌道。

 

首先,他會先試著同理當事人,闕士超認為,若描述出當事人的憤怒和委屈時,就有機會收斂他們張力過大的情緒,兩人才能漸漸靜下心,理性處理案件最核心的問題,例如,子女照護。

 

有時雙方的衝突,不僅在法庭內,有些人開庭後,因情緒過於激動,爆發肢體衝突;還有人在和對方傳訊息、打電話過程中拼命蒐證,讓生活訴訟化,但這不僅毫無幫助,還會造成更嚴重的仇恨與對立。

 

且在烽火下,往往連累無辜的犧牲品,就是孩子,他們被迫夾在父母中間,極易烙下難以抹滅的童年創傷。

 

若當事人只在乎法律上保障的權利,恐使案件陷入膠著。他會引導當事人跳脫「權利思考」的框架,不是思考要如何提出證據,而是專注規劃離婚後希望的生活方式,及孩子就學、照養等攸關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

 

例如,有父母都堅持要「單獨親權」,但若父母雙方仍有合作的可能性,其實可約定在一定範圍內共同決定孩子事項,而其餘事項交由主要照顧者約定,或許不需要堅持爭取單獨親權。

 

另外,有些父母希望爭取單獨決定關於孩子就學事項,若能引導父母直接就孩子日後學校安排進行討論,取代在法庭中的攻防,更能幫助離異家庭,重整訴訟結束後的生活。面臨此狀況,最需要的只有,雙方彼此體恤,多為孩子的益處著想,才有機會進行進一步溝通。

 

同時,闕士超也盼藉基督信仰,為當事人帶來力量。常在開庭前,帶著當事人禱告,令他們心中有平安,有些非基督徒,因在禱告中感到安定,也不會排斥

 

當結案後,他也會鼓勵當事人到教會看看,讓孩子在當中獲得更多愛。有當事人就在其關懷與陪伴中信主

  • news-details
  • 有當事人受闕士超影響信主。(圖/火把教會 提供)

愛人怎會變仇人?盼主愛轉化世代

在職場中,看到夫妻鬧上法庭,從愛人變仇人,闕士超自己觀察到這世代面臨「愛失能」的困境,無數人帶著童年創傷進到婚姻中,導致夫妻關係緊繃,逐漸失去對話、溝通的管道,最後,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華人社會常聽到「諮商」就聞之色變,但他認為,若在剛出現裂縫時,就尋求輔導,或許可即時修復關係,「兩個人無法溝通下去,通常背後都有好多沒辦理解的痛苦、脆弱,若讓這些東西被看見,比較能出現對話的機會。」闕士超說。

 

而教會提供的婚輔,即是個很好的資源,且不只結婚前提供,婚後更要繼續按《聖經》原則,幫助夫妻經營神所賜的婚姻

 

不然破碎的家庭,又會把傷痕加諸給下一代,造成惡性循環。

 

「原生家庭應該要讓孩子們學習愛,後面產生的社會問題就會慢慢解決。」闕士超相信,神最初的心意,是要透過家庭帶來祝福,若父母能以神的愛照護孩子,教養過程謙卑尋求智慧,將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

 

今年,孩子誕生的闕士超,也盼能傳承基督信仰

 

未來,他計畫有天能提供以「合作」為導向的家庭協商,團隊中不僅有律師,也有社工、心理師等角色,讓雙方先感到被理解,再開啟協商,希望帶來更暢通的對談。

 

最後,闕士超分享以弗所書 4:32「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當兩個不同的人走在一起,一定會面臨衝突,只有願意彼此扶持,帶著恩慈、同理與饒恕,才能讓關係更長久。

 

家庭關係不是講道理,而是講同理、愛的地方,經文讓我知道要如何愛另一半,也告訴我們如何有智慧經營婚姻!」闕士超與讀者共勉,要用神的愛經營婚姻。

  • news-details
  • 闕士超的孩子今年誕生,他盼傳承神的愛。(圖/火把教會 提供)

  • 火把教會拍攝見證影音。(影音/火把教會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