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父母,對孩子的教導該如何拿捏尺度,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適宜的管教?
管教≠發飆,指正≠羞辱,尊重≠放任,只要掌握一些小秘訣,你也能做到「讓孩子喜歡被管教」!
《管教,原來可以很幸福》由「格子外面」出版,作者劉慈惠提到,只要有「一點小改變」,就能讓「親子互動大不同」!當父母的教導是讓孩子「心服口服」時,管教,會是一種幸福!
不少人困惑,面對孩子行爲問題時,究竟該如何「從問題根源對症下藥」?以及,究竟該如何界定「孩子一生需要的重要能力」?
本書中,從「方法對了—原來可以不用生氣」、「觀念通了—那就不會大驚小怪」、「關係有了—大人小孩相親相愛」、「眼界開了—不懂的事漸漸明白」四個部分,分享上述兩面向問題需思考的角度。
第一部分:方法對了——原來可以不用生氣
若以「當媽媽看到孩子不見時」為例,媽媽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是「緊張」,且「擔心」孩子會否出事、或被壞人捉走?母親心裡的焦急可想而知。因此,她也必然管不了自己是在公共場所,「大聲嚷嚷管教孩子」可能並不恰當。
由此來看,媽媽會將「擔心」轉為「怒氣」很正常,也可被理解。但,若是父母常把負面情緒加到孩子身上,對孩子而言實為不公平。
若想避免此事發生,身為父母的我們,需要「把心裡真正的感覺說出來」,以及「不要隱藏心中對孩子的愛」。
父母若能在孩子作出不合宜舉動時,直接且清楚地說出自己心裡的期望和感覺,將會有兩方面功效——
一,能讓孩子知道父母生氣,是因為「愛他」,而非因為「他是一個壞孩子」,所以才不喜歡他,對他發脾氣。
二,能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不致日後再犯,且才不會「口服心不服」。
同時,在與孩子溝通時,定要切記「說話『對事』而不『對人』」。務要避免讓「你給我…」這三個字成為口頭禪,若父母慣性使用此口頭禪,不但會影響孩子的自我形象(如:我很沒有價值、好像很討人厭),也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示範。
最後,父母定要讓孩子學會「為自身行為負責」,並避免「義氣用事」,而只要「針對問題說明要求」。
其實,孩子是「可以被要求的」,且絕對需要「被父母給予合理要求」。當父母處理問題時,同時需要讓孩子了解——要享受「什麼樣的權利」,就必須付上「什麼樣的責任」。如果他做不到,就不能怪爸媽;因為,那是自己的選擇,故必須承擔行為的後果。
第二部分:觀念通了——那就不會大驚小怪
父母都應自省,自己在深愛孩子的同時,是否也可能在不經意之間,傷害了孩子而不自覺;因為,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卻也常不自覺「中傷」孩子,這是讓人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天下父母心」,父母愛孩子都來不及了,怎可能傷害孩子呢?
雖說,在一般常態下,大部分父母都不會刻意對孩子造成「身體上有形的傷害」。但往往,在愛之深、責之切的期望下,容易「以語言」對孩子於「人格發展上」,一點一滴留下許多「無形而深沉的傷害」。
此種情況,大多發生在「父母以『對人不對事』的方式」,對孩子表達自身擔心、著急、挫折等情緒,因而在不自覺中,給孩子貼上許多「標籤」。
例如,父母會對孩子說——
跟你講過,你聽到沒有?耳朵聾了啊?
東西明明就放在那裡,還沒看到,你眼睛瞎了嗎?
你頭腦有問題嗎?怎麼都聽不懂?
說這些話時,「父母的本意」並沒有要傷害孩子。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孩子聽多了,除會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個很不可愛的人,進而對自己開始沒有信心;也可能,會以相似方式與他人應對,不自覺地給別人貼標籤。
建議父母,若想知道大人對孩子說的話,會否傷害到孩子,最簡單的「分辨方式」,是檢測自己在對孩子說話時,用的是「我訊息」還是「你訊息」的方式在表達。
「你訊息」是指,一種「對人不對事」的說話方式,焦點是擺在「責罵對方」,以及「隱藏自己內心對事件真正的感受」。
「我訊息」是指,一種「對事不對人」的說話方式,說話者嘗試「把自己內心真正感覺坦誠說出」,以及「讓對方可以明確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
通常,一般人遇到事情時,會較以「你訊息」的方式回應,而「我訊息」的思考模式,是一種藝術,需要透過不斷練習及自我提醒,方能漸漸上手。
父母千萬不要低估了「你訊息」對孩子的「傷害力」;也不要輕看「我訊息」對孩子自我形象和彼此親密關係的「強化力」。
愛孩子,是可以不傷害孩子的!透過「對事不對人」的方式,引導孩子行為,同時給予孩子樹立「可以效法的榜樣」。
親子之間「關係有了」,「管教」就不是難題。(圖 / shutterstock)
第三部分:關係有了——大人小孩相親相愛
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因為「愛的緣故」,故難免會希望孩子能多聽己言,以免承受太多不必要之苦。
但,我們卻經常忽略了,人的有些「學習成長功課」,是別人「無法代勞」的,需要由當事者「親身體驗」,才能真正領悟。
要父母等待孩子「頓悟的過程」確實不容易,但,允許孩子有時間與空間成長、學習,所擺上的信心和耐心,將是激發、藴育孩子個體之潛能與特質的一個明智投資。
另一個值得父母思考的是,有誰喜歡被罵呢?當孩子「行為不改變」,那真的是因為他「欠罵」嗎?還是,他早已經習慣被兇、被批評、被嘲諷呢?
換個角度來看,經常在「否定中」成長的孩子,他會以體諒、寬容之心對待別人嗎?常常被罵的孩子,有多大的機率,長大後會喜歡做自己、肯定自己?
所以,父母在管教孩子時,一定要「易地而處」,並「將心比心」。孩子可以在「被尊重中」受管教,但,「尊重孩子」絕不等於「放任孩子隨心所欲」;而父母真正的權威,是來自「合宜態度」與「語氣堅定」,而非「怒罵」與「兇惡」。
第四部分:眼界開了——不懂的事漸漸明白
孩子一生求學過程,會經歷幾個不同教育階段的銜接;而這些不同學習階段,有不同發展任務及學習方式,也都需要經歷調適過程。
孩子成長後如何看世界?正向積極樂觀?負向消極悲觀?無論孩子的解讀是什麼不同角度,這些都反映了——父母給予的愛,是否合宜地滿足孩子在「全人發展」過程中,內心深處情感和情緒的重要需求!
當父母的教養讓孩子口服心服,孩子會樂於被父母管教、親近父母、接受父母的指引和鷹架。
因而,雖然隨著成長腳步的移動,孩子必然離父母越來越遠,但那樣的距離,將永遠只在「身體上」,而「心靈和情感」會不受時空影響,依然展現「親密的近距離」。
劉慈惠與天下父母共勉與再思「孩子眼中一生受用的教育觀」——「不令孩子懼怕」與「不具威脅的愛」,能像磁鐵一樣,使親子間自然相吸、相靠近。
其實,孩子不管長得多大,不管去到哪裡,「家」永遠是他們身、心、靈想望的歇息之處。
不下猛藥的愛,除了不會產生非預期中的副作用,更可提供孩子成長過程所需的快樂、信心與勇氣,幫助他們在「滿是安全感」、「可預期的愛」之中,逐步學會面對生命的不確定、困難及挑戰。
以至於有朝一日,當你的孩子必須獨自展翅遨翔在真槍實彈的世界時,我們為人父母者,可以放懷、放手與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