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年輕人對政治「冷感」,透過訪談,黃健庭和年輕人對話,談如何「正確看政治、選出對的人」。(圖 / 記者張嘉慧)

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根據媒體實際走訪校園門口街訪抽問,發現年輕人對政治似乎「冷感」。他們說,自己沒有關心政治議題、不知道要投給誰,甚至有人「看感覺投票」。

 

縱然成為了「決定勝負的焦點」,許多年輕人卻覺得「政治實在離自己好遙遠」。街訪中也知曉,年輕人對於台灣「政治風氣」觀感不佳,連帶導致「參與熱度」不高。

 

透過訪談,黃健庭和年輕人對話,談如何「正確看政治、選出對的人」。

年輕人不關心政治,經濟學人曾歸納出兩項因素:一是認為選舉和自己生活無關,再者則認為沒有人值得投,就算投了也沒用。

 

我非常能理解台灣年輕人對於政治風氣,存在著負面觀感。」一路從國大代表、三屆立法委員、兩屆(九年)台東縣長,到如今擔任國民黨秘書長的黃健庭,從政25、26年間,親身經歷其中,他坦承從一開始到現在,「政治風氣還在惡化中。」

 

例如,民粹、不把人民福祉放在最重要位置、只尋求政黨或個人利益、權責不分等亂象。而負面、惡質的選舉文化,包括抹黑、造謠、媒體渲染,使人難以探討真正的選舉理念及政策。年輕人看到此景,當然會不禁「搖頭」。

 

選舉真的和年輕人生活「無關」嗎?

「我會提醒年輕朋友,不管你喜不喜歡,政治畢竟是管理眾人的事,假如你我對政治選擇『冷漠、漠不關心、與我何干』,這就代表,你放棄掉自身權益,任由其他人來做出決定。而這個結果,是大家、包括你,都必須一同承擔。」

若是任由其他人選出一個不對的領袖,進而制定出不對的政策,無法好好為人民解決問題,最後的結果,「你」一樣要去承擔。

 

「所以,大家必須要『更關心政治』,」尤其,現在人很容易「跟風」、被輕易「帶風向」,此問題在於,自己有無認真思考、作出判斷。若是「跟著風向走」,容易中了「詭計」,最後發現結果不是如此,後悔莫及。

 

黃健庭鼓勵年輕人,可以多關心公共議題,並且勇於表達出自身看法。而,「這個背後很關鍵的是,自己要培養出對事情的『思辨能力、判斷能力』,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是(選出正確領袖)最根本的問題(關鍵)。」

  • news-details
  • 黃健庭鼓勵年輕人可以多關心公共議題,培養出對事情的思辨、判斷能力,並勇於表達出自身看法。(圖 / shutterstock)

如何選出對的政治領袖? 

「這個確實不容易。」

 

一,「換位」思考

常言道:民主,是人民作主;亦即,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

 

黃健庭建議,今天你可以這麼思考:你是一位老闆,「這些人」是要來跟你應徵職務,不論應徵的是總統、立法委員,還是縣市長、民意代表、村里長,當他們來應徵時,你如何選擇出「最適合的人選」。

 

首要之務得先了解清楚,「job description(職務)」是什麼?舉例來說,選民意代表和選行政首長,兩者非常不同;選立法委員和選村里長,也不一樣。

 

立法委員要為人民納稅錢把關,包括監督、審查、掌握經費支出是否合宜,有無浪費人民血汗錢。而里長最重要的,是具有熱心,把里民的事當作自己家的事,把人民視為自己家人看待,大小事情都必須具備熱誠,予以關心、協助。

 

二,真正去認識、了解這些候選人

「這一點,我覺得是最難的,」因為人民不見得有辦法直接認識到候選人,大多都是藉由「媒體」認識,但那是經過「包裝」,且可能是被「過度包裝」

現今的媒體生態、文化,常是「花錢」,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結果。

其實,候選人也知道「這一招」(媒體包裝)有效,因而常會使用策略性、置入性、引導性,如民調、報導、議題等等,試圖「誤導」選民。

 

所以,回到一開始所說,民眾應當學習的是「如何作出正確判斷」,而非只有「看表象」,或是「媒體上的包裝」

 

黃健庭指出,基本上,要看一個候選人的「能力、品格」,以及是否真的「適任」,畢竟有些人的品格雖然很好,但不見得適合此位子。選民應自己培養「判斷的能力」。

判斷候選人的三點:1)能力2)品格3)是否適任
  • news-details
  • 民眾應當學習的是「如何作出正確判斷」,而非只有「看表象」,或是「媒體上的包裝」。(圖 / shutterstock)

  • 【聽訪問】年輕人多數對政治「冷感」?黃健庭談如何「宏觀看政治、選出合宜人」。(採訪、剪輯 / 記者張嘉慧)

提升公民素養,不再「只求自己的益處」 

年輕人想問,為什麼還是常常選不出對的政治領袖?

 

「我們可以說,選出來的這個人不對,但是他畢竟是我們選出來的,所以到底是他不對,還是我們不對?(笑)」

 

此問題仍要回到「選民有沒有辦法作出『理性判斷』」。

 

整個政府的機制、權力來源,是從選舉產生,而「公民素養」在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選舉是人民投票的結果,投票的行為,取決於公民是否具理性、判斷能力,還是「被風向帶著走」,或是,投票的抉擇只是為「自己的益處」。

 

時常發生類似的事情:

A候選人的條件看起來比較適任

B候選人開了一個支票,說自己當選了,就讓民眾「補假牙不要錢」

 

於是,選民可能就會為了「補假牙不要錢」,而投票給B候選人。

 

或是,某候選人喊了一個口號、用意識型態綁架,導致人民無法理性投票。

 

若選民的取捨,是上述如此,只重視自身利益、僵化的意識形態,由此角度出發投票,選錯人是必然。

 

高希均教授曾說過,一個文明的社會,必須有三個條件:

一,人民肯納稅

二,政府、國會有效能

三,媒體能公正

 

一,人民肯納稅

今天台灣社會,大家都想要福利、更多的福利與好處。舉例,只要有颱風警報,就指望放颱風假,不放就罵翻地方政府。

 

若人民指望的都是這類事情,有哪位候選人敢論及「多負擔一點税」,若是這樣講,恐失去選票。

 

因而,首要關鍵是「人民的態度」。

 

二,政府、國會有效能

若是政府與國會想的也都是如何把錢花在「討好選民」、投其所好給予福利,而非真正去解決問題,例如,台灣少子化、高齡照護、環境氣候變遷、能源短缺、垃圾處理、舉債…等,這些問題如此嚴重、多是未來趨勢,政府是否有針對這些提出長期根本解決之道。

真正重要的「思維」,是能否幫助國家長遠發展,造福下一代子孫,而非立即提高滿意度,贏得下一次的選舉。

三,媒體要公正 

很多時候,人民對於事情的看法與選擇,是經由媒體的影響。然而,若是媒體披上政黨色彩、背後被操控、「利益導向」時,國家的盼望在哪裡?

 

「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當我們問,人民能不能選出對的政治領袖?或是,為什麼常常還是選錯人?要如何去改變?

黃健庭總結:

不是靠下一次的選舉,選出對的人就好,而是必須從每一個人自己本身的「公民素養」,從自己判斷是非、思辨的能力培養起,使公民素養提升到,不是只求自己的益處,而是能真正看見什麼才是對國家、社會最好的

 

從這樣開始,那麼,也許我們會有機會,一步一步的翻轉過來。

  • news-details
  • 面對選舉風氣及亂象,黃健庭提出見解,認為應從「提升公民素養」著手,不是只求自己的益處,而是能真正看見什麼才是對國家、社會最好的政策。(圖 / 記者張嘉慧)
  • 影片 /【我就問】九合一選舉|年輕人關心政治嗎?政治干我什麼事|前台東縣長黃健庭『分享政治大小事』(影片 / 

    我就問You know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