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陳冠賢(左)、施以恩(右)在本年度的APELT講座講座中,都以馬丁路德的神學思想做為講道主題。(圖/記者林稚雯)

「人生很短,我們在世時做的努力夠嗎?當交帳的時刻到來,我們能在上帝面前算做是義人嗎?」500年前,仍是天主教德國修道院院士的馬丁路德曾這麼思考。

 

這樣的疑問直到1515年開始有了解答......

中華信義神學院10月份在嘉義、台中、台北、新竹舉辦2022年APELT講座「被忽略的惟獨─惟獨聖道、惟獨聖靈」。台中場於10月15日於台中慕義堂舉辦,由歷史神學教授施以恩(Joachim Schmid)博士、系統神學教授陳冠賢博士傳講信息。

  • news-details
  • 中華信義神學院藉著全台各地的講座舉辦,讓人能更多認識馬丁路德,以及「聖道」和「聖靈」的真理。(圖/記者林稚雯)

「惟獨聖道」與「惟獨聖靈」,對平信徒的弟兄姊來說可能是個較為陌生的詞彙。對此,施以恩博士、陳冠賢博士做出深入淺出的解說。

 

施以恩藉由解說1515年至1521年間,馬丁路德在重思基督信仰的歷程,從中確信了因信稱義、得救的確據與基督信仰的本質,明白「聖道」意即無條件的應許,也就是與基督信仰息息相關的「福音」。

 

陳冠賢提醒,即使信義宗沒有特別提到聖靈,但聖靈神學與教導確實是充滿在其中。

 

對於「聖道」與「聖靈」,兩位教授在2022年的APELT講座中,更詳細地做出以下解析:


馬丁路德的神學思索

講座第一、二講教導「惟獨聖道」從,基督教歷史中很重要的「宗教改革」時期談起。因著馬丁路德對信仰的追索與反思,帶起「宗教改革運動」浪潮,也因此成為新教形成的發軔。

 

500年前,社會中的生活環境仍在現代化階段、現代醫學也尚未誕生,人民平均壽命相對較短,這讓當時仍是天主教德國修道院院士的馬丁路德思考,「人生很短,我們在世時做的努力夠嗎?當交帳的時刻到來,我們能在上帝面前算做是義人嗎?」

 

這樣的疑問直到1515年開始有了解答。

 

此時馬丁路德除了繼續在修道院服事,也成為神學院老師。為了授課需要,馬丁路德持續研經預備,這讓他看見「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馬書1:17)」

  • news-details
  • 中世紀時,馬丁路德對於基督信仰的追尋思索,最終帶動了宗教改革運動的發生。(圖/shutterstock)

透過經文,馬丁路德知道神的提醒是「人不能單靠自己的努力稱義,人要靠基督稱義,加給一切相信的人。」為此,「因信稱義」的初期概念萌發,馬丁路德也進一步思索:神的恩典如何給人?所謂的信心是什麼模樣?

 

施以恩表示,1515年時的馬丁路德還在找尋對神的信心,也還沒有完全得救的確據。

 

因信稱義與福音

因著馬丁路德的思考重點在於如何向神交帳、人的努力與補贖,其中相關的思辨最終寫成《九十五條論綱》陳明己志。

 

從中確立了個人對「得救」的認識,明白「信心就是接受無條件的應許,若沒有信心,應許的好處則無法拿到。」這份確信也讓馬丁路德宣告,「原來神透過祂的話什麼都賜給人,人所能做的就只是『相信神』,除外再無更多。」

 

馬丁路德進一步做出宣告,明白神所應許的話再加上信徒憑信心接受,得救的事實就發生了,「神說有就有,命立就立。」

 

不過,縱然「因信稱義」和「救恩」都是神的賞賜,然而,馬丁路德也提醒信徒,「福音」和「律法」都是從神而出的話,但福音代表神無條件的應許「不論我們做了什麼、不做什麼」都不會改變神隊人的所是與所做,「我們永遠都是為神所愛的孩子,得神赦免的罪人!」

 

相對的,律法代表神對人的標準和要求。神藉此讓人的罪得以顯明、知道自己無法符合神的標準。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讓人喪失了信心。

 

為此,施以恩提醒「福音」和「律法」都是聖道中兩個很重要的部分,但運用在傳福音的工作上,則應分別兩者。讓人看見神的赦罪是無條件的應許,進一步讓福音的愛與恩典能因此單純感動人心,當屬神的信心在基督徒的生命中紮根後,再按照律法來修剪生命、更靠近神。

 

施以恩也提醒,因著馬丁路得對於基督信仰的思辯,「福音」得以顯明並吸引一群因信稱義的聖徒聚集、「教會」也因此產生。

 

這樣的關係同樣是神要提醒人,方法、制度、外在條件都不是決定教會是否存在的必要因素,最重要的是藉由這些物質和形式,幫助來到教會的人可以聽見福音,沒有福音就沒有教會。

 

從福音而生的生活

既然「福音」在基督信仰中是如此重要,施以恩呼籲:「基督徒的生活必需是從福音而生的生活!」他表示:

  • news-details
  • 「因信稱義」將能帶給人煥然一新的生命與生活。(圖/shutterstock)

1.聖靈每天都會藉著福音繼續在我們裡面工作,既然我們蒙神接納、被愛,就當愛神、愛人,謹守神的誡命。

 

2.讀經、熟稔經節內容。而讀經的重點不是一天讀多少、從頭到尾讀了幾次,是要從中每天重新領受從神而來的應許。

 

3.陪伴關顧身邊的家人。藉著我們行出愛的榜樣,就能更多吸引家人看見天上的父,知道父神的愛是無條件的給予,進而更願意追求、有能力影響更多未信者。

 

據此,施以恩叮嚀,「聖道」不僅是馬丁路德的一個神學思想,而是能影響教會、影響聖徒的屬靈原則與提醒。

 

聖靈與三一神

第三講談論「惟獨聖靈」,陳冠賢提援用信義宗重要神學家samuel h Nafzger(薩繆爾·H·納夫茲格)的看法,開宗明義地說明:「即使信義宗信條並沒有任何特別表明聖靈位格及工作的條款,但聖靈神學的確是充溢在信義宗信條之中。」

 

同樣以信義宗最具分量的馬丁路德神學思想談起,陳冠賢說明,馬丁路德談聖靈最為直接明白的說法為「人的智慧無法體會信經(信義宗教會使徒信經);必須唯獨靠聖靈教導。」

 

馬丁路德認為,「唯獨上帝的靈才稱為聖靈」,當我們稱呼天父是創造主、聖子是救贖主,因祂的工作,聖靈必須被稱為聖主,也就是使人成聖的那一位。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約翰福音14:6

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

—約翰福音16:13

當我們成為基督徒後,都需要透過聖靈的帶領,讓人能藉由基督而親近天父、認識真道。

 

而聖靈在賜下恩典的同時,自己也是恩典的禮物。三一神將祂自己所是與所有的一切,完完全全給予眾人,好叫萬事互相效力,讓愛神的人得益處。

 

由聖靈而出的生命更新

相對的,若無聖靈的帶領,人的驕傲與自滿會使我們藐視上帝的審判,或是在刑罰中逃避、恨惡祂的審判,這也就更加凸顯出聖靈的重要性,用福音宣召人,用祂的恩賜啟示人,使我們能脫離死亡、成聖,在惟獨聖道的信仰中與基督聯合。

  • news-details
  • 聖靈是一份恩典、一份禮物,要讓愛神的人得益處。(圖/shutterstock)

認識了聖靈的大能與工作之後,陳冠賢提到,「罪人領受福音,因而能稱義重生。」

 

稱義重生之人的新生活,首要是敬畏親愛上帝,禱告並盼望祂的幫助。平時要記得感謝頌讚祂,患難中同樣也跟隨順服的帶領。

 

當我們信主、受洗成為基督徒,靠著「因信稱義」悔過得赦免,有了新生命,就要在洗禮內行事為人。聖靈是安慰者、保惠師,祂必定能用大能領人勝過舊生命,讓新人不斷成長茁壯、信心與聖靈所結的果實日日越發成熟。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