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南聖教會主任牧師高敏智,於66歲時敞開心懷,在社群貼文分享生命的感動。(圖/台南聖教會 臉書)

「真的 ! 生命是一台戲,我常看到這些感動、一幕幕實現直到如今。」11月下旬,台南聖教會主任牧師高敏智在其66歲生日時,回顧生命場景。

 

從兒時,他因有副嘹亮的童聲,而參與知名合唱團、並擔任獨唱,也有機會與廠商合作電視廣告歌。到了牧會時期,每隔一年就自學一項新樂器,帶動教會獨特豐沛的藝術異象。走到如今,迎面前瞻的是:2028年南聖100周年夢想建立起「聖經劇場(台南大型的敬拜中心)」。

 

對此,高敏智說:「到時我已經72歲了,舞台不會是我的。但我將要看見下一代,向台南市展開一次又一次真實心靈的敬拜...」

  • news-details
  • 右:高敏智(前右一)天生童聲嘹亮,母親從小教他唱詩、聽古典樂,並送他參加台北知名的兒童合唱團,當時,廠商會找合唱團小歌手合作,所以他也唱過電視廣告歌;左:高中時,變聲期後的高敏智常獨自到中山堂聆賞歌劇電影,莫劄特、普契尼、威爾第、比才…而柴可夫斯基的芭蕾作品,常是他感動與落淚之源。(圖/高敏智 提供)

然而,當代社會對「男性選擇文組或藝術」的決定並不友善,高敏智回憶中學時的自己:「雖然我喜歡(藝術),但也不想讓大家覺得我是那樣的人。」而教會對「全時間奉獻」的觀念,也和現在很不同。

 

如今「奉獻主用」可以投身文字、教育或藝術等各類職場工作,但高敏智回憶40年前的教會文化說:「當時,只要說『奉獻』就是當牧師啊,而且神學院教育都非常嚴格,氣氛很像修道院...牧者給人的感覺就是很辛苦、很窮,有些女生甚至說:絕對不嫁給牧師。」

 

他坦承,原本自己也不願意「奉獻」的,然因蒙召經歷非常強烈,於是一生認定走事奉的道路。(報導請參:兩個時空同一心志,精銳單兵到耶和華軍隊 高敏智:想起祖父,我就確定教會不受世界所困

 

順服呼召卻「自以為是」的回應

19歲時,高敏智回應了神的呼召,卻「自以為是」地選擇了化學系,因他常看「慕迪聖經書院」的科學證道影片,又因父親是建中的化學老師,所以將志向科系全改成化學系,想作一個出色的科學證道牧者。

 

「哪知真的讀了微積分、化學、礦物實驗…才知道我這種喜歡作夢的藝術體質,讀化學系真的是折磨自己。」他坦承,直到畢業前,化學主科都是低空飛過,成績都仰賴選修藝術、音樂、哲學拉高分數。

 

因此,高敏智越來越認同自己的藝術特質,曾嘗試轉到建築系,但該系必須降轉且要讀5年,他說:「但讀六年對我來說太久了,於是乾脆想:大學就是拿個學位,趕快給它畢業!」而他也發現:預設觀點錯了。

 

原來,真正重要的是十字架的故事

原本,他想以「科學證道」跟同學作辯論,但結果卻是沒有人服輸、信主;後來,一位同學到美國讀博士、信了主,回來和他分享,只有一個原因:自知是個罪人。

 

高敏智說:「天哪,這信息是我大學時最不敢講的,但卻那麼簡單,還以為一定要講基因突變或化學的東西,然而,真正重要的是十字架的故事。」這份醒悟,也深深影響日後服事,將重心放在「生命更新」

 

而即使對自己藝術特質越來越認同,但他說:「該做的還是要去做,不能因為喜歡藝術,其他的就當掉,化學即使沒有讀好,但我還是讓它畢業了。」回頭時也發現,學習化學帶來許多觀念邏輯上的幫助。

  • news-details
  • 左:高敏智向神求進入海軍陸戰隊,立志未來服事要「雙向發展」:一具有海軍陸戰隊強健的外在特質,二要有最細膩豐富的藝術內涵;右:近年,高敏智一家人合影於三軍聯訓基地。(圖/高敏智 提供)

從大學團契得滿足,發現未來出路

而大學時,高敏智擔任團契主席,藝術恩賜得以有所發揮,可按感動設定詩班、佈道隊等事奉,而大學朋友也幾乎是各系所的基督徒,團契生活比重遠較化學系多,成為他在大學時第一個心中的滿足

 

另有位曾任「中台神學院」院長的親戚劉瑞賢,也深深影響著他。對方講道精湛,且每次證道結束,都可當場畫出一幅畫,讓高敏智非常羡慕,因而牧會時自我要求、多方嘗試不同的藝術項目

 

每隔一年,他就自學一項新樂器,陸續學了長笛、大提琴、中提琴、豎笛、豎琴、木笛、薩克斯風、小號、民俗木琴、木笛、各類口琴家族…

 

但高敏智坦承,嘗試也需要取得平衡,否則容易被看為「愛現」;這段嘗試的過程裡,他常需要面對矛盾的感受。

 

牧者的嘗試成為「風向球」,帶動教會多結果子

如今,高敏智剛過完66歲生日,已學過很多樂器,然一個個階段過去、樂器也一個個換掉了,他說:「因為知道我不是演奏家,就不要一直撐,但會了很多樂器,我就知道如何寫交響樂的譜。」

 

教會也在牧者多方嘗試下,懂不同樂器的人越來越多。例如:高敏智因羨慕蕭東山而學薩克斯風,當時教會還沒有一個人接觸過,但後來練習的人就多了起來。而當某項樂器很多人學時,他就放下來,或如以前油畫、水彩、素描他都畫,但現在沒有再提筆,卻已鼓勵很多人進行創作。

  • news-details
  • 最早期,高敏智學習的演奏樂器是長笛,後來又陸續嘗試大中提琴、豎笛、豎琴、木笛、薩克斯風、小號、民俗木琴、木笛及各類口琴家族。(圖/高敏智 提供)
  • news-details
  • 左上至下:高敏智(左一)帶同工到戒毒村演奏;25年前,高敏智(右一)為南聖弦樂四重奏一員。右:20年前,教會歌劇由高敏智主筆並擔綱演出。(圖/高敏智 提供)
  • 高敏智學小提琴,是33歲時買了琴,回來後看教本、模仿電視樂手的動作及感覺開始的,後來經專業會友指導,教會因而開啟提琴二重、三重奏。2015年12月如鷹之夜南聖「百人提琴」演出,高敏智位於左方前排觀眾席、頻頻為演表者留影。(影音來源:南聖影音)

恩賜會過去,生命會留下

高敏智說:「我慢慢體會到,恩賜都會過去。」年紀漸長技巧會過去、表演的位置也會越來越低,但他說:「感覺還在就好了,就可以組成一個一個團,讓下一代人出來。」

 

他唯一執著是:教會凡參與藝術表演者,都必須是「事奉的基督徒」不能只想有恩賜卻不服事,因藝術容易引至驕傲,故必要以事奉為首,而看重生命而非專業第一,也為團隊帶來極大喜樂。

 

他說:「大家氣氛和樂,這樣才好,教會很有安全感,若以專業為原則的話,一定都有意見、吵得亂七八糟,但以牧養優先時,大家就可以捨己,乃至於基督在我們裡面活著、互相配合得很好。」

 

而面對自己漸漸淡出舞台,高敏智說:「你下來好像變成沒有,但事實上是已經變成好多人了,這件事,不是你漸漸沒有,而是會看到越來越多,而且更所結的果子都跟你的質感很像,會發現很快樂!」


如同約翰三書1:4所說:「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

  • 2019年,南聖牧者團隊在約旦古羅馬城遺跡傑拉什,高敏智隨興所至高唱義大利曲《我的太陽》;團隊常充滿喜樂與感動。(影音來源:Stephen kao YouTube)

為教會、為城市、為復興而繼續夢想

明年,台南聖教會高鐵子堂即將啟動,而當地相關開發也在此時同步完成,包括:科技綠能及大型商場;母堂位於安平區,是台南的市政重心,而高鐵子堂所在地,則將是台南的科技重鎮。

 

高敏智分享:「明年就要派五個牧者過去,每禮拜也會差派小組去聚會,希望一、兩年內,子堂專心進行媒體電影公司的事工訓練。」匯聚能量,也設立教會從自學開始的小學。

 

而後,他更夢想建立有2500個位置的大型聖經劇場,並在主日成為大型的敬拜中心,高敏智說:「既然相信台南會復興,那就一定會有每禮拜的大型敬拜。這是我一直看得到的感動。」

 

最後,高敏智禱告

主耶穌謝謝你,有這個機會讓我想起,這40年來所發生的很多事情...

 

那時候只是一個單純的感動,就下定決心,想說有一天,神在我們身上會有奇妙作為。沒想到,未來是超乎想像的奇妙,也超乎想像的豐富。有時候,我們只懂得一個方向,以為將來就是朝那個方向邁進,但在學習順服的過程中發現:神幫助我們,超越所求所想。而且在神的作為裡,我們看到更多的果子,而那些所結的果子、所帶出來的方向,簡直是什麼都有。

 

謝謝祢,讓我們在牧會過程裡去體會祢的愛,建立我們這樣卑微的人。今天我們能夠豐富,是因為教會,能夠喜樂,也是因為教會。看到了國度的榮耀,還有那一天的興復,也是因為教會。求神讓教會越來越強,越來越像一支耶和華的軍隊

 

主耶穌謝謝祢,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 news-details
  • 為教會、為城市、為復興,高敏智繼續為主來夢想著。(圖/高敏智 臉書)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