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舞台劇版本的魯益師,他的生平被改拍成電影上架串流平台。(照片來源/C.S. Lewis Movie)

魯益師(C.S. Lewis)這個名字,代表著許多不同的身分。他既是著名的英國文學家,寫下了改拍成電影的文學鉅作《納尼亞傳奇》;同時也是基督教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神學家,寫下被譽為「解釋基督教信仰最好的一本書」《返璞歸真》(Mere Christianity)、經典之作《四種愛》(The Four Love)等等。

 

他的作品為眾人所熟知,卻不多人知道魯益師曾經是一位堅定的無神論者。在文學方面極有天賦和能力的他,即使出生在新教徒家庭中,卻一直到在牛津大學擔任研究員期間,結識了兩位基督徒朋友,才在31歲那年痛哭流淚、悔改承認上帝。

 

從未聽過這段故事的人,串流平台Pure Flix在12月24日將上架講述魯益師信仰歷程的電影──《最不情願的皈依者》(The Most Reluctant Convert)…

護教大師的信仰歷程改拍成電影

在這部電影飾演魯益師的美國舞台劇演員、劇作家和導演麥克.萊恩(Max McLean),過去就曾將魯益師的作品改拍成戲劇,也數次扮演魯益師,像是探討魔鬼技倆的《小心魔鬼很聰明》(The Screwtape Letters)。他有一些關於聖經的戲劇作品,也對魯益師的生平有非常多研究。

 

關於這段從不信到信的過程,麥克.萊恩在接受FaithWire時談到了部分細節。

 

「魯益師反對上帝的觀點是…在於這個宇宙是這樣的殘酷與不公義。但接著他又問自己,『我又是從哪裡得到殘忍和不公義的概念呢?我能說一條線是彎曲的,是因為我已經對直線有了概念。』」

 

出生在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Belfast),魯益師的父親是一名律師,外公是愛爾蘭一間教會的牧師,他也在出生時由外公施洗。9歲那年,魯益師的母親因癌症過世,隨後他被父親送到英國學習,這件事情帶給他很深的影響。

 

飾演魯益師的演員麥克.萊恩說,「他在9歲失去母親,和父親的關係相當疏離,他也一直為此感到懊悔。」當一戰期間身處戰壕,看見不分男女老少的大屠殺,魯益師開始接受了一種想法──要不是這個宇宙根本沒有神,就是這個上帝無法分辨善惡,或者更糟糕:這是一個「邪惡」的上帝。

從不信到全然相信:我恐怕是最不情願的回頭浪子

在牛津大學就讀期間曾被徵召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生靈塗炭的慘況和動盪的國際情勢,讓魯益師深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

 

在魯益師和幾位同學共組的讀書會中,他將自己過去喜歡的神話故事和真善美聖等思想結合,最終做出一個決定──仍然要回到基督信仰中。

 

在記述魯益師信仰旅程的自傳《我如何成為基督徒》(Surprised by joy : the shape of my early life)中,他描述自己在牛津大學的同學、爾後創作出《魔戒》的作者托爾金等友人的影響下,在32歲那年重新回到基督教信仰。

 

那是在1929年的復活節,他跪下承認這個世界有一位神──「那個夜晚,我應該是全英國最沮喪、最不情願卻回頭的浪子。」魯益師這樣說。

 

他既喜悅,卻又正面面對著世界上的各種痛苦,並設法做出有邏輯性的回應。魯益師撰寫的《痛苦的奧祕:一場思辨之旅》(The Problem of Pain),即在探討人世間的種種苦難。

 

而從他往後的工作,可以看出對基督信仰的全然接受帶給他的極大轉變。他在二戰時期錄製基督信仰的廣播節目,幾乎和英國首相邱吉爾的戰時演講有著不分上下的安慰和鼓舞力量。

 

魯益師用簡單的方式講述基督信仰,他相信:「如果這不是真的,沒有一個誠實的人會願意相信它。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每個誠實的人都會願意相信,所有一切都在耶穌手上。」

Pure Flix串流平台負責人麥可.斯科特(Michael Scott)形容這是一部敘事精彩的電影,「是耶穌在說故事…祂用比喻來說這些事。魯益師的一生是多麼精彩的故事啊!從一個小男孩開始,成為基督徒,成為無神論者,最後又回到基督信仰裡。」

 

《最不情願的皈依者》這部電影從2015年開始籌備,已經在美國各地巡迴演出超過300場。製作成電影是一個新的里程碑,身兼演員、表演藝術聯誼會(Fellowship for Performing Arts,FPA)創辦人和藝術總監的麥克.萊恩為此相當期待。

 

麥克.萊恩再一次稱讚,魯益師是英國當代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轉折!」

  • news-details
  • 魯益師短短64歲的年日,為後世的人留下許多名言。像是他曾經說過的這句話──「上帝會讓我們跌到人生的谷底,是因為這教訓在別的地方學不到。」(畫面來源/影像擷取自Scott C)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