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由張志龍老師主講「藝術的多重宇宙—探索生命的啟示」講座。(圖/記者王詩瑜、張志龍老師演講PPT)

米開朗基羅曾說:「我在乎的是千年之後,作品帶給人們的感受。

 

敦南藝術講堂創辦人-張志龍老師分享:「藝術是民族、文化、社會的精華,它的工作是內心的,影響力(可以)跨越世代時空,超越千百年!」更甚的是,透過藝術,可以成為很好的傳福音媒介!

 

在文藝復興時期,有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都蘊藏了基督信仰價值,從梵谷、林布蘭、羅丹、但丁到佛羅倫斯洗禮堂的故事中,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生命啟示呢?

3月1日,奇妙愛學苑(AWA)與卓越藝術傳播基金會(Zoe Arts Foundation),於台北101大樓獨一文創中心,舉辦免費藝術公益講座,現場將近有500名觀眾們共襄盛舉。

 

講師張志龍老師,身兼企業家、國際人文探索家、作家、藝術史研究專家等多重身分,是推動台灣藝術美學運動的指標人物。

 

他曾完成「擁抱絲路計畫」歷史性壯舉,耗時四年完成藝術史鉅作《繁星巨浪》,2018年成立「敦南藝術講堂」,致力於推動與美有關的事務,全心投入藝術、文學和音樂文化的深耕與推廣。期盼讓藝術走入大眾生活,重新演繹其中蘊含的生命啟示。

  • news-details
  • 敦南藝術講堂創辦人張志龍老師,期盼讓藝術走入大眾生活,重新演繹其中蘊含的生命啟示。(圖/截取自敦南藝術講堂FB)

藝術的影響力跨越時空

此次張志龍主講「藝術的多重宇宙—探索生命的啟示」,從梵谷、林布蘭、羅丹、但丁到佛羅倫斯洗禮堂的故事等,揭開永恆藝術作品的奧秘,探索藝術對生命的啟示。以下摘錄當天信息內容。

 

米開朗基羅曾說:「我在乎的是千年之後,作品帶給人們的感受。」五百多年前藝術家的生命,至今仍不斷演繹下去。

 

他首先對藝術有如此詮釋:「藝術是民族、文化、社會的精華,走在社會前端,是心靈的震動、精神的力量,它的工作是內心的,影響力(可以)跨越世代時空,超越千百年;藝術不只是一種對當下社會產生影響的事件!

  • news-details
  • 現場將近有500名觀眾們共襄盛舉。(圖/截取自敦南藝術講堂FB)

在痛苦的精神病院中,卻創作出最輝煌的作品

名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年輕時不適應畫廊的商業運作,而投入牧師工作,他奉獻自己的收入,幫助礦區貧困人們,卻因把教堂變得髒亂,而遭到教會驅逐。

 

梵谷在藝術學院學畫中輟後,後來到普羅旺斯,邀請高更當畫伴,不料兩個月後,高更就離開此地。在嚴重爭執中,最後梵谷有可能割掉自己的耳朵。

 

他在精神病院非常痛苦,但是仍繼續畫畫,終生不斷遭遇挫敗的梵谷,在聖雷米療養院創作出數量最多、最燦爛輝煌、最感人的作品。

 

在《山前的橄欖樹》這幅作品中,不只是表達大自然,更是描述耶穌上十字架前非常痛苦,但祂仍明白父的旨意,就是要他上十字架。

 

《星夜》是西洋藝術史上最著名的繪畫之一,呈現出地中海柏木、荷蘭式教堂,所畫的意象,呈現最後審判耶穌會降臨,眾聖徒來迎接的畫面。

 

在《播種者》這幅畫作中,播種帶來新生命,表示人生無論走到哪裡,無論是經歷嘲諷、安慰或鼓勵,都是在翻土,保持信心的行動,就是在播種,相信收穫的一天總會到來!

  • news-details
  • 左上為梵谷自畫像,右上為畫作《山前的橄欖樹》,左下為畫作《星夜》,右下為畫作《播種者》。(圖/截取自張志龍老師演講PPT)

透過畫作深刻刻劃出人性

知名畫家林布蘭(Rembrandt)許多畫作,習慣將人物放到遠景,塑造諾大的空間感,讓觀賞者可以感受到主題與自我觀照的心靈空間。

 

在《以馬忤斯的晚餐》這幅畫中,耶穌的目光投向空間,沒有與我們對視,也沒有看著使徒,如同一位虛懷若谷的詩人。

 

在《耶穌》這幅頭像裡面,展現出耶穌的人性與神性,也是詩人的一種表達。

 

《浪子回頭》畫作則取自於馬可福音13-15章的故事,畫作中大兒子雙手交握佇立著,情緒非常複雜,帶著怒氣,卻又對父子重聚畫面動容,他不貿然擁抱也不指責。

 

年老的父親選擇毫不保留的赦免,但不是沒有道理的溺愛,原諒是因為家人一個都不能少,他抱著跪下來的兒子,感受兒子的悔恨與所受的苦難,並傾訴心中的思念。

 

林布蘭自己就是浪子,年少輕狂,中年以後每況愈下,當時人們並不懂他的繪畫,但他的偉大作品卻刻畫出深刻而真實的人性。

  • news-details
  • 左上為林布蘭自畫像,右上為畫作《耶穌》,左下為畫作《浪子回頭》,右下為畫作《以馬忤斯的晚餐》。(圖/截取自張志龍老師演講PPT)

進入地獄門,是人一連串選擇的結果

「佛羅倫斯洗禮堂」是典型的羅馬式建築-八邊形教堂,我們所熟悉的文藝復興藝術家,包括喬托、但丁、梅迪奇家族歷代子孫、波提切利、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皆是在此受洗。

 

在教堂外有處浮雕《亞當與夏娃》,講述上帝創造世界,創造亞當、取了亞當肋骨、創造夏娃,以及伊甸園的誘惑、被天使逐出伊甸園等六個故事。

 

佛羅倫斯是但丁(Dante)的出生地,他也是在洗禮堂中受洗,他的經典詩作《神曲》是文學探索生命相當偉大的作品,其中煉獄跟天堂都是33章,對他來說,3是很神奇的數字,代表著三位一體的意涵。

 

在基督信仰裡面,「希望」是上帝給的一個禮物,也就是人無論是活下去,或者是死了也有「希望」。但丁發現,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就是對自我的認識,而恐懼和不選擇是問題的核心,自由會要求每個人對身份承擔全部責任。

 

他在《地獄篇》的旅程中,描述尋找自我身分的過程,地獄不是一個處罰的地方,而是一個「拒絕了愛與希望的結果」。在希伯來原文中的「罪」,就是指沒有找到正確的路。

 

知名雕刻家羅丹(Auguste Rodin)心中充滿了人與命運悲劇性搏鬥的情感,透過人體來表達痛苦。在作品《地獄之門》中,表達進地獄門並非命運的安排,而是一生選擇的結果,在選擇的背後,實則是拒絕了愛與希望。

  • news-details
  • 左上為佛羅倫斯洗禮堂,右上為洗禮堂外浮雕作品《亞當與夏娃》,下圖為但丁與詩作。(圖/截取自張志龍老師演講PPT)

  • news-details
  • 左為雕刻家羅丹,右為其雕刻作品《地獄之門》。(圖/截取自張志龍老師演講PPT)

張志龍在會後受訪時表示,參與這場講座的與會者,有許多未信朋友,因著對藝術的愛好,而齊聚一堂,其實藝術除了是人文素養的幫助,也是傳福音非常好的媒介;藝術家都不是完美的,但作品卻有穿越時刻的影響力,看見神透過藝術為傳福音打開一條新的道路!

  • news-details
  • 張志龍表示藝術是很好傳福音的媒介。(圖/記者王詩瑜)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