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古倫神父(左)訪台講座自12日至22日,右:同行者為《帶心》一書合著作者企業主博多.楊森(左),並由南與北出版社社長吳信如(右)擔任翻譯。(圖/記者辛毓珊)

信,不是只相信上帝也『要相信人』;希望,也不只是信仰上的盼望,而是必須從工作裡為人帶出希望』。睽違四年再度來台的古倫神父(Anselm Grün)於專訪時分享。

 

4月12至22日,古倫神父與德國北部最大在地旅館集團Upstalboom企業主博多.楊森(Bodo Jassen),以「屹立於風暴時代的工作與領導—綁匪槍口下的CEO遇見修道院的僕人領導」為題,進行訪台演講與生命領導培訓課程;12日於台南神學院頌音堂登場,早晚共190人與會,包含一般民眾、牧長及神學生,現場氣氛溫馨、發問踴躍。

  • news-details
  • 系列活動由台灣南與北全人發展協會、南與北出版社,跨縣市與門諾醫院、芥菜種會、台南YMCA、新竹勝利堂、新竹企經會、天主教基督生活團、天主教青年中心主辦,並與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花蓮縣政府及台南神學院合辦;12日首場於台南神學院頌音堂。(圖/記者辛毓珊)
  • news-details
  • 古倫神父(左)擔任德國明斯特史瓦札赫(Münsterschwarzach)聖本篤修道院經濟管理人36年,負責管理修道院所屬20多家公司行號與300多名員工,口譯者吳信如(右)為「南與北文化出版社」社長與總編輯,及台灣南與北全人發展協會祕書長。(圖/記者辛毓珊)

本篇信息紀錄12日下午「靈性領導系列課程二」:世代交替、薪火相傳(從靈性領導看傳承的藝術),並於會後專訪兩位演講者。

 

從兩個角度看「交接」:傳與承的經驗談

「傳承」是許多組織重要的主題,包括教會;「交接」關係到雙方,一是交棒方,另一是接棒方,「」與「」都有值得注意的問題。

 

古倫神父以實例闡述「交接」可能發生的問題,令聽眾們心有戚戚焉。例如:交棒者快卸任時,開始無所作為,接棒者收拾殘局不免惹動多人;又如,校長卸任前,大方批准老師放有薪假,新校長上任後嚴格按照規矩走,反致抱怨連連、被人討厭。

 

又或,前輩沒有做好引導之責,後輩必須辛苦摸索;或前任領導對新任領袖有個人期待,不斷希望對方照做;交棒者不信任接棒者,甚至說起後者閒話,導致交接過程不順利,或戀棧權位或留在原地經營起個人粉絲團,造成權柄衝突。

 

聖經裡兩個「成功交棒」的典範:摩西、大衛

古倫神父以聖經兩個成功交棒例子為典範:一是摩西交棒約書亞,二是大衛交棒所羅門。

 

約書亞記27:18-23節,耶和華對摩西說:「嫩的兒子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你將他領來,按手在他頭上,使他站在祭司以利亞撒和全會眾面前,囑咐他,又將你的尊榮給他幾分,使以色列全會眾都聽從他…於是摩西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將約書亞領來,使他站在祭司以利亞撒和全會眾面前。按手在他頭上,囑咐他,是照耶和華藉摩西所說的話。

 

古倫神父解釋,摩西在全會眾面前按手於約書亞之舉,就是宣誓「權力轉移」,把眾人對自己的尊敬傳承給對方,表明現在要跟隨的領袖是約書亞,不再是自己,整個過程是一個公開正式的儀

 

列王記上1:33-35節,大衛王對祭司撒督、先知拿單等人說:「...(要)使我兒子所羅門騎我的騾子,送他下到基訓;在那裡,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單要膏他作以色列的王;你們也要吹角,說:願所羅門王萬歲!」並對所羅門說:「…你當剛強,作大丈夫,遵守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照著摩西律法上所寫的行主的道...這樣,你無論做甚麼事,不拘往何處去,盡都亨通。(2:2-3)

 

大衛王也透過「正式公開的儀式」將王位交接給兒子所羅門,並向他陳明神的應許及祝福;古倫神父說:「好的交接(傳承)過程,儀式很重要,要有一個好的傳承,就要有好的儀式。」

  • news-details
  • 古倫神父1945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40年來不斷從事寫作與經營管理,其300多種出版品一直暢銷於德國企管及靈性諮商界;他以聖本篤傳統的「祈禱與工作」精神為基礎,結合靈修醫治與深層心理學;2007年時獲德國聯邦政府頒發「十字功績勳章」,於社會心靈與價值領導所做的貢獻備受肯定。(圖/記者辛毓珊)

要有好的傳承,就要有好的儀式

古倫神父表示,交接(傳承)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讓雙方及相關人等能投入過程,並在儀式裡「順利轉化」

 

而儀式重要元素之一是:交棒者能在過程裡,表達對新人的「信任」,並帶領所有人信任新任領袖;接棒者也有機會講出對前輩及所留成果的感謝,這將有助於未來同工能較接納其改革、減少阻力。

 

交接過程,交棒者也須認真去傾聽接棒者,確實了解對方究竟能否勝任?還是自己過度要求了?沒有傾聽,容易造成不愉快的傳承經驗。

 

最後,交棒者必須真的放下自己,交出所有的權力,也讓接棒者知道,若有什麼問題,前輩都願意協助,且不應該干涉後輩的任何決定。

 

對此,博多以其實務經驗補充:「(交棒者)很重要的三個態度就是謙卑,耐性跟自在,也就是放手。」

 

後輩需有充分信心,不「切斷」前任成果

接棒者的條件,古倫神父表示要有充分的自信,能告訴自己:「我願意,也足以接下這個工作。」並要能肯定前任領袖所做的工作,而非抱持「對方做不好、我就是要改變」的態度。

 

並直言,接棒者的能力及心態跟「原生家庭」有很大關係。若父親過度權威、時常否定或並未給予重要支持的話,接棒者就會顯得較無自信、易有恐懼感;或是父子關係有張力、兒子經常反抗父親,接棒後就可能貶低父親所做的一切,以此自我證明。

 

然而,透過「否定前任,獲得自我認同」是有損的舉動,古倫神父說:尋找自我認同時要很注意:不要切斷了自己的根源。」如兒子本傳承自父親,應該去想的不是「切斷」,而是:到底對方帶給我什麼優點與能力?

  • news-details
  • 博多.楊森接續古倫神父分享;他是連鎖旅館企業Upstalboom負責人,集團包含10多家旅館及數百間度假公寓,他改造企管方式在三年內獲得巨大成果而獲獎無數,如:2013年最佳旅館產業獎及人力資源管理獎、2014年德國最佳經營者獎,2017年德國「哈佛商業經裡雜誌」稱該集團改造為「德國企管界最重要的轉變」。(圖/記者辛毓珊)

三種負面接棒行為──從「不滿足的父女關係」來看

古倫神父引用一位瑞士心理學家的著作,闡述接棒者的負面行為;以不滿足的「父女關係」說明可能導致的三種負面(女性)領導行為模式

 

第一種:想討人歡心的「小公主」

當女兒想藉討父親歡心獲得肯定,卻未如願且沒有發展自我認同時,成為領袖後會呈現出一種行為模式:想討所有部署的歡心、希望變成萬人迷,大家都喜歡她、作其粉絲,卻因此失衡而無法妥善領導。

 

第二種:極力爭取成功的「女強人」

這類型的女兒不斷尋求成功,以讓父親讚賞自己,此類女性在領導工作上,會不斷以「成就取向」獲得員工或自我的認同,不斷地對自己有過高的要求,卻可能到最後因負擔過重而導致崩潰。

 

第三種:為反對而反對的「叛逆女」

這類型的女兒,想獲得父親肯定但得不到,轉而不斷反對父親及父親所有事情來表現,例如:不斷講父親的壞話,或無論父親作什麼,她就往反方向去,成為領袖時容易為抗拒而翻新,引致組織的「對立性」。

 

然古倫神父說:「接棒者的領導工作,不是去改變一個組織,而是去『轉化』,讓組織越來越成為初衷(異象)的樣子。

 

兩個接棒的正面原則

第一:以「感恩」肯定前輩的工作

接棒人帶著感謝接下工作,也要把這份感恩表達給前任領袖及所有同工,此舉不只是肯定前輩,也是肯定與對方一起同工的人,讓他們知道過往貢獻沒有徒勞;反之若指責,其實也是在否認同工們的辛勞。

 

第二:仔細分辨,思考沿用與轉化

接棒人可以先觀察跟傾聽,仔細分辨之前的工作模式,有哪些可沿用?又有哪些須轉變?兩方要平衡,古倫神父並建議接棒者回顧自己的生命故事、與父母間的關係,以辨識「存在生命裡的陰影」。

 

因若沒有辨識出來,可能導致把負面行為模式投射到領導工作上。通過自省,用正確的方法留下領導足跡,帶來真實可喜悅的新氣象。

  • news-details
  • 13年前,博多.楊森參加古倫神父在修道院開的管理課程,獲益良多,雙方共同點是看重「人性」並以「關懷人的靈性」作領導。(圖/記者辛毓珊)

從個人經驗分享傳承功課,最大禮物信任

博多.楊森從個人經驗分享「傳承的功課」,並強調這只是他的例子,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路,並沒有絕對的步驟。

 

博多的父親因飛機失事驟逝,他於是在毫無準備下接任,並沒有人帶領他,當時家族企業條件欠佳,而他沒有任何旅館管理經驗,大學並沒有畢業;但他腳踏實地做了承接企業的決定。

 

在此之前,他沒想過要經營旅館,也不勉強自己一定要接下家族事業,反而,他獨立經營一間健身公司,直到父親過世後才決定接棒,博多認為此「自由的主動性」很重要,他也像實習生般開始去學習

 

博多說:「父母親給我最大的禮物,就是信任」,他因此能踏實前進、找到自己該做的事;他特別分享對「信任(信心)」的看法:

 

信任(信心)並不來自「想」該怎麼做,而是當認真投入或真實經驗到一件事後,就從「做」中生出信任(信心)他強調:「只是『在計畫』,並無法帶來信任(信心)的。」

 

「接棒者」與「交棒者」各自的功課

博多認為,接棒者要任務是:瞭解自己,而非打轉於想符合前任或父母期待;沒有用自己的方式活著,就不是在自主領導

 

其次,要不斷釐清所作是否為「內心真想要的」?組織是否真行在異象裡?

 

他建議接棒者無條件去了解所留下的根源,不作評斷並整頓現有的成果,延續符合時宜之處並創建未來,尤其,要看重與員工間的連結,與之溝通並開放參與。

 

最後,他分享「交棒者的功課」:事必躬親很簡單,但用「忍住的態度」信任新人,是前輩需要學習的,而面對後輩,交棒者另一個重要功課就是學習面對「失望──學會接受失望,及別人可能對自己或所做的事失望。

 

對此,博多勉勵:「因為每一次的失望,都會讓我們更接近我們自己,更認識我們自己。

  • news-details
  • 問答時間,講者與聽眾交流氣氛熱絡。(圖/記者辛毓珊)
  • news-details
  • 會後,古倫神父與博多.楊森,親切地與眾人留影並簽書。(圖/記者辛毓珊)

  • news-details
  • 古倫神父很喜歡來台灣,覺得台灣讀者非常開放友善,博多也深感台灣人待客熱情,很有活力,他說:「光是第一天,就覺得學習到很多。」(圖/記者辛毓珊)

兩人與台灣的淵源

此系列活動的源起,可回到2008年時,南與北出版社已出版了古倫神父4本書,很受台灣人歡迎,社長吳信如於是寫信詢問對方,是否有意願來台演講?當時古倫神父沒來過台灣,因很好奇就答應了,此後每兩年就會來台一次。

 

古倫神父表示,自己很喜歡來台灣,覺得台灣讀者非常開放友善,也很感恩自己的書籍,很容易被台灣人接納,感到彼此可以溝通交流。

 

後來,吳信如也與古倫神父一起寫書,並在2019年獲得德國明斯特史瓦札赫修道院「心靈與發展課程」講師資格,與古倫神父一起授課。

 

博多.楊森與古倫神父合著《帶心》一書,翻譯時,吳信如就問兩人有沒有興趣來台?行程本計畫在2020年,然因疫情延後至今。

 

此次旅程博多的兒子也同行,博多深感台灣人待客熱情,很有活力、很正面,感到備受禮遇的他說:「光是第一天,就覺得學習很多。」

 

不是逐字解釋經文,而是與人有意義的詮釋

古倫神父分享,現在很多企業主不再只是在意「數字」,而是更關心人性及靈性,而後者並非單指「讀經禱告(靈修)」,而是對人「身心靈」超越性的關懷、關乎生命價值,想透過「關懷人的靈性」領導。

 

而古倫神父的靈性領導感動博多的關鍵,在於對方找到了能與經理人對話的關鍵:不是逐字逐句解釋聖經,再道德化的要求他人,而是對聖經及本篤會規「詮釋應用」、落實於企業管理,這也讓他重新認識了信仰。

 

例如:約翰福音第5章,耶穌在畢士大池邊醫治了一個癱子,耶穌對攤子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罷!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來走了。(V8-9)」

 

古倫神父並非逐字解釋經文,要人相信醫治神蹟即可,而是詮釋為:領袖無需完美主義,即使仍存在不完美(如攤子的褥子/負擔),仍可行動與決策,這句話就打動了博多,幫助他明白如何作為一個領導者。

 

瞭解需要、走進現實,讓人聽見生命之道

《聖本篤會規》寫於1500年前(約公元530年),然內容十分實際,如:第四章談到「院長應讓弟兄參與決策」,且詳論如何增進參與感,許多教導符合現代所需。古倫神父並分享信望愛」價值觀於領導的運用

 

對他而言,「信」不是只相信上帝也「要相信人」,「希望」也不只是信仰上的盼望,而是必須從工作裡「為人帶出希望」。

 

古倫神父也看重「喚醒生命」,就是:領導不只為了賺更多錢,而是要在被領導者身上喚起生命力,他也運用「聖經圖像」教導此重點。

 

吳信如坦言,臺灣教會界有時「宗教性語言」過多,難免導致隔絕人跟人的關係,甚至講者本身可能也不盡然了解所言內涵,也容易讓實務工作者一聽退避三舍,或導致信眾切割了信仰與生活。

 

然而,基督徒不能「生活是一部分、服事及奉獻又是另一部分」,信仰與生命應有全面性的連結;當願意去瞭解人的需要、並走進現實世界時,自然會生出充滿生命力的語言,讓人從口裡聽見真實的生命之道。

 

相關報導》德知名連鎖旅館負責人 博多.楊森從撕票「瀕死恐懼」悟生命真諦、逆轉瀕危企業

  • news-details
  • 古倫神父、博多.楊森及吳信如社長,與台南場全體工作人員合影,包括:台南YMCA與台南神學院的同工。(圖/記者辛毓珊)

  • news-details
  • 午餐時,古倫神父帶領謝飯禱告。訪台演講「屹立於風暴時代的工作與領導—綁匪槍口下的CEO遇見修道院的僕人領導」陸續於新竹、花蓮、台北等地舉行,詳情可參考網站專頁。(圖/記者辛毓珊)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