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shutterstock)

當人遇到問題時,通常都會以「自己的思考路線」去尋找突破的方法,這雖會有些進展,但終歸還是「沿著原路前進」。

 

事實上,想要突破,必須以「新的眼光」來看事情,走出「該做的都做了」框架,轉而看到事情的可能性,再次感覺成功在望。

《COACH教練式領導:提升基督徒一對一生命對談力》一書由「格子外面文化」出版,作者基斯.韋伯(Keith E. Webb)提到,狹隘的視野限制思考,應學習從不同角度提問來「提升意識」與「激發洞察力」,使其視野變得越廣,而能更清楚看見自身的狀況,藉此找到問題的解決之道。

 

「意識」的重要性

人的思想,就像擺在眼前的路,其探索、反思、行動、調整都是沿著「自己的思考路線」走。因此,關於「發現」這類的或大或小「洞見」,可說是教練經驗的根本,也是「意識」步驟的終極目標。

 

身為教練,需要促成——「被教練者」發現到「他自己」、「他的情況」、「他的潛能」、「他的行為」、「他的無所作為」、「他的假設前提」、「他的價值觀」等等,並從發現的欣喜之中,產生新的想法、情感、觀點、決心。

 

教練也需要協助「被教練者」,依他們的洞見採取行動。當人有越大的發現時,因其視野變大,則會更清楚自身的情況,進而看出更多「行動」與「改變」的選項。

 

常態來說,當問題發生時,我們都會盡可能的先探索之後,假若被困住,就會去找人幫忙。

 

問題來了,在此情況下,我們通常都會以「自己的思考路線」向對方說明情況,使得對方也會順著我們的思路,提供協助。這樣,雖會有些進展,但終歸還是沿著原路前進。

 

在這時,在「原路上」跑得更快和克服障礙,往往其幫助是有限的;唯有,能發現「新的途徑」,才會帶來突破。

 

如何找到「新的途徑」

「人的思想」若想要能「找到新的途徑」,須先釐清下面15個重點:

 

重點1》資訊≠答案

一般來說,「找出解答」和「脫困」的關鍵,通常都是透過更多的「資訊」或「知識」。

 

實際上,「突破」幾乎不是從「新得的知識」而來;畢竟,若從「相同的角度」去看「額外的資訊」,這只不過會讓我們「繼續走原本的路」而已。

 

突破的焦點,不在「新資訊」或「新知識」,而在「新觀點」。

 

身為教練,需採取不同的作法,唯有「改變看事情的角度」,以「新的眼光」看已知的事物,才會發現「新的途徑」,因而發現突破的解方。

 

重點2》為什麼「知識」是「過去的事」

「領袖」往往會自視為「知識提供者」,而去以教導、告知、建議等方式,去把知識傳遞給人。在此指導過程中,領袖會假設其所要說的話或分享的知識,將是「解決對方問題」或「幫助達到目標」的關鍵。

 

有時,這套方法固然有用,但就算是過去對我們有用的知識,總也是不如「自己產生的見解」來得強而有力,畢竟,「自己所發現的」總歸是「自己的收穫」。

 

另外,「知識」與「問題」的差別在於——

知識是過去;問題是未來

知識是停滯;問題是動態的

知識是僵固的;問題是彈性的

知識限制選擇;問題創造可能

知識要求採用;問題呼籲創新

 

重點3》擴展視野的「強效問題」

「強效問題」是幫助被教練者「發現新途徑」和「找出解答」的工具。

 

教練以問題刺激,甚至激發反思,促使被教練者做比「獨自思索」更深入的思考。

 

重點4》如何問「強效問題」

「強效問題」來自深度傾聽和互動。一個問題之所以強效,在於它能夠觸發他人的反思。

 

身為教練,在提出問題前,可先思考下面三個問題:

1)這個問題,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被教練者而問的?

2)這個問題,是聚焦過往,還是推往未來?

3)這個問題,是試圖糾正被教練者,還是幫助對方探索?

 

重點5》為了被教練者還是為我?

問題本源於被教練者,而非教練。強效問題,是為對方而問,而不是為了提問者本人。

 

若以解決一場衝突的狀況來分析——看似教練會需要聽全部的細節,才能建議被教練者如何解決衝突。但若教練視自己為協助被教練者反思的角色,從而協助對方自己找出解方,那就只需要知道很少的細節就行。

 

重點6》是「前進」還是「後退」

強效問題推往未來,而非聚焦過往。

 

這並非是說,教練絕不問關於過去的問題;有時幫助被教練者,將之前的經驗連結到目前的情況會產生洞見。重點是,你所需要知道的細節,遠比你可能以為的還要少;因此,面對被教練者時,要以「推往未來」為提問焦點。

 

重點7》是探索還是糾正?

強效問題「所刺激出的發現」帶來行動,而且其中不隱含糾正被教練者的意思。

 

但是,「希望幫助被教練者了解其錯誤在哪裡」這類型的問題,旨在「喚起意識」的同時,也糾正被教練者。

 

重點8》放下「你的想法」改採「他們的想法」

意見,人人都有。但教練的關鍵作法是,讓被教練者「自己產生想法」。

 

「提供意見」的目的,是幫助被教練者找出解方。但若直接提供一個解方,就是截斷了對方反思過程,以致被教練者「無從找到自己的解方」。

 

重點9》「我的想法」問題

請注意,即使是用提問的方式,但可能仍舊是在分享「我們自己的想法」。

 

「我的想法」這類問題,是乘載我們自己的想法或建議的工具。問此類型問題最容易,因為,基本上是以問題的形式給出建議,使從我們自己的觀點看出「解決辦法」或「後續步驟」。

 

「我的想法」這類問題,限制了被教練者的反思,因使他只能對教練的想法回答「是」或「否」。或者,被教練者看似有有兩個選擇,但這卻都是「教練想出來的主意」。

 

「強效問題」是「刺激對方的反思」;然而,「我的想法問題」並不產生這種有創意的深刻反思。

 

重點10》開放式問題

開放式問題,可幫助你從「出主意的人」變身為「探索主義的人」。

 

「我的想法」問題,以「願不願意」、「能不能」、「是不是」、「有沒有」等字開頭。

 

開放式問題,以「什麼方法」、「如何」、「誰」、「在哪裡」、「什麼時候」、「什麼方式」等字開頭。

 

例子:

「我的想法」問題:你的團隊裡有誰可以幫忙?

開放式問題:誰可以幫得上忙?

 

「我的想法」問題:你有考慮把他開除嗎?

開放式問題:你認為與他共事有哪些選擇?

 

重點11》從不同角度提問

從不同角度提問,肯定能幫助人發現新途徑並擴大視野,讓被教練者從不同觀點反思其處境。「角度」是「我們的觀點」,或說是「我們思考的路徑」。

 

當被教練者把情況呈現在我們眼前時,很自然會有「我們自己的」和「被教練者」兩種觀點。在其中,我們很容易侷限於兩者其中的一種觀點,這時教練可以從不同的觀點或角度提問。

 

重點12》25種角度

「角度」就是從「不同觀點」討論一個狀況。

 

關係、背景、靈性、文化、個性、財務、情緒、直覺、資訊、他人、組織、環境、社群、價值觀、呼召、配偶、家庭、雇主、經驗、優先性、動機、損失、時間、精力、耶穌等25個角度,都是非常適合形成一個角度的問題。

 

重點13》透過「反饋」喚起意識

「提供反饋」也是一種喚起意識的方式。反饋的目標,是讓被教練者,獲得有用的資訊,以幫助他們改善與發展。此資訊,可以「加強正向的行為」或「點出盲點」。

 

「強化」和「糾正」,都是反饋的本質。不過,並非所有反饋,都以相同方式被接受。大家接受「正面的反饋」和接受「糾正的反饋」時,可說是天差地別。當面對批評的反饋而起防備心,人人幾乎皆如此,沒有人喜歡聽批評的反饋。

 

重點14》透過「不給反饋」喚起意識

我們通常並不用「產生」來描述反饋過程,而是說「給予」反饋,但這往往觸動防禦心理。

 

你可以採用三個簡單的步驟過程,從被教練者本身產生出反饋。

(1)詢問被教練者,在哪些事情做得好,探索那些行為和帶來的結果,然後強化那些正面行為。

(2)詢問被教練者,認為哪方面或許可以改善。談談哪些方面可以改進,以及期待看到結果。

(3)產生一些未來可行的替代選擇。以教練方式,幫助被教練者思考下次該如何做。

 

重點15》找出「新的途徑」

「人的思路」就像是一條路徑,不是條條道路都通往我們想去的地方,而且我們往往在舒適的路上逗留。透過教練對談,你可以幫助他人「獲得新觀點」、「找出新途徑」、「獲得新發現」,以及「自己想出新主意」。

基斯.韋伯分析,「開放式問題」而不是「我的想法」問題,可讓被教練者自由地探索,完全不受教練的想法限制。從不同角度提問,有助於探索新的方向。

 

每個角度,都像一條佈滿「新發現」和「新觀點」的路。最後,透過產生反饋,而非給予反饋,可幫助人深入反思自身的行動,而不會像外部反饋那樣豎起防禦心。

 

隨著「新的途徑」、「新的發現」、「擴大的視野」而來的,是一些「新的行動選項」。揮別「『舊路徑』的慢速進展」,取而代之的是「佈滿各種新行動可能性的『新路徑』」。因而,很可能就會發現突破的解方。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