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請注意間隙(Mind the Gap)!」英國倫敦地鐵堤岸站的播音背後,有一段感動無數人的愛情故事。

 

原來,聲音對人有特殊性,腦記憶聲音時,獨特之處在於「迴盪性」,因而會創造「身臨其境」的感覺,使聲音的記憶強於視覺或文字。

 

你知道萬有被造之初,世界充滿了「神的聲音」嗎?第一位人類亞當與神交流的原始媒介就是「神的聲音」,而聲音本身是一種簡單但深刻的記憶方式。身為神兒女的你,知道如何聆聽神嗎?

英國倫敦地鐵「關於聲音的愛情故事

英國倫敦地鐵堤岸站(Embankment Station),曾有位年邁的女士,多年來獨自坐在月台長椅上,凝視著列車來來往往;這名女士的行為雖引起站務人員的注意,但並未造成困擾,只是無人曉得其用意。

 

直到2012年某天,這位女士突然對站務人員表示:「聲音…不見了。」原來,她所指的是車站提醒旅客的原播音:請注意間隙(Mind the Gap),那是她已逝丈夫奧斯沃(Oswald Laurence)所錄製的聲音。

 

站務員解釋,因地鐵升級了播音系統,將類比訊號改換成數位化音訊,才更換聲音;這位婦人瑪格麗特(Margaret McCollum)才娓娓道來,自己對丈夫的思念,及兩人中晚年相遇後,結褵15年的種種美好回憶。

 

直到2007年丈夫去世後,她便時常來車站月台靜坐,聽著播音思念對方。此事傳開後許多人受感動,倫敦交通局找回了錄音帶轉成CD作為瑪格麗特的聖誕禮物,也重製了奧斯沃的錄音,成為專屬堤岸站的播音。

 

2013年英國紀錄片導演弗納甘(Luke Flanagan)改編此事,拍攝了短片《Mind the Gap》,也有美商記憶體公司拍成年度形象廣告;網路發達的時代,故事也傳到了各地,近年又因社群媒體討論而再引起話題。

  • Kingston金士頓2013年改編瑪格麗特與奧斯沃的故事,於台灣所拍攝的形象廣告「A Memory to Remember 記憶月台」。(影片來源:KingstonAPAC)

  • news-details
  • 左圖:李美遠教師,為台灣教牧關顧協會(CPE)督導,嘉義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張老師特約諮商心理師及基甸會性別/情感教育講師;曾於嘉義基督教醫院擔任院牧18年,2021年開始牧養台灣信義會雙福教會;她從「心理專業」來看這段倫敦地鐵播音故事。(圖/李美遠提供、shutterstock)

面對失去,悲傷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台灣教牧關顧協會(CPE)督導李美遠,從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的角度,引述心理治療師沃登(William Worden)「哀悼」的四項任務,包括:接受失落、經驗悲傷、適應逝者不在的新環境,及重新注入活力在其他關係。

 

在第四個任務──重新注入活力在其他關係,生者並不會完全忘記逝者,而是會在心中為逝者找一個重要的處所因此哀悼時,生者會試圖找到一些「與逝者相關的人事物」,來銜接對逝者的思念。

 

李美遠說:「面對逝去的親人,我們會希望存留一份意義,讓所愛的人,仍然留在心裡可以回憶。」例如:瑪格麗特面對夫妻共有的點點滴滴,是透過「聲音」喚醒過往記憶,內化或增強後再珍藏於心底。

 

「對喪親者而言,會(因此)覺得好像沒有完全失去所愛的人。」

 

她也引述悲傷輔導大師愛倫.沃福特博士(Dr. Alan D. Wolfelt)所說「10個悲傷的權利」,其中第九個就是:你有權利珍惜回憶,「回憶」是失去摯愛最重要的遺產。

 

面對失去,悲傷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尤其逝者對於生者別具意義時,人自然會想找到事物作連結,有些人也會透過紀念儀式或遺物來維繫思念。

 

聲音對記憶而言,更能身歷其境

而聲音對人有特殊性,李美遠說:「聲音會讓人感受『身臨其境』、好像對方還存在著。」

 

她引述《大腦如何記憶》一書,指出:聲音如何在我們身上烙下重要印記。聲音記憶比視覺更深刻,人對聲音的敏感度,能更輕易地區分出發聲對象。大腦記憶聲音時,獨特之處在於迴盪性,因而會創造「身臨其境」的感覺,使聲音記憶強於視覺或文字。

 

李美遠的父親2020年安息後,她保留了父親的遺物作為懷念,也發現思念過程中,常常會想起父親所說的話。她說:「雖然爸爸比較沉默寡言,但他曾經說的一些話,其實對自己還是會有很深刻的回憶與思念。」

 

如,父親總會說:「你在外面的時候,要記得穿暖和一點、吃飽一點。」雖然是很平常的問候,但所帶來的聲音回憶充滿了溫暖甜蜜。

 

然聲音的記憶,有正向、也有負向的,溫暖充滿愛的聲音容易有正向回憶,但若是兇悍嚴厲的聲音,也可能在回憶時,無形中引發壓力與恐懼。

  • news-details
  • 李美遠分享,已安息的父親總會說:「你在外面的時候,要記得穿暖和一點、吃飽一點。」雖然是很平常的問候,但所帶來的聲音回憶充滿了溫暖甜蜜。(圖/shutterstock)

聖經中關於「神的聲音」

創世記第一章說,起初神用「話語」創造天地,1:3節:「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李美遠說:「在創世記,提到神創造時,『神說』就是『神的聲音』。」

 

亞當與神交流,最原始的媒介就是透過「神的語言與聲音」,而聲音本身是一種簡單但深刻的記憶方式。

 

在詩篇29篇描述「神的聲音」說:「…大有能力…滿有威嚴。耶和華的聲音震破香柏樹、震碎利巴嫩的香柏樹、使火焰分岔…震動曠野、震動加低斯的曠野。耶和華的聲音驚動母鹿落胎,樹木也脫落淨光…

 

神的聲音有「大而可畏」的一面,然人類墮落後,祂卻首先是「呼喚」;創世記3:9節,耶和華神呼喚亞當說:「你在那裡?」亞當則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

 

即使神呼喚人並不嚴厲,但人仍感到恐懼。這是什麼原因呢?李美遠說:「人若處於頑梗、不願意服或在犯罪中,就會很害怕聽見神,因為知道神會要你回轉、悔改。」

 

聲音,是人類情感和記憶的強大觸媒,對感知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基督徒當重視「認得神的聲音、學習聆聽神」,以經營與神的關係。

  • news-details
  • 現代人的環境充滿了資訊和噪音,因此「擁有安靜時刻」尤為重要;而平常就親近神,當與神越親密時,我們就越能熟悉神的聲音。(圖/shutterstock)

如何聆聽神的聲音?

如何聆聽神的聲音?李美遠說:「『動機』很重要。」

 

許多人想聆聽神,常是面臨將要作人生的重大決定,例如:找工作、結婚等,但若平常並不太在乎與神的關係,只想在關鍵時刻「聽」得指引,是容易錯聽的;李美遠以「羊與牧者」說明「基督徒與神」的關係。

 

約翰福音10:3-5節,「他(耶穌)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27節又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

 

牧羊人和羊是天天在一起的,所以羊不會聽錯牧羊人的聲音,我們能「認得祂的聲音」,首先就是天天跟著祂」;以下,李美遠分享三個「實踐聆聽神」的方法:

 

第一,建立親近神的關係

平常與神有親近的時間,當與神關係越親密時,就越能熟悉神的聲音。我們需要每天透過靈修和禱告,與神有親近的時刻,不斷操練與神同在。而透過神的話,我們也更能熟悉神的心意,自然能聆聽神的聲音。

 

時時親近神,自然就會熟悉、辨識「神在我們生活中的聲音」。

 

第二,保有安靜獨處的時間

現代人的環境充滿了資訊和吵雜噪音,因此「擁有安靜時刻」尤為重要。

 

李美遠說:「很多人一起床,常常先看3C產品的訊息或新聞,即使很多影音內容非常棒,甚至並不一定是屬世的,而是屬靈的,但我們一直聽、一直看,卻沒有安排出『跟神安靜獨處』的時間。」

 

聽屬靈影音並不能取代自己聆聽神,即使我們常從其中收穫很多,但仍是別人的領受,我們必須學習自己去讀神的話、咀嚼神的話,直接有所領受,而不是一直吃進別人幫我們消化過後的東西。

  • news-details
  • 心靈也需要沉澱,才能聽見神,當內心紛亂或被外在訊息充塞時,其實並沒有空間容納神對自己說話,因此安靜與神獨處非常重要。(圖/shutterstock)

第三,專注聆聽的心

即使在安靜中,人的思緒仍可能非常繁忙,各樣念頭、幻想、畫面不斷浮現在腦海;因而獨處時,還需要「學習專注」

 

李美遠提到,許多屬靈操練大師建議,當思緒無法靜下來時,可以重新回到禱告進入專注於與神交談的狀態,反覆練習使心靈逐漸平靜,就能提升專注聆聽的能力;她也建議一個好方法即:寫靈修筆記

 

無論帶門徒或初信者,李美遠都會邀請他們讀經後,寫下神對自己所說的話,例如:其中一節受感動的經文,以及當中的領受或提醒,「內容不用很多,可能一、兩句話,慢慢操練後就比較容易聆聽神。」

 

神的話語具有力量,能創造萬物也能深刻影響人的生命,按祂的應許,建造起剛強、仁愛、謹守的心靈(提摩太後書1:7)。

 

聆聽神的話語,結出生命果子

勤於聆聽神的話,生命也終將結出豐盛的聖靈果實。

 

加拉太書5:22-23,「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神的話,不只能在困難時引導我們,賜下智慧,聖靈也將更新生命,塑造我們更多擁有神的性情。

 

而隨著屬靈生命成長,我們也將成為建立教會的門徒。因為神的話不是讓人獨善其身,更是讓我們成為他人的祝福。李美遠見證,即使只是一名初信者,但對方透過寫靈修筆記,也影響了許多基督徒渴慕讀經。

 

基督徒懂得聆聽、領受神的話語,其屬靈影響力是超過所求所想的!

 

相關閱讀》

認識預言式書寫、3方面自我檢驗方言 傅金源牧師:學習屬靈的事需謹慎,但不過度擔心

 

教會裡也有PUA嗎?夏昊霝:教會應幫助聆聽神聲音,而非成為這個聲音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