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金希文教授與聖樂智庫同工,應浸信會聯會之邀,開講說明主日崇拜的重要意義。(圖 / 記者林稚雯)

主日崇拜的重要意義,在於讓人與神相遇,更多認識神、信仰能更得堅固。然而,若不小心失焦,讓「人」在主日崇拜高過了「神」,則恐使信仰落入「偶像崇拜」,與真神漸行漸遠。

 

如何建立一個助人與神相遇的主日崇拜?金希文教授、神學院教師、眾教會音樂同工,把握眾人聚集的難得機會,分享常年在音樂服事中的得著與看見。

由浸信會聯會教育訓練部與台灣聖樂智庫聯合主辦,「探討主日崇拜聖樂的角色」講座,2日於台中水湳浸信會舉行。

 

大會邀請第20屆國家文藝獎得主、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作曲教授—金希文,帶來專題演講,另邀請中台神學院老師蕭若萍,聖樂智庫成員余亞哲老師、浸信會我們教會台中堂張舒玓老師短講與談。

 

崇拜中感到無聊?

談及「在主日崇拜中與神相遇」之前,金希文點出,根據美國進行的信仰調查指出,若是出生在基督化家庭,約有6成信徒會在大二階段選擇離開教會;若是學生在高中階段才信主,則有75%的人在大學期間,又一次遠離信仰。

 

驅使人離開教會的原因甚多,但歸根結柢的問題,在於年輕人在崇拜中感到無聊,覺得信仰是不理性的存在、與自己無關。

 

「為什麼會有上述感覺出現?」對此問題,金希文表示,已故改革宗神學家史普羅(R. C. Sproul)牧師曾提醒,「聖經裡實則記載了許多『人與神相遇』的經歷」,意即,信仰的建造與價值,絕不能只靠「個人主觀感受或經驗」,而要以「聖經真理」作為認識神的根基,才會真實看見耶穌基督的美好。

  • news-details
  • 金希文教授不只透過專講教導,也實際以鋼琴彈奏,幫助眾人更加領會音樂的感染力。(圖 / 記者林稚雯)

以出埃及記32章為例,在此章節中,神將誡命、律例、會幕的建造,都清楚向祂子民揭示。按神的計畫,本該有一個嶄新民族、聖潔國度將展開,然而,人卻在此時軟弱犯罪,無法跟從神所吩咐的來行出,以至於眾人決議雕刻偶像「金牛犢」,以為眼見為憑、有形的事物才可帶來安全感,沒想到,此舉動招致以色列百姓的敗壞與受罰。

 

金希文表示,百姓拜金牛犢,代表的就是「敬拜的參雜」實際上,被敬拜的金牛犢,是人所造的偶像,但神的兒女,卻誤以為自己在敬拜神。

 

此外,當代教會敬拜時,也常出現另一問題:以「得神祝福」作為敬拜的目標,認為來到主日,就會蒙神庇佑,而忽略了人在崇拜中的角色是參與而非接受。

 

實際上,「敬拜」或「崇拜」一詞,是從古英文「eorthscipe」而來,是「Weorth(worthy,指值得、有價值)」,加上「Scipe(ship,對特定身份者的尊稱)」;由此可見,基督徒的敬拜乃是將神當得之榮耀、稱讚、尊榮都單單歸給神,向神表達「祂配得一切的頌讚」。

  • news-details
  • 探索「敬拜」一詞的起源,須明白,基督徒的敬拜乃是向神表達「祂配得一切的頌讚」。(圖 / shutterstock)

分別為聖,獻給上帝

金希文並提醒,透過敬拜來尊榮上帝,該要是有意為之的慎重選擇。基督徒單是知道神配得一切頌讚仍有不足;事實上,神對於敬拜實則非常看重,聖經中與音樂相關的記載,可找到800多處,舊約聖經中甚至提及,有專門負責音樂事奉的樂家,每日工作就是心無旁鶩地唱詩彈曲來敬拜上帝。

 

甚至,回顧西方古典音樂發展迄今的歷史,基督教音樂可說是各種西方樂曲的發韌,中世紀前期的西方音樂,基本等同於基督教音樂,而後在17世紀初產生的大型聲樂組曲「清唱劇」,所唱內容同樣也是以聖經內容為主。

 

再到更近期,留名音樂史的著名音樂家,如「近代音樂之父」巴赫,所作樂曲多是為了教會所需而寫,如要認識與聆聽巴赫的樂曲,就不可能略過這些精采聖樂;還有像是海頓、莫札特、貝多芬,也都留下音樂史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彌撒曲,同樣顯明了音樂與信仰的緊密關聯

 

為此,金希文勉勵,參與主日崇拜的同工都當分別為聖;「聖樂」與流行音樂大有不同,每個人都該藉由不斷練習、精益求精,使教會獻給神的音樂得以持續提升,「不只是讓會眾容易唱、唱詩時得著感動,而是檢視詩歌能否表現出上帝的光榮與純潔,把個人的喜好判斷放在上帝之後。」

  • news-details
  • 查考聖經,可見當中有數百處相關經文;上帝實為看重音樂,服事者也當有相同看重、謹慎以待。(圖 / shutterstock)

專注為神的事奉之心

進一步談及「按真理敬拜」,中台神學院教師蕭若萍,以「耶穌在撒馬利亞井邊與婦人對話」的經典譬喻,提醒大家,若要正確理解神的心意,就不能只看「單一章節」,而是要考量「上下文脈絡」。

 

例如,許多人看到「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約翰福音4:23)」,於是以為敬拜的重點,在於敬拜者的態度(心靈和誠實),然而,若再查考前後內容,會發現,耶穌在乎的,是要蒙恩得救者來敬拜神,也惟有從聖靈中重生的人,始能真正敬拜神;我們既然要「按真理敬拜」,敬拜時所唱的歌詞,就應當要符合真理。遇到與聖經真理不符的歌詞,應當予以修正。

 

既是演奏家、也參與教會聖樂服事的張舒玓老師分享,音樂事奉者很需要的心態,是要知道,演出目的不是在於博取掌聲,而是要單單歸榮耀與神。

  • news-details
  • 蕭若萍老師、張舒玓老師、余亞哲老師(左至右),三人都藉由短講,分享常年投入音樂事奉中的領略。(圖 / 記者林稚雯)

「音樂」實際上也是神所使用的「器皿」,創世記提醒「各從其類」的重要性,彼得前書教導「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鼓勵眾教會的音樂教師,除了在工作職份上盡心,將演奏技巧與樂理傳授學生,同時有智慧地向學生及家長傳福音,回到教會,也能善用所長,使教會能向神獻出更好敬拜,讓更多人領略音樂之美,一起建立一個高度音樂普及的「高音普教會」

 

最後,余亞哲老師呼籲,「音樂」是人類共有的資產,當中蘊含無限寶藏,等待人探索與認識。目前有許多教會都面臨音樂事奉者不足的困境,藉由該研討會的舉辦,深盼激起更多人認識敬拜讚美之重要性,一同擔起敬拜讚美神之責,使福音隨著樂曲,傳向更廣之地!

  • news-details
  • 浸信會聯會教育訓練部部長、同時也是台中浸信會恩典堂主任牧師—穆俊彥,於講座開場與末了的致詞中都提到,「正確」認識敬拜,也是信仰教導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圖 / 記者林稚雯)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