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屏東和平長老教會主任牧師葛兆昕分享。(圖/以斯拉事奉中心 提供)

教會是否同工年紀都不小了?敬拜主領、主日學老師幾年來都是「同一個人」嗎?

 

小心教會年輕人大流失!據統計,2035年台灣將會成出生率最低國家,且此趨勢不可逆。同時,仇敵正在吞吃年輕一代!現今仇敵的計謀,恐與當年巴比倫王的策略無異。

 

葛兆昕牧師指出:「巴比倫王當時的沉浸式屬靈認知作戰,正在使教會『膝下無子』,教會當警醒!因仇敵知道掌握年輕人,就是掌握未來!

蘇格蘭教會變飯店

10月16-18日,由台東復興祈禱院、社團法人台灣以斯拉事奉中心協會、布農部落休閒農場,聯合舉辦「第七屆台東復興祈禱聖會」,特以「微訪韓聖會」方式為主軸來進行。

 

為期三天聖會,由台北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張漢業、武昌教會顧問牧師鄭博仁、高雄豐盛教會主任牧師謝來興、高雄基督教福音聯盟協會理事長陳見岳牧師、屏東和平長老教會主任牧師葛兆昕,一同帶來「美好靈性的建造」信息分享。

 

本文將以葛兆昕牧師傳講「教會沒有未來,未來就沒有教會—今日教會面對的挑戰」信息為主。

  • news-details
  • 現場大合照。(圖/以斯拉事奉中心 提供)

  • news-details
  • 第七屆台東復興祈禱聖會,張漢業牧師帶領會眾,一同於野外敬拜和禱告。(圖/以斯拉事奉中心 提供)

信息一開始,葛兆昕分享自己前一個月,至蘇格蘭參加聚會的看見。抵達當地時,他被團隊帶去一間古色古香飯店用餐,從而發現,飯店竟然原是一間長老教會!

 

當時的他越想、心裡越難過,曾幾何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就是從蘇格蘭傳來的,沒想到,現今蘇格蘭教會竟「沒落」,甚至要轉手出售都很難。省思到,許多教會主日甚至沒有崇拜,均因教會沒落,請不起傳道人

 

一切令葛兆昕不禁思想,世界上其他的教會呢?台灣(教會的光景)呢?

  • news-details
  • 蘇格蘭教會示意圖。(圖 / shutterstock)

漸被摧毀的年輕世代

葛兆昕指出,誰是當今最迫切、最需要被接觸的世代?他認為,是10-40歲之間的人們,即,兒童、少年、青年/職場青年

 

這世代,仇敵是有目標地摧毀年輕人。舉例:

一、2022/10/4:印尼足球暴動踩踏事件,致125年輕人死/323受傷

二、2022/10/29:韓國梨泰院踩踏事件,159年輕人死/196受傷

三、現在進行:烏俄戰爭/大量年輕人上戰場

四、現在進行:以哈戰爭前/音樂節屠殺270名年輕人死

五、現在進行:以哈戰爭/大量年輕人上戰場

 

台灣呢?據統計,2022年台灣毛小孩數量已超越17歲孩童;流浪貓狗數字更超越新生兒人數。這些情況代表著什麼?2035年,台灣將會成出生率最低國家,且此趨勢是不可逆。

  • news-details
  • 戰爭示意圖。(圖 / shutterstock)

沒有孩子就沒有未來

聖經記載,以利沙曾被一位書念的大戶婦人接待,便問她,可否為她做什麼事?婦人回答:「我在我本鄉安居無事。」然這位婦人「膝下無子」。

 

當時在猶太傳統,產業須由兒子繼承,因此,婦人雖安居無事,但無子嗣,待丈夫離世,安居光景勢必將現危機(無人繼承產業)。

以利沙吩咐僕人說:「你對他說:你既為我們費了許多心思,可以為你做什麼呢?你向王或元帥有所求的沒有?」他回答說:「我在我本鄉安居無事。

以利沙對僕人說:「究竟當為他做什麼呢?」基哈西說:「他沒有兒子,他丈夫也老了

—列王記下4:13-14

經文中,書念婦人必須有兒子才能繼承產業,否則會和路得一樣,必須倚靠另一位男人,始能擁有產業。

  • news-details
  • 書念的婦人接待以利沙。(圖 /免費聖經圖片)

從而省思,上述對應現今教會,是否為一警惕?

 

許多教派有錢、有地、有堂(不用租借)、有牧者、有上帝同在...等等,一年四季都有事工在運作,相當滿足,正處於「我在我本鄉安居無事」的現況,但,卻有一個隱藏性危機,就是膝下「無子」,沒有產業繼承人!

 

葛兆昕表示,有些教會是否存在「同工有越來越『老』的趨勢」之現象?進而分享,自己18歲時曾至一間教會,嗣後30歲再回去時,發現該教會的敬拜主領、主日學老師、同工「一樣都沒變」,唯一有變的,就是這些人的「年紀」

 

同時提供一份2018-2020年疫情前,某ㄧ教派教會出席率統計: 

一、主日禮拜出席人數,兩年內減少4,909人。

二、未信者成為基督徒受洗,兩年內減少1,508人。

三、兒童受洗,兩年內減少683人。

四、200人以上教會,兩年內減少9間。

五、199-100人教會,兩年內減少10間。

 

這些數據顯示,教會正面對「失去未來」的迫切性! 

  • news-details
  • 許多教會是否膝下「無子」?(圖 / shutterstock)

巴比倫王「沉浸式屬靈認知作戰」

葛兆昕分享,屏東已是步入高齡化社會的城市,當他接任屏東服事時,上帝賜下一節經文,使其認知到「仇敵的作戰方式」。

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將城圍困。

主將猶大王約雅敬,並神殿中器皿的幾分交付他手。他就把這器皿帶到示拿地,收入他神的廟裡,放在他神的庫中。

王吩咐太監長亞施毗拿,從以色列人的宗室和貴冑中帶進幾個人來,

就是年少沒有殘疾、相貌俊美、通達各樣學問、知識聰明俱備、足能侍立在王宮裡的,要教他們迦勒底的文字言語。

王派定將自己所用的膳和所飲的酒,每日賜他們一分,養他們三年。滿了三年,好叫他們在王面前侍立。

—但以理書1:1-5

根據上述經文,可見尼布甲尼撒王有以下策略:

一、擄去猶大王

擄去領袖,民就沒有方向,國家將因此失去遮蓋與異象。

 

二、擄走聖殿器皿

此為讓人民信仰崩壞,失去與神的連結;當人民失去信仰,就會無所適從,失去啟示與引導。

 

三、擄走年輕人

擄走年輕人、不處死,係因尼布甲尼撒王深知,國家有年輕人,就掌握未來!他要讓猶大國(神的)未來,變成巴比倫國(世界的)未來。

  • news-details
  • 尼布甲尼撒王深知,掌握年輕人,就是掌握國家未來。(圖 / 免費聖經圖片)

四、餵養世界的價值

從飲食中,得見猶太人的信仰與文化,而尼布甲尼撒王供應這些被擄的人,並從中改變飲食習慣,使其食用王的食物。

 

聖經中神的供應,就是帶領百姓的象徵,如「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神的話是我們生命的糧」,耶穌曾說「吃我肉、喝我血的,將有永生常住」。換言之,你被誰供應,你就是屬誰的

 

五、改姓名

但以理(Dani-el)尾字el,即上帝(Elohim)之意,後來他被改名為與巴比倫信仰有關的「伯提沙撒」名字。

 

從聖經中可知,「命名」是神給人類的第一份任務,名字為何如此重要?因這是神與人的連結,名字關乎神對此人的呼召與命定

 

神也曾幫人改名,如:

亞伯蘭(至高的父)/亞伯拉罕(眾人之父)

雅各(抓)/以色列(上帝得勝、與神爭鬥)

西門(蘆葦,或譯聽)/彼得(磐石)

 

所以,改名字象徵著「改變對方的未來」。故從尼布甲尼撒王的策略,可看出他不僅掌握年輕人,更是全面進行屬靈性扭曲、重塑一個人的價值觀,好似對被擄者的頭腦置入「巴比倫晶片」,屬「沉浸式屬靈認知作戰」。

 

六、改文字

徹底貫徹其價值觀與思想。

  • news-details
  • 尼布甲尼撒王供應這些被擄的人,並從中改變其飲食習慣,食用王的食物。(圖 / 免費聖經圖片)

巴比倫作戰策略,對應現今仇敵工作

將前述巴比倫王的策略,對照現今,不正是仇敵的計謀嗎?

 

許多教會沒有真正可帶領年輕人、供應年輕人的領袖;或是所興起的領袖,讓年輕人沒有發揮空間;抑或,同工始終只剩年紀長的人在服事。

 

為什麼?因為許多教會不信任年輕人!

  • news-details
  • 許多教會沒有真正可以帶領年輕人、供應年輕人的領袖;或是所興起的領袖,讓年輕人沒有發揮空間。(圖 / shutterstock)

然而,仇敵的攻擊卻從沒停止過!這世界正努力讓年輕人與信仰斷根,透過餵養、供應年輕人戲劇、偶像劇、小說、電影等,擄去她們的價值觀,這些東西已排山倒海產生巨大影響。

 

現今的網路,點開信息,也常充斥異端、假先知教導,這些「認知作戰」,逐漸讓年輕人對教會、權威價值觀產生否認感。

 

從聖經中也看到,最後巴比倫透過改文字、塑造雕像,帶下集體的壓迫

你們一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就當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

因此各方、各國、各族的人民一聽見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樣樂器的聲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但以理書3:5-7

  • news-details
  • 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圖 / 免費聖經圖片)

如同現今看到的「政治正確」此一用詞,正於歐美盛行,當中運用同儕力量、眾人力量,逼迫某些人就某些事妥協、就範現在的世界正是這樣,仇敵正運用集體力量,影響、逼迫年輕人妥協

 

葛兆昕最後表示,自疫情後,過去時代已無法回頭,教會必須面對「新常態」。自己有牧者朋友,自疫情過後,教會從100多人到僅20餘人,當中,又有多少「年輕人」還在?

 

他進而列點提供反思,供教會參考:

一、教會你要如何建造?要建造什麼?

二、教會沒有建造,是否都只是維持「例行公事」?

三、教會存在的意義何在?

四、當如何面對新常態?

 

相關閱讀》

禱告常打不中紅心?別用「我」的眼光看自己,環境中操練「信心話語」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