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面對身障人士,社會上應該有更多「同理心」,而基督徒也應該成為他們的溫暖陪伴!(圖/shutterstock)

日前,一名海外媒體人參與網路脫口秀節目時,提及台灣造勢場合像場秀,並說出「把殘疾人士推上去煽情」言論,惹引社會大眾反彈,導致節目製作人坦承疏失,公開致歉。

 

對於身障人士,即使他們很認真度過每一天,仍有少數人會針對其歧視,甚至將他們當作可利用、消遣的工具。

 

社會上應有更多「同理心」,而基督徒應率先成為關心的陪伴者及同理者!

同理心vs同情心》對身障人士的關心

網路上有則故事:

在農場中,有小豬、綿羊和乳牛生活在一起。某天,主人將小豬抓了起來,面對小豬的極力抗拒,綿羊和乳牛卻表現得不以為然,甚至覺得其反應過度。

 

然而,小豬卻告訴牠們:「主人抓你們,或許只是要綿羊毛、擠牛奶。但是,我被抓走可能就沒有命了。

 

台北榮耀堂「特別親子園地」牧師林莉菁受訪表示,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並傾向以自己的立場看待事情,即使面臨的困難不同,但容易從自我角度給予評論。

 

她進一步解釋,若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要為他人的立場著想,並用對方的眼光給予理解;若從神學角度來看,不只是理智上要將心比心,更是要憑著感受進入對方的情境之中。

耶穌哭了。(約翰福音11:35)

 

她指出,面對拉撒路的死,耶穌展現祂的神性與人性,一方面知道拉撒路將會復活,一方面與身旁的人一起哀哭,即使祂擁有使人復活的權柄,當下卻依舊感同身受而流下淚水,這就是耶穌的同理心。

「先感同身受,再解決問題。」當耶穌面對身心狀況的人,會重新認識他、感受他,並以「同理心」進入其生命感中,讓對方真正體會關愛與陪伴,最後給予問題解決的幫助。


林莉菁認為,「同理心」和「同情心」仍有不同,在於一開始只是同情他人處境,到後來願意理解他人的狀況,並進一步認識建立連結,反映出人們對待弱勢者的程度,以至於才能同理。

 

然而,「同情心」所站的立場不一樣,在於一旦得知對方比自己軟弱、無助時,則將善行表現在金錢和物資的給予上,而,心態上則可能比較多的是「我有、你沒有」的施捨。

  • news-details
  • 在同理、同情之中,都要進入對方的處境上,建立關懷的連結。(圖/shutterstock)

如何對待身障人士?大衛王恩待米非波設

在撒母耳記下9章中,大衛將米非波設召入宮中,由於其父親約拿單與大衛相交甚密、情同兄弟,故此,大衛特別款待並顧念米非波設,不只將掃羅的遺產全歸給他,更允許他常與王同桌吃飯。

 

面對身障人士,林莉菁表示,大衛對米非波設的恩待,可以給予基督徒三方面的教導,分別為「恢復身分」「恢復地位」「同席吃飯」

首先,尊重其身分,大衛見到米非波設時,並沒有以掃羅的子孫稱呼他,反而直接以「米非波設」稱呼他,不只是尊敬其獨特的身分,並在愛中恢復他應有的尊重。

 

再來,看重其地位,大衛將掃羅遺產歸給米非波設,並讓掃羅僕人洗巴服侍他,代表著大衛恢復其繼承人的地位,並看重他是掃羅後裔的血脈,得享有被服事的待遇。

 

最後,款待並愛筵,大衛要求米非波設一同吃飯,在那時代中,殘疾人會被視為不潔的,更別說與君王一同坐席,但大衛不顧他人的眼光,依舊堅持時常款待他並同席吃飯。

然而,面對大衛的恩待,米非波設卻說自己「如死狗一般」。

 

林莉菁補充,她認識許多身障人士,本身都有自己的專業,並願意為身心障礙群體來發聲,爭取更多權益、福利,而態度上懷有信心且謙卑。

 

因此,身障人士不會是死狗,也應更加願意站出來,因為上帝賦予他們尊貴的心!

  • news-details
  • 林莉菁表示,大衛對米非波設的恩待,可以給予基督徒三方面的教導:恢復身分、恢復地位和、同席吃飯。(圖/本報資料照、shutterstock)

為身障人士發聲,基督徒如何做?

心中有智慧,必稱為通達人;嘴中的甜言,加增人的學問。人有智慧就有生命的泉源;愚昧人必被愚昧懲治。(箴言16:21-22)

 

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雅各書2:2-4)

林莉菁勉勵,基督徒要成為有愛心、有智慧的通達人,不以外貌給予論斷,而是要以基督的心彼此相待,成就美好的榮耀。

 

1. 不要自以為正義、當救世主

她指出,唯有真正認識當事人,並有實際互動,才能提供他必要的幫助。

 

事實上,若是以自己的想法不斷發聲,或許無法真正感同身受,甚至帶來負面效應。因此,唯有以上帝的眼光看待,理解神在每人心中的命定,才能更加進入他人生命中,站在同一陣線,給予同理的協助。

 

2. 不要只想著金錢,要給予需要的

她強調,有人也許認為,金錢是最直接的幫助,但他們真正需要的,可能是非物質的東西,包括尊重、陪伴和關心,這些才能帶來實質的幫助。

 

若是感同身受,要先建立健康的心態,並實際看見對方的需要,才能在遭受不公平對待,以及爭取權益的同時,成為他們生命中的光。

  • news-details
  • 面對身障人士,要在感同身受中,實際看見對方的需要。(圖/shutterstock)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