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慷慨之道亞洲區負責人—蔡豪仁弟兄,分享事工緣起與異象。(圖 / 記者林稚雯)

一百多年前,一位鞋業零售商之子,因著信仰願將生命與財富皆獻給神用,自此開啟家族與眾人綿延不斷的祝福。

 

西元2000年起,祝福眾人的行動具象為「慷慨之道事工」,持續以聖經為根基,於全球40多國帶領更多人遵循神心意,活出基督裡的慷慨人生!

樂於給予、成為祝福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加福音6:38)

 

聖經中有多處經文都提醒、勉勵人,要遵循神心意,活出基督裡的慷慨人生。那麼,該如何落實此教導,成為甘心樂意給予他人者?

 

2000年起,由麥克萊倫基金會(The Maclellan Foundation)創立、發軔於美國的「慷慨之道事工」(Generous Giving),就以信仰為基,持續傳遞聖經中關於「慷慨」的信息,希望神子民看見來自上帝的慷慨祝福,進而操練:

 

1.成為願意給出去的人,而不是一味消費或一毛不拔。

2.因著給出去,讓「與人分享、服事他人」成為生活核心,避免不斷盲目追求。

3.透過慷慨奉獻的作為,成為好見證,吸引更多人認識耶穌。

 

目前事工已在全球40多個國家、使用18種不同語言來傳遞使命。台灣原計劃自2020年起推動,適逢疫情而暫緩,目前持續與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聯繫,期能盡快啟動台灣各地的相關教導與連結。

  • news-details
  • 台中策盟理事長杜明達牧師於會中致歡迎詞,並介紹認識慷慨之道事工的歷程。(圖 / 記者林稚雯)

回應上帝的給予

「台中市教會發展策略聯盟協會」於3月份邀請慷慨之道事工亞洲區負責人—蔡豪仁弟兄,分享信息與見證,領人看見樂於給予的態度,能為社會帶來極大祝福。

 

該事工的出現,乃源於麥克萊倫家族對上帝豐盛給予的回應。

 

家族自1837年出生於蘇格蘭的托馬斯‧麥克萊倫(Thomas Maclellan)開始發跡,他本是鞋業零售商之子,因緣際會下,進入蘇格蘭銀行工作,而後移居加拿大,管理新不倫瑞克省(New Brunswick)的一家銀行分行。

 

在加拿大居住30年後,麥克萊倫於1892年移民至田納西州的工業城鎮查塔努加,並於當地投資「為高風險鋸木廠和煤礦工人提供保險」的公司,進而獲得事業極大成功,累積財富。

 

因敬虔信仰,麥克萊倫面對成功而豐盛的生命,認為自己只是用工作成果來榮耀上帝;同時,早於1857年寫下〈與上帝之約〉,表明深知自己是罪人,感謝神仍日復一日保守,更新其生命,求主赦免一切過犯,他也願全然降服於神面前,由祂帶領人生。

 

麥克萊倫於信中宣告:從今以後將生命為主所用,獻上全人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財富、時間與影響力,這些全為主所用。

  • news-details
  • 麥克萊倫家族因著願意「給出去」,而經歷神極大極豐盛的祝福。(圖 / Freepik)

麥克萊倫於1916年逝世,家族子孫持守信仰,將所得用於各樣慈惠工作,實踐聖經中關於慷慨的教導。

 

2000年,麥克萊倫的第五代子孫,正式透過麥克萊倫基金會成立「慷慨之道事工」。據官網表示,麥克萊倫家族至2020年止,歷來已捐贈現值9.25億美元錢財,用於扶助社會中大小需要

 

一把米帶來千百倍祝福

藉著參與策盟聚會,蔡仁豪透過影片,分享給予所帶出的祝福與力量。

 

印度東北部米佐拉姆邦的純樸婦女們,每天都引領著宣教世界的變革,這地雖貧窮,然透過基督信仰,眾人齊心投入「一把米」的運動。

 

每個住在這地的家庭,婦女們在每次做飯時,都會另外舀出一把米,將米收集起來奉獻給教會,而教會就透過賣掉募集而來的米糧,將收入用於支持教會事工。

 

對於米佐拉姆邦的人來說,米除了是主食,更是重要經濟作物,他們卻願意遵照信仰教導過奉獻生活將日常基本的、必要的、重要的東西,與上帝分享。」

  • news-details
  • 每位婦女都只捐一把米給教會,積少成多,帶出極大祝福。(圖 / Missions 1 Online FB)

米佐拉姆邦婦女主席蘇姆尼亞‧蓋克瓦德表示,一把米事工於1910年發起,當時多數人未曾聽聞福音,使得教會深感,需要有女性傳道人向鄰舍傳揚基督福音,而傳道人的需要,則希望由當地民眾共同支持,於是開始了一家奉獻一把米的行動

 

「幾年過去,獻出一把米的觀念,開始在米佐拉姆邦盛行!」

 

蘇辛里安拿‧科爾尼牧師分享,奉獻熱潮興起,不論貧富、老幼,每人皆參與其中,大家認為,這是向主「表達感恩」的一種方式,且藉著這把米,每個人都為主做了一頓飯,同時在生活中處處蒙福。

 

「隨著所得福分持續加添,我開始奉獻更多所得!」一位當地的婦女表示,許多人開始從原先分出一把米,改為給出「滿滿一杯米」。

 

「我覺得這是任何基督徒都能參與的事奉!」

  • news-details
  • 隨著米佐拉姆邦「奉獻風氣」興起,每個人給出的越來越多,也越發富有創意。(圖 / Missions 1 Online FB)

直至如今,米佐拉姆邦的90萬居民中,有高達95%是基督徒。

 

大家一起在當地建立強壯且生機蓬勃的米佐拉姆邦教會,人們開始用各種創意方式更多奉獻,除了什一奉獻,弟兄姊妹們還奉獻大米、蔬菜、木材與其他收成,也有許多人直接奉獻額外金錢,教會藉此得自給自足。

 

在當地,米佐拉姆邦長老教會成為最大會堂,會友高達50萬人。

 

蘇姆尼亞‧蓋克瓦德回顧,1914年,一把米事工得到的收入是80盧比(1.5美元),到了近期,一把米奉獻產生的收益高達300多萬美元。

 

教會雖位處印度最貧窮地區,如今不但能自立營運,更「有餘裕」支持1800位宣教士,甚至差派有負擔者投入海外宣教。

 

當有些人想著,進入教會後我能得到什麼,上帝卻藉著一把米告訴我們,祂已呼召眾人為祂的事工獻上、分享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米佐拉姆人都知道,只要有衣有食,就必有可以獻給上帝之用的東西,蘇辛里安拿‧科爾尼如此宣告。

  • news-details
  • 甘心樂意的奉獻,使米佐拉姆邦雖處貧窮地區,卻能建立50萬人且信仰堅定的教會。(圖 / Missions 1 Online FB)

施比受更為有福

依照「施比受更為有福」聖經原則,蔡豪仁介紹,慷慨之道事工制定「慷慨人生七部曲」服事策略,從相信「上帝擁有一切」開始,逐步經歷:「上帝供應充足」、「上帝慷慨給予」、「我們以愛回應」、「我們聆聽上帝」、「我們找到喜樂」、「我們積財在天」七個歷程,從中體會:

 

1.奉獻是關乎於「心」的問題

「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馬太福音6:21)」

 

將時間、精力和資源,投入真正重要之事,學會讓財寶發揮更大價值,從而經歷與神親密同行的一切祝福。

 

2.知道神給我們,先於我們給出去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上帝是「最慷慨的給予者」,祂讓人擁有財富、才幹與機會,得以供應生活所需一切,並在祂所創的美好世界中生活。

 

在神的祝福中,每人皆該學習給予,因一切都非單靠人而能得來,乃是神慷慨的恩典

 

3.上帝擁有一切

「地和地上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世上的,都是屬於耶和華的。(詩篇24:1)」

 

當越發明白一切財富都來自神時,基督徒身為「管家」所要做的,就是明智運用各方資源,供應神國諸般所需。

 

4.先尋求神的國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33)」

 

神應許祂的兒女,以神國為念,就不必憂慮世上需要,因神是一切豐盛源頭,會保守跟隨祂的人,充充足足成就一切,超過人所求所想。

 

5.永恆天家才是最美盼望

「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腓立比書3:20)」

 

生命短暫,基督徒總有一天會回到天家,在此度過永恆。你我都該知道,將錢財花用在短暫事務上並沒有錯,但,我們更可選擇將財寶積存於天,進一步也從過程中,體會為他人奉獻的喜樂和充實。

 

6.給予帶來快樂

記住主耶穌的話,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35)」

 

活在神的呼召中,生活會變得快樂、充實和有意義。當「慷慨」已成為基督徒生活一部分,行事為人都與上帝合一同行,必能更多領受神的祝福。

 

「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摩太前書6:19)」,而能領略真正的快樂。

  • news-details
  • 蔡豪仁表示,目前正密切與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聯繫,期能在台灣有更多慷慨事工開展。(圖 / 記者林稚雯)
分享
意見反應